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实验经常涉及到液溴的取用,而由于液溴的比重较大且易挥发,通常用滴管或吸量管取用时易漏撒,造成烫伤和污染等危害。笔者在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能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验操作过程中取用强酸或挥发、腐蚀性等危险液体,操作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制作了安全液体取用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制作容易、材料易得且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很好。下面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和取用,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精确度较高的标准碱、酸溶液配制。  相似文献   

4.
实验操作过程中取用强酸或挥发、腐蚀性等危险液体,操作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制作了安全液体取用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制作容易、材料易得且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很好.下面我就介绍该装置的制作和操作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所示。装置图2 实验操作2 1 在大试管中装好Zn粒 ,在U型管中装好还原铁粉。按图所示 ,在分液漏斗中分别装好稀硫酸、煮沸过的NaOH溶液 ,并让分液漏斗下端充满NaOH溶液。在U型管中加入煮沸过的稀硫酸至液观C。2 2 打开弹簧夹A、B。打开装稀H2 SO4的分液漏斗的活塞 ,让H2 通过整套装置 1分钟。 (可在B处尖嘴导管口点燃H2 验纯 )2 3 夹上A、B夹 ,放入适量NaOH溶液至液面D处 ,观察。2 4 拆下U型管上的双孔塞 ,观察。3 改进后的优点3 1 实验现象明显。如不拆下双孔塞 ,…  相似文献   

6.
五 科学探究     
[课标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及检验装置气密性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相似文献   

7.
(一)常用的仪器与基本操作[课标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及检验装置气密性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取用、连接仪器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试纸的使用、试剂的保存、化学实验事故的处理,以及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洗气、分馏等。实验操作属于基本技能,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考查形式灵活多样,体现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重要考点也是  相似文献   

9.
金属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或电解某溶液产生气体,再验证气体的性质,是中学常见的探究化学反应的实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套“液上升、气产生、气压出、验性质”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课标内容和在中考中占分比例 初步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药品取用、简单仪器使用和连接、加热;常见药品仪器的选择、安全操作;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常见物质的区分和某些物质的检验;用过滤、蒸发方法分离混合物;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化学新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4-2〕,我们发现在烧杯中倾倒混和液时,不慎洒出,就会使实验失败。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图1 演示质量守恒装置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带磨口的锥形瓶容量250mL。2 实验操作a.在锥形瓶内加入约50mL硫酸铜溶液。b.用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把橡皮塞塞好。c.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重后,不需要取下,直接轻捏胶头滴管,使氢氧化钠溶液滴下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天平两端仍然平衡。该装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沪编高中生物新教材(上科版)中,增设了许多课堂演示实验,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对《酵母菌酒精发酵》、《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高效性》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对《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的改进实验装置见附图。附图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实验装置教材的实验方案是:“在1号、2号试管内各盛清水3mL,滴入指示剂0.1%BTB液少许,使水呈蓝绿色。取5%葡萄糖液10mL盛入大试管中,加鲜酵母液3mL,混合。再加稍许石蜡油,试管口加塞。水浴,温度保持在35~38℃。见有气泡逸出,用导管通入2号管溶液中。待若干分钟后,观察2号管溶液的…  相似文献   

13.
氯气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备注:(1)去底试管④的制法:将在其他实验中报废的底部破裂试管用锉刀和钳子取用所需长度,实验时将管口光滑的一头置于上端;  相似文献   

14.
自动取液器     
在准备化学实验时,常常进行液体的取用,溶液的转移操作。从大容量的试制瓶中倾倒溶液很不方便,有时还发生酸液外溅伤人或因试剂瓶过重而脱手滑落的事故。为了克服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9,(14):49-5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实践表明,教材提供的实验参考方案在实验装置、反应时间、产物检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改用20 mL注射器作为反应装置、以活性干酵母复水活化代替新鲜食用酵母,探究葡萄糖溶液的适宜浓度、酵母菌液与葡萄糖溶液的适宜体积比、传统检验酒精产生方法的改进。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简化了实验装置、节约了实验材料、缩短了实验时间及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提高了该实验在中学开展和普及的可行性,将该研究成果与教材中的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用品直流电源、U 型管、烧杯、干电池碳棒(带塑料盖)、硫酸钠溶液、酚酞、导线。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实验步骤(1)往 U 型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用碳棒做电极,用直流电源电解。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阴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短时间内红色液柱几乎不变。(2)若将 U 型管中液体按图2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若将 U型管中液体按图3所示倒入烧杯中,发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铝与水反应演示实验的效果,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汞溶液、煤油等试剂,将筒式分液漏斗等一些常见仪器进行组装,设计了铝与水在中性条件下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可明显地观察到有氢气和氢氧化铝生成。  相似文献   

18.
初三学生观察化学老师演示氢氧爆鸣实验时,会异常的兴奋。该实验现象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能将实验改进,使得每个同学都能方便地自己动手实验。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驱使学生探个究竟。受洗衣服时泡沫中空气的启发,我们设计用泡沫来收集氢气和氧气。以使得师生能够简便的获取H2、O2,自如地控制H2、O2,象取用溶液那样取用H2、O2。实验过程为:(1)获取H2的泡沫:在250mL烧杯中注入100mL10%的NaOH溶液,加入10mL白猫牌家用洗洁精-甘油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  相似文献   

19.
铝丝与水的反应很难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为有效除去氧化膜并增强该实验效果,实验用Y型管对铝丝与水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选用10%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氧化膜,并在使用二甲苯液封条件下,让铝丝在15%氯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体现了实验改进的优点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种本)所安排的H_2O_2分解的实验,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直观面太小,我改进了该实验,使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增添很大的趣味性。一、装置图二、操作步骤和现象 1、在分液漏斗里加入50毫升10%H_2O_2溶液,在平底烧瓶里装入200毫升水(水中加少量红墨水)。按上图把装置连接好。由分液漏斗向广口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