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华的大都市,各种“吧”名充斥着大街小巷,令人目不暇接,让人耳目一新。当人们荡漾于现代文明都市之时,也不得不惊诧于语言在商业炒作中的魅力。网吧、茶吧、话吧、剪吧、书吧等“吧”族早已深人民心,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一日在汉口武胜路大街,笔者见到一店名——洗个脸剪个头吧,倍觉这个“吧”名与上所举稍有不同。本文就从这个“吧”字谈起吧。  相似文献   

2.
目前,网络已进入“客文化”时代,而“客”可以说是继“吧”(话吧、说吧、聊吧……)之后又一构词能力颇活跃的后缀。现列出些许与大家共享。博客:网络“Blog”(博客)这一名称,最早由JornBarger在1997  相似文献   

3.
说名     
店名每天上学放学,车窗前掠过的不外乎是形形色色的小店,店名就成了我眼前的一道特殊风景。“采桑子书计”.言难而右诗意.赶去讨几次.书香味很浓,连给购书者装书用的胶袋上也印有“采菊东篱下,采桑在南山”两句有趣的诗。‘它蕉园”是一个酒家,门前种了一片芭蕉,倒也别有风味。至于“巴山月”、‘触一处”,其中却也不乏风情万种。花名“剪秋罗”这个名字真是妙不可言,看着,你不禁会生出一股传惜之情,韵味也很浓,譬如,有种“剪春罗”就没那么好听了。“十丈珠帘”也很美,让人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之感。英文…  相似文献   

4.
网虫脱网记     
学生上网成瘾一直是个让家长和老师头痛的问题,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刚上任不久,我也遇上了这样的难题。班上有几个学生一放学就泡在附近的网吧里,借用他们最崇拜的歌星阿杜的歌来说就是“我应该在那里(网吧),不应该在这里(教室)”。他们白天上课不是趴着就是睁开一双“兔子眼”茫然地望着老师。这种茫然的眼神让人忍无可忍,又束手无策。去抓吧,哪个老师有精力去和学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呢?谈话吧,几番肺腑之言,几多后悔之泪,几张忏悔的纸,几天的收敛,几天的彷徨结果还会是黄河经过了几道弯,又回到老路上。我只好暂且按兵不动,时时观察以待时机…  相似文献   

5.
“吧”是指从事某类活动(如:休闲、娱乐、学习等)的特定的场所,通常是一间较小的屋子,如“酒吧”、“网吧’、“书吧”。吧,英文 bar 的音译,指西餐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汉语译作“酒吧”,又由套用“酒吧”一词构成“网吧、乐吧、果吧”等新词。“吧”成为一个有独立意义的名词性语素,出现了较强的构词能力,形成“吧”类词族。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商业都市中“店吧”层出不穷,由最先的“酒吧”到现在的“网吧”、“书吧”、“氧吧”、“陶吧”等等,形成了商业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究其由来,“吧”是由英语单词“bar”的读音直接翻译而来,是一个典型的音译外来词,而“×吧”、“××吧”的构成则是延续了音译加表意的外来词“酒吧”的构词法,所以,“网吧”、“氧吧”、“休闲吧”等词当中的“吧”,绝不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和拟声词,而是一个新生的类后缀,这种音译词作后缀的现象目前在现代汉语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有必要提出讨论。一“吧”在西方的起源简单质朴。传说早…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普通的当代大学生,也就是生于80年后的一代大学生中的一个。我这个帖子是在学校的网吧里发的,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所上的这个大学,被称作“青年疗养院”,而学校的一个特色就是在学校贷款新修的一个最大的教学楼的一楼一半的空间被私人开了网吧!也就是我现在所上的网吧!而结果是同学们上网出奇地方便,并且不用担心老师上课点名,因为老师若点名的话,一个手机,就可以潜入到课堂上去,鄙人粗略地算了一下,一个月老板可以至少毛赚六位数,而看看我的同学们在做什么?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聊天,看新闻的少之又少,更别说是查…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     
每一个时代,人们都会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现在,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信息时代。记得几年前,不管在哪儿,不管你怎么找寻,总是只有一种“吧”———酒吧。而随着电脑的急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网吧。这些网吧吸引着许多人,什么学生、工人、职员呀,什么中年人、年轻人、少年呀,都会去。有的是上网查资料,有的是上网玩游戏,有的也会网上交友。可你曾想过,在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利背后也有很多不良的东西在侵蚀着这个社会,它们迅速扩散开来,影响着许多人的思想,特别是我们这代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如今爱“泡吧”的人越来越多,都市中的年轻人流连于各种“吧”之中——“网吧”“酒吧”“水吧”“餐吧”……他们认为“泡吧”是一种品位的体现,是对时尚的追求;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吧”,我们中学生千万不能不加取舍,瞎“泡”一气呀!但是,我们也不能让人笑话连“吧”都没有“泡”过吧?别着急,《语文世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时尚的好去处——“开心读吧”,这可是一个愈“泡”愈美丽的地方哦,请随我来“开心”一把吧!  相似文献   

