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创新教育这个新生事物对教师产生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产生了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在创新教育过程中,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当前关注的热点,但不可否认,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心理问题,对教师的心理问题有所忽视。其实,教师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没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我们的教师的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占舫 《天津教育》2009,(10):36-37
基础教育领域推行新课改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情绪心理问题等多加关注,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专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深入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找出现实生活中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不仅对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而且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问题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辽宁省1…  相似文献   

5.
一、依据中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给学生呈现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历史教师不仪要全面掌握历史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规律,还要全面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这对教育、教师、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过去的传统" 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也是教育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一所学校,或者是一名教师,如果要在日益激烈的教育工作竞争中有所建树,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更要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系统加大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进而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支持,确保其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了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是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前提。只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教书育人这一根本观点,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旨在提醒大学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阐明了情感教育与培养人才的关系,从而让教师更全面地关心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来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有关教师用暴力虐待学生的消息多见报端。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据有关调查显示,教师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的重视。心理健康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自身,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障。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压力逐步加大,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冲突等原因造成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如何进行帮助、引导,疏导教师的心理、学校应该做一些怎样的具体工作等,都是我们所关注和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期的教师教育栏目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研究者分析的现状、成因及维护建议,有来自学校的具体经验,有实际工作者的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学校需要加大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力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实施渗透式心理教育研究,将教育融入日常学习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就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很关注的问题。早在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积极稳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内蒙古电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周宏皓等同志,在多年潜心研究学生心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而以积极、乐观、负责的态度,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预防性辅导为辅。同时,对问题出现初期的学生给予帮助。但学校不是医院,教师也不是医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把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和治疗上,要避免医学化的倾向。我们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全体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得到了区教委各位领导及我校教师的关注和支持,使得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明显的发展。我校对照学校心理特色示范校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撰写我校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思路,并且利用学校为特色教师搭建的平台,向全体教师进行了展示,在为教师提供心理教育服务的同时也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更应该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社合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包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灵活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活动训练、环境陶冶。每个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了更好推动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与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刘辉 《宁夏教育》2004,(3):16-17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多,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甚少。实际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存在着,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关注教师就是关注教育。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这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当前教育实践中有大量事例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