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使用同一课题进行上课,由于上课内容相同,很容易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同质化评比。因此,一般多用于教师的课堂基本功评比、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需要对教师教学赋分评价的时候,无疑,同课异构确实由于其对课堂的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定而更加易于评价操作,但是同课异构活动由于是针对同一课题进行的多元化教学尝试,同样可以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加以运用,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汇集教研组集体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教研中引入同课异构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案例研究,以其“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独特方式,探索同课异构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更好地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一、活动安排为了进一步调动学校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研水平,将笔者所在学校的全组体育教师分老中青3个层次,分为4组,每组老、中、青各1人,建立师徒帮带关系,并邀请区教研员和分管领导成立评委组,每两周安排一组师徒进行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上2节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流程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境界,不同类型教师在执教相同教学内容时,会呈现不同的风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甄别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同课异构"教研形式应运而生,这种教研形式在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方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加以阐述,以期引起共鸣。一、深入理解课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因为是"同  相似文献   

5.
王竹平 《体育教学》2013,33(9):33-34
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组织有效则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抓实常态教学基础之上,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科研观摩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通过搭建比赛平台,赛训结合,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通过体育教师技能大练兵和考核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检查和暗访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陈帅 《中华武术》2020,(4):55-57
同课异构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教研手段,不同的教师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公开课《技巧"肩肘倒立"》同课异构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从而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在"异构"中感悟自我,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使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得到整合,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一、精设研究方案"研究型"教研组的建设需要通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计划和策划,精心设计教研方案,突出研究的校本性、严密性、科学性、针对性,引导教师立足于实际,脚踏实地地进行教学与教研。1.场地实际。设计教研活动时要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来进行教研规划,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场地、器材的功能性,要求校内的展示课、教研课、师徒同课异构等,  相似文献   

8.
张旭 《灌篮》2021,(3):137-137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出发点和归宿,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施有助于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养成。在“同课异构”背景下中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有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自信,加强自我效能、提高教师自信,加强自我效能和课后积极反思,注重多重评价等方式途径。  相似文献   

9.
走出去听看课、培训等,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教研途径,但是由于学校的财力人力等原因,很多老师不可能亲身经历。虽然有老师从外带课(教学光盘、资料等)回来,但如此大餐,我们品尝后常患胃病,究其原因是我们老师对大餐往往水土不服,不能消化,只能看不能学。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有效的教研平台,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我们依托课堂教学开展了“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即指定同一个教材,由不同的体育教师以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如何认识"同课异构"活动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同课异构"活动的主旨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前提,所谓"同课",不能仅仅定位于均是"足球脚背正面踢球的第一次课"。针对"同课",先期各区需要对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材分析、重难点处理等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扎实的分析、研究,否则难以保证后期"异构"展现的质量和价值。这是保障教研活动效果的基础和前提。部分教师在2012年第1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对此有相关论述,但通过本次活动看,落实的力度仍显不够。基于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前期并不沟通,而是强调"同课"条件下展现完全不同的授课"结构"的差异性对比,其目的、作用已不能用简单的谁对谁错来区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校体育》2021,(4):49-50
<正>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层组织。其任务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式"教研是指为了提高教研组活动成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作为教研内容,聚焦教师的关注点,凝聚与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开展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教研活动。"课题式"教研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师,让教研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艳梅 《体育师友》2010,33(6):43-44
校本教研中"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都突出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实现多层面、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从而不断丰富、完善教学策略,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实现教师专业的整体共进。  相似文献   

13.
<正>一、同课异构的基本内涵通常所说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模式和手段备课上课。由于执教教师不同,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同一教学内容在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风格诸方面各有不同,构成了同一内容教学中的"异构"。从本质上讲,同课异构是教学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它给相同的教学内容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呈现方  相似文献   

14.
<正>同课异构是最常用的教研活动形式,它最能体现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效果。本次三地名师联合教研活动本着常态、有效的宗旨,选择"跳上成蹲撑,起立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作为主要教  相似文献   

15.
<正>最佳投稿时间:2017年11月7日-22日2017年7月5日-8日,在刚结束的"全国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上,小学、初中、高中组的指定教材的体育课为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评比。由此可见,同课异构是目前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主要教研形式,也是教学竞赛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那么,如何在赛课时赛出自己的"异构"这处,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江丽水市级体育优质课和教坛新秀评比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途径、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探索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旨在引导基层一线体育教师如何把握课程标准,建构和设计新颖高效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组织了《侧手翻》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因事没有参加,但通过网上观看视频、教案和参与教师撰写的有关博文,对本次活动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笔者在欣赏上课教师高超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触发了两点思考。一、侧手翻应何时教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6位教师上课,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侧手翻技术教学,期望通过25分  相似文献   

18.
<正>同课异构作为较有对比性的教学成果展示或比赛,因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对比性,能反映出执教教师及团队的指导能力和教学理念、教学特色,能展示出教学内容的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合理性、可行性、先进性等特征,使同课异构活动精彩纷呈,使观者有异曲同工之巧,感受标新立异之妙。近年来,笔者在对年轻教师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围绕固定的教学内容不断"构建"和"重构",深刻感受同课异构使教学效果散发出的"异"  相似文献   

19.
<正>同课异构作为教研方式,既可体现教师教学的个性风格,又可以为所有参与授课与观课的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下面以《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为例,谈一谈笔者对"同课异构"的认识。一、"同课异构"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风格甲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观看《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的教学短视频,课上让学生根据观看的视  相似文献   

20.
异地教研,同课异构能够为两地的年轻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能够通过两地的教师的共同研讨,各自能取长补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宗旨,特别是跨省的同课异构更能吸收彼此先进的理念,开拓视野,大开思路,使两地教师通过同课异构都能大有收获,自增教学内功。文章从同课异构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学练氛围、成长平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