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借助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研究机构、载文期刊、资助基金和研究方向等,以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合作论文的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沿线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2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中国的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葛敏  刘丽 《情报探索》2020,(1):47-54
[目的/意义]为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及完善学科布局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ESI数据库中国产出的高被引论文为样本,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论文的产出、国际合作率和集中度、国际合作类型及其影响力差异、国际合作倾向以及合作主导性等方面开展分析。[结果/结论]中国ESI高被引论文的产出仅次于美国,国际合作论文现已成为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合作广度不断增加,但与不同国家合作产出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差异较大;国际合作的主要类型为双边合作,但多边合作产出引用增长量最高;虽然中国在各学科主导率差异较大,但在大部分国际合作论文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科技合作。本文借助Web of science 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6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和研究机构、载文期刊和基金、研究方向等,以了解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结果发现,论文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表现出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两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的科技合作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和结论能够有利地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5.
基于WoS和ESI数据库对我国地球科学在全球地球科学研究中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包括论文量、引用次数、篇均被引频次、高影响论文、高被引作者、高水平期刊发文、研究热点等情况;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对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产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质心法分析了全球尺度上地球科学研究活跃中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论文总被引次数也快速增加,但篇均被引频次的增长并不显著;(2)从主要国家地学资助机构的贡献度来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对我国地球科学的资助产生的成果最多,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与美欧澳日等发达国家开展了较多的国际合作研究,并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从ES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学科分布、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2017年发展ESI高被引科研论文的产出与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研究上学科间差异明显,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产出逐年增加但研究实力以及影响力较不均衡,基本实现了广泛而密切的国际合作,但重点实验室间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加强。  相似文献   

7.
利用ESI数据库研究植物动物学领域的热点文章特征,统计分析作者/机构/国家合作度、基金论文影响力、高被引期刊/机构、热点主题词等信息,发现热点论文具有合作研究、重大基金资助、高被引期刊/机构相对集中等共性特点;热点主题词分析表明针对拟南芥等高频研究模式生物的基因研究是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期刊编辑选题、组稿的一些策略,指出科技期刊应当重视相关领域的热点论文分析,为综合制定期刊国际化形势下的组稿策略提供定量分析的科学依据,以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重点研究了2015全球创新创业研究前沿收录的38篇高被引论文信息,对论文的产出国家(地区)及机构、合作情况、发表时间、关键词频次、源刊和被引频次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美国、英国和西班牙是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最活跃的国家;大学是进行创新创业研究的主力军,各研究机构的合作有利于发表高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人才管理"、"企业"、"绩效"等是全球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并对引导我国未来的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一期项目资助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探讨稿源国际化对论文被引的贡献。【方法】 从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获取相关期刊和论文的信息,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论文、非中国论文、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情况及高被引论文的情况,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对不同论文被引进行比较。【结果】 各年度内,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被引频次不少于10次)比例略高于中国论文。不论是中国还是非中国论文,高被引的比例都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发现中国和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论文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2012—2014年发表的合作研究论文最多的是中国和美国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出现在共51种期刊上,且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频次比所有论文的平均水平更高。【结论】 办刊者要辩证看待国际稿源的重要性,既要争取国外的优质稿件,更要把国内学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争取到我们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同时,应该重视争取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研究的稿件,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即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以及在 Cell、Nature、Science (以下简称CNS)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及其占总论文百分比都是最高的,然而不管是在单个期刊,还是CNS三个期刊总和,日本发表的论文总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热点论文数都是最高的,中国为第二位。近3年(2010~2012年)在CNS上发表的论文日本最多(653)、中国其次(471)。本研究结果提示,虽然我国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较多,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显示我国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学者在高水平期刊,尤其是CNS上发表论文数少于日本。今后需要鼓励和引导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不断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1.
科技合作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此研究基于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从定量数据分析的角度全面揭示"一带一路"区域和沿线国家的整体科研产出态势、国际合作特征、"一带一路"合作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产出规模差异较大,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水平差异较大,自主研究论文占比较高,并且大多数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强度较低;中国处于"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2.
对21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数量的排序-频度分布和规模-频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揭示了高被引科学家排序位次与论文数之间的负指数函数关系,三分之二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数量在100-400篇之间。对高被引科学家年均论文产出力的研究发现,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SCI论文数量约为7篇,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论文产出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国际图书情报学主流研究领域的分析与比较,深入分析了热点主题、高被 引论文和热点论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为探索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 17种图书情报学领域高影响力外文源刊近三年间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热点主题、高被引论 文及热点论文等进行了多视角的计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主要呈现 出三个热点主题;领域高被引论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领域热点论文侧重于信息计量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干细胞研究机构的合著论文数据,分析了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网络和国内合作网络中的位置嵌入、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对论文发表数和论文被引频次为代表的科研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对科研产出质量有正向影响,在国内合作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则对提高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利;在国际和国内合作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都能够促进科研产出,并且加强与国内合作伙伴的关系更有效;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位置能够显著提高科研产出,但在国内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位置没有明显的优势。研究认为,科研机构应提高国际合作网络的开放性,加强国内合作关系,发挥内外两方面优势,进而提升科研产出。  相似文献   

15.
医院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分别以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占比为评价指标分析中国医院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与合作单位数量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医院与非医院的跨学科合作论文、国际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影响力要高于医院与医院合作、国内合作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2013年与2012年相比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贡献因素,以期为各期刊顺利完成"提升计划"提供借鉴。【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探讨不同类型文献、Top20%高被引论文等不同因素对这些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度。【结果】大部分期刊2013年影响因子较2012年有所提升,综述类文章对期刊影响因子贡献较大,高被引论文、国际论文比以及中国作者论文影响力有待提高。【结论】当前应从挖掘多文献类型、加强评审关、注重欧美论文、争取高影响力论文等4方面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国际合作论文零被引率的中印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数据库中的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以零被引率为指标,比较分析了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历时变化、学科特征和合作关系规律。发现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零被引率略高于印度;在学科层面上,中印两国各有一半左右学科的零被引率高于对方;在合作关系上,中国的零被引率较高,且两国具有相同的特征:合作国家愈多,零被引率愈低。国际合作关系结构和国际合作论文质量是导致差异的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越来越频繁。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梳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论文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论文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论文的数量、研究领域等方面差异很大。而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合作论文的数量、研究方向、被引频次差异也较大。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鼓励三国和多国科技合作,并且要关注不同国家的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19.
分类选列了科技查新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并对所有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时间分布、合作度、多产作者分布作了分析;采用高频关键词分析法对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农业科学类研究热点,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借助中国科学文献计量指标数据库(CSCD-ESI)的统计基线指标,以2007-2017年105种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2520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发表年份、被引频次、作者来源地区、机构、学科、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007、2008、2010年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较高;北京市、江苏省、陕西省及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是高被引论文产出的主力军;科技部其他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基金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基金来源;《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3刊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总量的42.14%;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农业工程、园艺、林业方面的高被引论文最多,合计占比达71.75%;在17篇被引频次10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中,有8篇综述性论文,占47.06%;说明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的地区机构分布和学科分布均较为集中,小部分优质期刊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体,编辑应加强对相关作者群体、学科内容的关注,加强组稿、约稿和优质稿源的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