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周刊》2015,(57):1-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往单一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成绩考核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本教研组以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和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为契机,分别从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课和实验课程成绩评价的现状出发,大胆探索,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改变各项考核方式所占比重,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成绩考核中引入课程成绩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注重网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的应用,并在实验课程考核中增加实验考试模块。这些探索和改革,使得教研组在考核模式改革和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日常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成绩评价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改革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面试和课程论文,学生成绩由平时作业、面试、课程论文和闭卷考试组成。这样学生成绩的评价比较科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5):3-4
环境保护学是农学专业的选修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意识,课程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环境保护学课程成绩的考核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建立了新的成绩考核模式,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新模式改革了各项考核所占比重,引入了期末考核方式选择的自由投票,革新了课程论文的评分标准和开卷考试的内容,倡导和注重网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特色作业、提问式考勤的有效应用。近三年(2013-2015年)的教学成绩监测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成绩评价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环境保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课考核模式已不再适应课程改革后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为此,改革传统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模式,完善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能科学、准确、合理地反映学生健康与体育的真实成绩。传统的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模式,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汽车设计课程具有理论知识较专业、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等特点,单一、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因此,需要在传统考核基础上增加新的考核内容,并形成新的考核评价方式。文章通过融合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方式,对汽车设计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探索,加大过程性考核和设计能力考核比重,并重新分配学生成绩比重,使学生成绩构成多元化,让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也能更好地提升综合设计能力。实践表明,融合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课程考核方式能督促学生课前、课后对汽车设计知识的学习,延伸了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分析传统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对科学、有效的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职软件专业项目教学的课程考核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专业项目教学改革后,原有的考核方式不再适应课程考核的需要,针对原来考核方式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平时成绩考核困难等问题,对考核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进行充分扩展,提出一种新的考核方式,它以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为基础,以学生评价、老师评价、评审专家评价为计算系数得出一个综合成绩,这个成绩能全面评价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是贯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本通过改革传统“一刀切”的评价方法,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提高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同时,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目前高校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不够全面,评价内容、方法不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这种只靠动作技术和身体素质考核来衡量学生体育成绩的方法,会阻碍学生的认知、自信和兴趣的发展,应对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因此,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体育教材,增加考核项目的选择性,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1.
袁芳 《鸡西大学学报》2006,6(5):21-22,24
结合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为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改革思路,旨在解决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要求两者间的矛盾。并就新的时期体育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定,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一种合理、准确、全面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模式,促进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加大对学生评价力度的同时,选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公正、客观、准确的反映我们学校的教学,准确地反映出我们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不断地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形成性评价是体育评价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肩色够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促进体育技术的掌握,全面衡量学生的体育成绩.本文将通过评述形成性评价内涵及作用,尝试探究形成性评价在体育课程中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笔者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新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形势,探讨了构建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采取把技能、健康、行为、情感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的主要内容,并论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体育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燕 《考试周刊》2009,(9):17-18
本文作者运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教学实验等方法,结合选项课教学,对当前新课改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制约体育课学生成绩考评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传统体育课学生成绩考核评价存在的弊端,指出应建立更具人性化的、科学有效的综合的高校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和学习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课程评价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单元测验、调研汇报、考核为评价指标的场地竖向设计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并以47名选课学生为样本,对课程考核改革前后成绩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比传统的评价方法更科学合理,能有效避免学生考前突击现象,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评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经过多次改革,但仍然没有超越应试教育的控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转变为重要枢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我们试图从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以及评价方式的最新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学习3dsm ax课程的积极性,借鉴其他行业积分式管理的思想,在3dsm ax教学成绩管理中采用了积分式成绩考核体系。就是把传统的平时考核加期末考核的考核方式转变成平时考核、作业考核、自学能力考核、实训考核按着权重累积积分的考核模式。这一方式旨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鼓励和鞭策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的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的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评价。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加强体育教学的评价和考核方法的研究,对学生体育成绩实行多元化、分年级、分层次的评定,淡化竞技,减少身体差异对体育成绩的影响,健全学生体育课的多元评价体系,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核一般都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笔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法容易造成"重理论、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的消极后果。在实践基础上,构建注重课程学习过程、丰富期末考核内容,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考核模式,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