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为例,从国内外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入手,依据行业发展背景及趋势特点,基于问卷调查理清教师、学生、就业单位三方对专业能力需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明晰课程体系的构建机理,提出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维度划分和模块构成,形成城市交通发展背景下交通运输创新课程体系方案,能够为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程体系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订的核心和落脚点。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双重背景下,首先分析了需求侧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更新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从调整学分比例、梳理核心及特色课程、新增智能交通选修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建议,最后提出了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措施。希望研究结论可为相关专业下阶段制订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优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出发,借鉴国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经验,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研究,设计了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环节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本文首先对国内八所高校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其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性,然后对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优化建议,使得培养方案的修订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优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出发,借鉴国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经验,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研究,设计了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背景出发,探索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专业改革思路,阐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以及课程体系设置。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旨在为应用型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工程背景、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了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全面梳理了课程体系知识点,提出基于人才需求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从而建立突出专业特色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是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明确基于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了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围绕网络教学应用的理论框架,对网络课程的筛选与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为什么要以毕业学生能力为中心、为什么要优化课程体系、如何优化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三个问题,并提出了采用反向设计方法构建课程体系结构、不断改进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和建立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达成度评价方式三种优化课程的方法,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的制度逻辑入手,分析传统交通运输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从"以教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政府、市场和学校三个制度逻辑的相互作用下,优化交通运输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不少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开设口译课程,但由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并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文章提出必须要加快口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积极建设资源库和利用网上资源完善教学,摸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高专口译课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中高职衔接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5年一贯制"、"3+2"模式和"3+3"模式。为了使中职学生尽快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材和教学资源使用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具有良好创业倾向的高职大学生的特点,探讨以创业倾向培养为先导,以创业文化氛围为诱导,以创业课程体系为支撑,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为保障,以创业园孵化平台为依托的"五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我校“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功能,我们实施了“双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习新模式。这不仅突显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也充分发挥了我校“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功能。为了更好地配合师资培养“双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了解职业学校教师需求,科学制定培训方案,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采用四步教学法、加强企业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职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在移植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而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转变办学理念,切实突出高职性、专科性。具体运作时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性、实用性;二是教学形式上强调参与性、灵活性;三是加强实践力度,重视能力培养;四是增开人文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6.
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的实践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针对大学生的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体系,论述了其模式的构建,在实施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确立大学生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进行多渠道职业指导,强化职业培训:第三阶段强调求职技巧和宣传就业政策,使学生成功就业。这一模式实施的保障是要树立新的职业指导理念、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指导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面向IT产业需求 培养高职软件技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表明,我国IT产业紧缺大量的生产一线的软件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担负着为IT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专才的重任。为适应IT行业职业与软件岗位需求,探索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衔接方式,主要采用“对口升学”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实施“对口招生”等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衔接,使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回顾并分析了本院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的经验与模式,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为学生就业打开了绿灯,也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多功能自动控制实训教学平台,包括主体与操作面板.主体内设置有PC机、自控原理实验系统、变频调速系统、温度(或压力)闭环控制系统、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各系统的部件均独立固定在各自的模块上,且各个模块的控制信号线引至操作面板形成快速接线口.该平台易于模块组合多项自动控制实训内容,适用于电工技师自动控制与传感器技术模块的实操和考工,以及自动化专业技能实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