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礼仪修养,礼仪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村中中学、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中,礼仪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亟待改善和加强。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主要包括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服饰佩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10,(2):40-42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本期介绍11个文明礼仪方面的经典小故事,旨在引导小读者朋友们能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知书达理、有文明修养的人。 —编者  相似文献   

3.
礼仪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必备素质。然大学生礼仪修养欠缺、道德水准偏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可使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不学礼,无以立也."礼仪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对他们来说,是否知礼、尊礼、守礼,既是个人成才的关键,也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教育改革产物的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而礼仪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关注大学生礼仪现状,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是当前独立学院教育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学生时代起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走向社会后才能做一个文明人.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个人内在素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而希望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提出提高大学生文明修养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的礼仪课,使学生毕业时不仅从技能上是一个合格的从业者,而且从道德行为上也是一个称职的劳动者,礼仪修养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个体成长的需要.让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社会氛围中,成为一个知荣辱、懂廉耻、学礼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罗文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0):104-106,119
家教服务是大学生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进社会的实习与预演。要搞好家教服务,就要注意相应的礼仪修养与素质,如社会人际交往礼仪修养、思想品德修养、专业知识修养、言语沟通能力素质等。这些能力和修养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家教工作,也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塑造大学生形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文》2007,(6):50-50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  相似文献   

10.
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影响、个人素质修养差异等因素,当代大学生存在礼仪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提高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礼仪教育,提升高职生的个人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部分高职生礼仪素养欠缺.因此,高职院校应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抓好高职生的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王会  乔石 《华章》2012,(2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对中国人民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华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礼仪教育程度以及礼仪修养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以及中国日后的发展,因此严格全面的礼仪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生长,同时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了一份力,同时有帮助大学生提高了自身修养,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就需要学校积极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为学社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要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交往时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乖生活习俗的反映。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需要深入有效开展礼仪教育。从培养礼仪情感、丰富礼仪知识、训练礼仪技能、维护礼仪环境四个要素方面来深入探讨大学生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礼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礼仪在我们生活、工作当中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大到国家、单位、学校;小到家庭、个人,礼仪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因此,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才会被认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5.
周勇俊 《考试周刊》2011,(86):207-207
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是个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对中职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技术知识的提升,而且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而礼仪教育便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礼仪教育对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优雅的举止和健全的人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志国 《大学时代》2006,(11):164-166
礼仪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条件。师范生在走上教师岗位前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近年来师范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师范生礼仪方面缺失现象的列举以及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礼仪文明社会所推崇的社会规范仪式,现代礼仪更加简约、直接,同时也存在着表面化、程式化、快餐化、功利化等诸多弊端。而古代礼仪以德为核心,更加注重内心修养,在促使人去自省方面的独特优势也是现代礼仪难以匹敌的,古代礼仪中的自省能提高自身修养,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其自我约束的内涵对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身教重于言传——谈高校礼仪教师的礼仪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高校目前均开设了礼仪课,礼仪在调节人际关系、沟通情感、促进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礼仪修养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礼仪教师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对于课堂气氛、师生交流将会产生积极影响。高校礼仪教师应从服饰、仪容、举止、表情及日常行为等方面人手,全面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塑造大学礼仪教师的应有形象。  相似文献   

19.
佘骁璇 《海外英语》2013,(7X):191-192
礼仪在社会交往中随处可见,它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体现了一个社会中约定俗称的规则,由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中西的礼仪规范存在很多明显的差异,该文根据《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场景分析了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其本质是治人之道.在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交际艺术的礼仪日益受到重视,秘书处于枢纽地位,其礼仪修养应从自身的礼仪、与领导相处礼仪、接待礼仪和社交礼仪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