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操术语是体操运动的基本知识之一,每个体育教师,尤其是体操专项教师(教练员)都必须正确掌握和熟练准确地运用。因为,教学、训练、组织竞赛以及开展体操项目的科学研究等都离不开体操术语。只有正确掌握体操术语,才能正确表述体操动作。  相似文献   

2.
如果在不同目的指导下进行武术术语翻译,会得出不同的译本和随之而来的不同性质的影响。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出发对武术术语不同译本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结论:武术术语的不同译本应该有一个大的原则性归类,不同译本应该在翻译功能派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应用。作者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翻译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随着它们的普遍开展,及武术、摔跤、垫上运动的开展,对自由体操场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笔者针对这种主观上需求大、客观上场地不足,经费困难等实际问题设计、加工了一种简易实用的自由体操场地,经过长期的教学训练及1988年华东部份城市儿童体操协作赛的试用,证明它适用于业余少年儿童进行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摔跤,柔道的训练和比赛等活动。对体操项群项目的开展,对基层体育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武术套路比赛评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将武术与体操、技巧、艺术体操、韵律体操、花样轮滑裁判法进行比较。并对其评分因素、内容、评判的基准、得分的计算方法及难度动作评分等进行研究,探索武术套路竞赛评分方法较为有效的途径,对现行的《武术竞赛规则》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武术图解的基本知识、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往返路线、术语的运用以及看图方法、图解要求都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对武术教学、训练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新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体操类课程现状进行分析,为体操类课程实施与更新,改进新疆高校体操类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和不足,适应体操类课程的更新与当前的体操动态的发展趋势,深化体操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结果显示:1)体操类理论课程的器械健身体操的裁判法、体操教学法、体操术语、体操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的比例偏高,而体操技术原理、健美操、艺术体操、体操舞蹈、街舞和团体操表演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的比例偏低;2)体操类术科课的技巧技能教学内容的比例偏高,而单杠、双杠、跳跃比例偏低;3)基本体操教学课内容方面,从量上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探讨了杨氏体澡,客观地描述了其基本内容,并以此为出发点,指出该体操从发展的眼光看是具有科学性的。人们常常指责该体操是“准军事的”体操,其实是一种误解。本文还强调,该体操是德国户外竞技运动的温床,它对户外竞技运动在德国的开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笔者也同意该体操在体操器械、体操术语、扩大体操的实施范围和推动民族运动等方面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各高校武术教学中,"一招一式"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武术教学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各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在实施武术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侧重地将表象训练法融入到常规武术教学中,通过术语表现法与动作表象法实现武术套路技术的配套实施,有利于学生对于武术套路技术和动作的熟练掌握,同时利于缓解焦虑心态以及增强自信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武术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依托现代双语专科词典编纂理论,从微观结构尝试探讨了《汉英英汉武术词典》的特色和不足。认 为汉语词条、汉语拼音、英语译文、英语注释和插图五位一体的解码结合,使武术词条释义立体化、科学 化和实用化,弥补了简单对译的不足,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武术语言和文化信息的亏损;同时指出,释义体 例不统一不仅不利于展现武术术语的动作美和语言美,有损词典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量有关献资料,揭示了格斗、武术、国术、功夫及军事武艺等有关术语在使用中的不同观点或倾向,并进行了辨析,提出了一些规范相关术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双语武术词典作为武术术语的学习查阅工具,理应合理输入文化信息,以避免理解偏差。根据现代词典学理论,从考查文化信息输入对双语武术词典的重要性着手,分门别类,重点探讨了词典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输入文化信息的路径,指出微观结构的义项、插图、参见、词源和宏观结构的收词立目、附录、版式装帧等前后页材料,构成了双语武术词典多维立体的文化设置体系,充分体现着双语词典用户友好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和返本方能开新的历史规律出发,武术研究应具备原典精神,以原典为基、用原典说话。武术原典是记录和书写武技之圭臬和絜矩的原发性和原创性经典,是以武术技艺原典为本,以文化原典、历史原典、军事原典、哲医原典为其思想源头、训练理念和术语基础的文化系统。研究回到原典,能够让武术不再“失语”和“他者化”,为武术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播提供元训练理念和元术语。武术原典包含:武经和武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原典蕴藏了“劲力为体,攻防为用,体用不二”的元视域,涵摄了“阴阳并建错综”的元逻辑,能够在中国经典解释学的系统下,衍发出以“身意”和“躰知”阐释典文的基本方法:始于“释言”,经由“构形”、“诠象”、“著意”,至于“躰道”。  相似文献   

