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高职"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为例,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课程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学习为主体的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工程教育认证中课程体系设置为切入点,以某交通类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专业课程体系下工程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在实现能力培养中所分别承担的角色,结果表明,工程基础类课程突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而专业类课程则更偏向于建立完善的达成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过程中存在实践不足、工程体验少等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新工科"要求,以冶金工程专业为例,探索突出工程能力为导向优化"冶金工程类"的课程体系、抓住"理论+实践"两个基本点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上课程教学体系、增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等举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冶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工程教育为背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本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分析了课程间交叉与依赖的关系,构建了层次化的"操作系统"课程群,给出了递进式、可扩展的课程群建设原则和团队组建原则,并对操作系统课程群核心层的建设实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紧紧围绕"工程认知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提出了基于工程认知能力培养的土木水利类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核心是强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认知、分析能力,对土木水利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土木水利类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后续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工科"培养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已经逐步纳入工科学生培养方案,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本文以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宽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引入行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积极探索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下的工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工程案例教学等方式践行具有显著新疆矿业地域特色的课程改革新思路,不断提升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参与经管类课程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相关工科专业的经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软件设计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核心课程,文章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案例的教学"与"基于项目的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案例组织、学生团队组建、实践流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就业率,推动了课程和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双创"和"新工科"政策对培养创新人才和加速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的要求,采用优傲协作工业机器人系统,搭建机器人工程实训课程平台,设计和实现机器人工程实践课程专业类实训项目,以此期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升工程应用能力,为本校机器人相关学科在工程实践方面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工程人才为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意在培养学生对机电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具备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我国工程类大学生毕业要求之一,也是我国工程人才更好地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保障.但调查表明我国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对基于工程情景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还处在起步阶段,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流能力一般,未达到用人单位期望.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亟待转型,应建设"以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时代需求的工程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加大ESP教学和内容开发,创新教法,提高教师跨文化能力和ESP教学水平,以促成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