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斌 《教育艺术》2000,(3):25-25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新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的科学技术将以难以预料的惊人速度发展,而突破最多的将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他说,古代中国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新世纪里,我国科技工作者必将为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日前表示,未来的科学技术将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发展,而突破最多的将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他说,古代中国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科技工作者必将为世界作出新的贡献。路南样回顾了过去100年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量子理论、相对论。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等的发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科技的发展,使本世纪兴起了原子能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等产业,步入70年代,信息产业逐渐兴起,电话、传真等形成厂通讯产业,网络业更是蒸蒸日上。科技更是改变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成为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新中国科技“黄金时期”的政策支柱。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也必须坚持毛泽东“自力更生”的思想,明确“自力更生”是中国科技的立足点,坚持“自力更生”、重视“独创”发展中国科技,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发展中国科技,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但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却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当中,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却骤降至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青年科技论坛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列举了21世纪中国将主要面对的12个方面的问题:1.面临自身人口压力,下世纪30年代,预计全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2.面临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优势的压力,国际竞争和合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3.面对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制约,迫使中国只能走一条依靠科技、节约资源、分配公平、适度消费、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4.中国在实现传统工业化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赶上信息化、知识化的步伐,在实现经济体制转型的同时,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完全转变。5.中国…  相似文献   

6.
路甬祥 《科技文萃》2001,(10):15-18
近一时期,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学习、研究过去100年世界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规律,在总结借鉴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提升中国科学技术的原创能力,努力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对中科院的期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社会进步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提高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规模与质量,而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9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表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一个科技、人文、社会高速发展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人类将创造一个空前文明的世界。但与此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些前人的东西。须知前人的文化是我们现代人文化发展的垫脚石,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展望新千年人类科技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采访时说,未来科学技术将以难以预料的惊人速度发展,而突破最多的将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他说,古代中国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新世纪里,我国科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科技、信息、交通发达,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世界已变成"地球村".对人类来说,只有一个地球,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世界进步离不开中国,中国发展也离不开世界.21世纪,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世界文化也朝着多元化发展,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意识,是新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博士千年和新的世纪已经到来! 在上一个千年交替的时候,中国正值北宋繁荣时期,当时中国科技在全世界领先。 在上一个世纪交替的时候,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险。 今天,中国又重新成为了世界举足轻重的强国。 在新世纪中,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科技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因素。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已分…  相似文献   

12.
一、电大教育网络化的意义当今的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崛起的时代,信息科技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的面貌。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科技的世纪,而信息科技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因而21世纪将是网络的新天地。面对21世纪网络经济的挑战,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必须步入新的里程,必须  相似文献   

13.
该学院的成立是中国科大在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中国科大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层次的科学技术人才,学院下设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外语系三个系以及现代艺术中心、陶瓷艺术中心等11个相关研究中心与教学部,现任院长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所长刘钝教授.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教育》2001,(27):28-29
近一时期,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先生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学习、研究过去100年世界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规律,在总结借鉴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提升中国科学技术的原创能力。以下是他谈话的一些要点。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动力是不一样的科学研究是为了认识世界,科学的价值观就是要有所发现。这个新发现如果是一个重要的定理或者是建立一个重大的理论,它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就有重大贡献。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多地来源于对科学价值的追求,来源于已有的科学知识体系与新的实验之间的矛盾,来源于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围绕“WTO与中国教育”的主题,由中国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举办的“21世纪中国教育论坛”,去年10月底在京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为论坛发来书面致辞。教育部部长助理章新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中国科学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再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中国科学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本刊专稿过两年,人类就要跨入新的千年,中国将开始向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迈进。展望新的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在信息、生命、材料、能源、...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自然科学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历代重大科技成就(项目)在世界重大科技中所占比例为:公元前6世纪前为57.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为50%;公元前1世纪到400年为62%;401年到1000年为71%;1001年到1500年为58%。…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会议发来了书面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进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它对美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科技强国及加快工业化进程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使得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并为之服务。它是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从5月2日算起,再过245天就要跨入21世纪了。21世纪将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时代?现在我们很难预测。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21世纪将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将愈来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愈来愈表三兄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干。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工人阶级,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迎接21世纪?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作出应有贡献?这是我们每一位工会干部和职工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要问题。为此,全国总工会宣教那、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