13.
这次期终考试成绩大大超过了建院以来历年的考试成绩,田径、球类、体操、水冰、武术等5个系的一、二、三年级1079人考解剖学和生理学,有1070人(占总数的99.17%)考取了优良成绩.五个系的三年级276人参加生理学考试,全部取得了优良,5分占优良成绩中的96.37%.其中,体操系三年级"  相似文献   

14.
竞技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本土和西方双重文化身份,如何对抗逆向文化冲击与适应新时代要求是其当代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文化适应、文化再适应等概念出发,认为竞技武术当前处于原位逆向文化冲击状态。竞技武术体操化、舞蹈化、高难美新飘的技术风格,西式化的教学训练和赛事规程,以及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都与传统武术存在巨大差异,使其在面对逆向文化冲击时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这与文化主体错位、母文化环境发生改变有关,竞技武术自身亦没有做好“返乡”的文化准备。新时代竞技武术要坚守文化主体,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武术故事,强化文化身份认同;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方案,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考核内容与办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的考核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调查和收集全国部分师范院校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获得了较为完善的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课程的考核内容与标准.经过实际运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一部分体育大学生学风不正、纪律松懈,成绩下降,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学习动力不足。为此,笔者选择了学习动机这个课题对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300名学生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有球类、田径、体操、武术、体育基础理论等系的学生。共发出问卷289份,...  相似文献   

17.
教材建设要考虑整体性,一部好的教材,应较好地处理教材层次之间、各章节之间的纵横关系,考虑时代特点,具有最新科技成果。重视能力培养,内容广度、深度符合大纲要求。章节先后、主次、简繁得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语言简炼、信息量大等特点。多年来,我国体操教材虽已充实大量新的内容,对原苏联教材的模式有较大突破,但由于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教材层次的多样化,对目前体育学院体操普修教材整体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拟从“体操术语”角度,提两点看法,以期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一千多年前向世的《角力记》,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公元770年)至五代十国(公元997年)近一千七百多年的摔跤历史和其它运动项目(包话武术、足球、技巧、体操、举重、骑术等)的有关资料,是中国最早的一本体育史大书籍。因为它对摔跤名称的演变,古代已有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武术的性质,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关系到中国武术进一步发展的论题。为什么“文革”后中国武术一度在某种程度上摒弃攻防意识,浸染了舞台化、舞蹈化、体操化的偏向?为什么目前强调武术特点,提倡积极慎重地开展散打时,似乎又隐露出一股欲扫“艺术化”的预兆?因纠偏而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究其原因,似对中国武术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丹麦体操曾是世界三大体操体系之一,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丹麦体操的演进、发展直至形成经历了巨大的更迭和变迁,体操演进过程中的体操思想亦有冲突、融合和继承.通过对丹麦体操历史演进与发展及体操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近代丹麦体操先后经历了德国体操、瑞典体操、丹麦体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涌现出的体操家及其思想对丹麦以及世界体操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丹麦体操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农民阶层的崛起、丹麦民众启蒙运动、平民文化的流行等密切相关;体操也成为了近代丹麦实现国家救亡图存、培养民族身份认同和民众启蒙复兴的手段之一;同时,丹麦体操的演进和发展间接的促进了丹麦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