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幸福是什么?幸福教育是什么?这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 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让师生在体验和创造中感受幸福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依然流行的教育观念中.中小学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准备阶段,人的幸福与否,取决于成年后事业是否成功:而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的事业成功做好准备.打下基础。在这种教育观中.儿童阶段的快乐与幸福并不重要.它只是人生的一个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学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育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幸福起来,只有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让学生幸福起来.因此,关注心育教师的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磊  郭祎 《中国教师》2013,(23):24-27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丰台第五小学将“精彩天地幸福摇篮”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其核心教育理念是不仅为了每位学生今天的幸福,更是为他们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学校要始终立足于培养能够为自己创造幸福,也能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6.
快乐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生幸福不能仅仅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社会群体的幸福感来自一种快乐的心理感受.而当我们沿着快乐经济学的视角去思考幸福教育问题时,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育目的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具有感知幸福、获取幸福、创造睾福的能力.因此教育必须努力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幸福;让教师学会实践幸福.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苏霍姆林斯基可谓一语中的,幸福是人生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目标,永远是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反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能更好地生活。教育通过引导并帮助人认识、提升并运用自己的智慧,让每一个人拥有幸福的生活。而学校正是这样一种引导人成长并获得幸福生活智慧的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9.
“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美国安妮·弗兰克如是说。是啊,人生在世,就应该追求幸福!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好奠基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热切祈求着拥有幸福人生,热切希望着能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而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间没有救世主,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先学会帮助自己。只有自己内心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洒向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人可以拒绝名誉和金钱,但不能拒绝幸福。“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教育过程应该是洋溢着幸福的,让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这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人的幸福与教育有着非常重大和密切的关系,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教育,其差异程度既与接受教育的多少有关,又与受教育的质量有关。可以说,教育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学校教育肩负着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的使命,承担着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服务的责任,学校是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而存在,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幸福感有快乐、幸福、心理健康等含义。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 Well—being(SWB),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普遍地把教育和未成年人未来的幸福联系了起来。让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意向。但是,教育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必然的幸福,而许多被普遍认为幸福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得益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在我们不能保证教育的结果必然使人幸福的前提下,现实的思路也许是先让幸福走进教育的过程。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教育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幸福——一个古往今来的凝重话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停地探索着人生幸福的真谛,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生的幸福而进行的, 这是一个不争的命题。毋庸置疑,幸福,同样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的过程理应还原为学生享受幸福的过程,理应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是幸福的,坐在教室里上课是幸福的,不断超  相似文献   

15.
李珂 《培训与研究》2008,25(9):104-106
纵观历史。人人生活劳作为了什么?为了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仅仅是获得快乐吗?不是的。只有对人的生存发展有利的、持续长久的快乐才是幸福的。根据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幸福也可以分为三种:物质生活的幸福、人际交往的幸福和精神生活的幸福。教育则可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人实现这三种幸福。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与幸福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历史。人人生活劳作为了什么?为了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仅仅是获得快乐吗?不是的。只有对人的生存发展有利的、持续长久的快乐才是幸福的。根据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幸福也可以分为三种:物质生活的幸福、人际交往的幸福和精神生活的幸福。教育则可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人实现这三种幸福。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是学生教育生活的创造者,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启迪下,才能创设幸福的教育场景,激发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简言之,只有教师幸福地教,学生才能幸福地学,进而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越来越多的相关调研信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18.
《家教指南》2009,(8):63-63
编辑推荐 1.《善解童贞: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性教育》是“中国儿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的最新力作 2.性关怀是宝宝人生幸福的起点,并非可有可无! 3.在性教育的问题上,不该让孩子留下童年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加速发展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每个人接受终身教育也就有了可能。然而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命题是,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江苏省泰州市的答案是: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苏省泰州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内外。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面庞均已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幸福表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