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地教研,同课异构能够为两地的年轻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能够通过两地的教师的共同研讨,各自能取长补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宗旨,特别是跨省的同课异构更能吸收彼此先进的理念,开拓视野,大开思路,使两地教师通过同课异构都能大有收获,自增教学内功。文章从同课异构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学练氛围、成长平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2.
<正>一、什么是同课异构关于同课异构大家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指"教师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围绕一定的研究主题,针对不同的学情和课程资源而进行的多元化教学设计及实际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反思及研究的教学研究方式"。同一教学内容或教学主题为前提,即"同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也就是常说的"异构"。这里的"异构",不仅仅指教学设计,还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自身的教学风格、解决重难点采用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结构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马杨旭  于波 《体育教学》2011,31(2):52-53
近日,宁波市惠贞书院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体育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惠贞书院的美籍教师与体育组、英语组教师共同以“橄榄球的传接球技术教学”为教学内容,分别以中国和美国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现场两国风格迥异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给参加观摩的教师带来新鲜、新奇的感受,教学领悟颇多,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陈帅 《中华武术》2020,(4):55-57
同课异构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教研手段,不同的教师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公开课《技巧"肩肘倒立"》同课异构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从而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在"异构"中感悟自我,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使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得到整合,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一、同课异构的基本内涵通常所说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模式和手段备课上课。由于执教教师不同,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同一教学内容在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风格诸方面各有不同,构成了同一内容教学中的"异构"。从本质上讲,同课异构是教学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它给相同的教学内容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呈现方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境界,不同类型教师在执教相同教学内容时,会呈现不同的风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甄别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同课异构"教研形式应运而生,这种教研形式在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方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加以阐述,以期引起共鸣。一、深入理解课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因为是"同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认为同课异构是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一名或多名教师采用各异的建构方式开展的对比型课堂教学实践,以供执教者和参与教师观摩、研讨的一种对比式教学研究活动。一、同课异构的类型按照体育教师执教人数不同可以划分两种类型:1.一名执教者的同课异构。同一名体育教师,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开展教学活动。这种类型常见于常态课教师个体研究中。如体育教师任教同一学段班级较多,一个教学内容要教多个行政  相似文献   

8.
<正>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使用同一课题进行上课,由于上课内容相同,很容易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同质化评比。因此,一般多用于教师的课堂基本功评比、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需要对教师教学赋分评价的时候,无疑,同课异构确实由于其对课堂的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定而更加易于评价操作,但是同课异构活动由于是针对同一课题进行的多元化教学尝试,同样可以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加以运用,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汇集教研组集体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前段时间,我区小学体育学科组织了同课异构形式的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活动中各位教师在同一课时的前提下(相同的主教材教学内容),基于各自的理解和认识,呈现出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实现了殊途同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5,(5):56-57
通过参加南通市优秀课评比的经历谈谈体育教学中同课异构的感受。此次比赛形式就是同课异构,作者从接到通知就着手准备,并邀请同事和名师专家来对教材、学情、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进行"异构"。通过这次比赛,作者对"同课异构"有了进一步认识,在专业能力上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同课异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同一教材由不同教师进行处理;二是同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处理。一、同课异构的根据同一个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处理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教与学差异。比如,一个篮球专项的教师,他偏向于篮球技能的教学,所选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7,(1):14-17
真正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比一些省、市级的优课评比观摩要来得真实而实际,它没有磨课,没有预演、更没有彩排,也不会出现多少人帮忙布置场地器材的现象,一切回归常态,这样的课精彩才真正值得借鉴,问题也才真正值得我们反思,本文通过"行进间低手投篮"同课异构活动教学过程的比较谈了作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21,(6):57-58
<正>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总结了"备""磨""融""创"4个螺旋环节,即"备"是指以同课异构资源为基础的备课,备出多节与其他教师相对应的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磨"是指在"备"的基础上进行磨课;"融"是指结合教师对"备"和"磨"的实践及其在磨课过程中完善问题的措施,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创"是指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旭 《灌篮》2021,(3):137-137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出发点和归宿,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施有助于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养成。在“同课异构”背景下中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有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自信,加强自我效能、提高教师自信,加强自我效能和课后积极反思,注重多重评价等方式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非常有幸能成为宁波团队的一员参加浙江省五区(县)同课异构以足球(正脚背踢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除了再次感受教研活动高效、实效外,活动后有些思考想与同行们交流。一、同课异构教学过程分析1、从五位上课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分析:五位教师设置的目标都体现了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的重要价值,他们或从认识脚的部位人手,或直接进行正脚背踢球的技术教学,通过认识正脚背或正脚背踢球时支撑脚的站位及脚与球的接触部位,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但有个别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忽视了教学目标中主体、条件、标准三个要素中的某一项.目标设定有些不完整。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组织了《侧手翻》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因事没有参加,但通过网上观看视频、教案和参与教师撰写的有关博文,对本次活动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笔者在欣赏上课教师高超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触发了两点思考。一、侧手翻应何时教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6位教师上课,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侧手翻技术教学,期望通过25分  相似文献   

17.
<正>同课异构作为教研方式,既可体现教师教学的个性风格,又可以为所有参与授课与观课的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下面以《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为例,谈一谈笔者对"同课异构"的认识。一、"同课异构"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风格甲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观看《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的教学短视频,课上让学生根据观看的视  相似文献   

18.
<正>自我同课异构是同一个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和自身教学特点及风格,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形式或模式~([1])。自我同课异构立足于教师自身的教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教师们围绕一个课题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特点等,设计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呈现出多元、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活动促教研,通过探讨研究、实践研究、改进研究等过程,获得课题内容的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一、不同形式的活动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体育课堂能力,2017年在甘肃省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兰州市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以及名师送教下乡、集团办校、联片学校等教研活动中都采用了同课异构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1,(7):43-44
<正>"同课异构"作为一种常见的教研模式开始在不同类型的教研活动中广泛应用。2021年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中,执教教师根据同一教学单元甚至同一课时各自进行教学设计,能够反应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难点把握、教材深度把控、教学风格呈现等方面的差异。笔者担任了本次活动水平二(三年级)《武术与游戏》单元课堂教学的评审工作,执教本单元的13位参赛教师中,2人选择了《抱拳礼、手型》(第一课时),2人选择了《手型步型组合》(第二课时),9人选择了《冲拳,推掌,蹬腿冲拳》(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涵盖了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