10.
守信     
胜过黄金的财富——信用。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一位十六岁的少年要被处死,由一名军官和十二名枪手执行。这个少年临被枪决时,对监刑官说:“我母亲在附近,她很穷,我这里有一块金表,能不能让我先把金表送给她,再回来受死。”这位刑官正好也有一个年少的儿子,他答应了少年的请求,心想,一个毛孩子,放就放了吧。望着少年跑去的背影,所有的人都坚信,他肯定一去不复返了。谁知,一刻钟后少年回来了,他对军官说:“谢谢你先生,表送到了,现在可以了,来吧。”整个杀人刑场一片死寂,军官愣了很久,才缓缓地艰难地抬起手臂,跟着,十二支步枪颤抖地举起来………  相似文献   

11.
当代店名文化概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昭泉 《天中学刊》1998,13(3):62-63,102
我们通常把建国前的店名文化称为“老字号”,而把建国后的店名文化称为当代店名文化。近半个世纪的店名文化经历了一个由低答向高峰变化的过程,呈现了一个大的坡势。本文不啻在详谈这个过程,而主要旨在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店名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们班开设了几个“心灵网吧”,每个小组一个。你可别误解,我们这个“心灵网吧”并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本本精致的小本子,每个作文小组一个,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心灵网吧”上写想说的  相似文献   

13.
巧妙剪拼     
同学们,看到下面这个“8”字形的图案了吧。请你剪两刀,然后把剪下的各部分拼成一个圆。赶快行动吧!  相似文献   

14.
祈使句是英语四大基本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之一,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语法项目。祈使句的考查频繁出现于中考听力、单选、任务型阅读题型等之中,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祈使句吧!一尧什么是祈使句钥祈,表“请求、要求”,组词如:祈请、祈求、祈望等;使,表“让,令,叫”,组词如:迫使等。所以,顾名思义,“祈使句”就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的句子。根据其表达的语气和目的,初中阶段常  相似文献   

15.
昨天晚上,妈妈洗完脚坐在沙发上,拿着剪刀准备剪趾甲。可是她非常累,腰很酸,弯腰的样子很吃力,我看见了,忙说: “妈妈,我来帮你剪吧!”妈妈听了连声说:“不,不,不,我脚臭,不要你剪。”一边说一边准备穿上拖鞋。我请求说:“让我来帮你剪吧!”最后妈妈还是答应了,她又回到沙发上,脱下鞋伸出了脚。我蹲下身子,把妈妈的脚搁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手握住剪刀,一手把住脚,开始小心翼翼地剪起来。不一会儿妈妈的趾甲剪完了。她伸出脚说:“嗯,舒服多了。”看着妈妈  相似文献   

16.
乐乐话吧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6,(4):I0013-I0015
各位“粉丝”注意啦!“成长时空”小册子本期新开张“乐乐话吧”,你有什么不好直接给爸爸妈妈或老师诉说的烦恼和秘密在这里都可以告诉乐乐姐姐,我将尽最大努力为你排忧解难哦,话吧开张了,先看看本期的登场人物吧!  相似文献   

17.
—“你自己来做决定吧。”—“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请多对你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吧,让他们从你的只字片语中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关心和爱。其实,就算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哪些语句既能帮助妈妈们解决问题,又给孩子带来快乐。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你是要半杯牛奶,还是一杯牛奶?”“你是要半只鸡蛋,…  相似文献   

18.
店名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店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招牌,更是一种文化蕴涵。透过形形色色的店名,可领略丰富烂漫的文化意蕴。纵观店名文化的历史,可以总结出店名文化发展的趋势,还可以预设一个荦荦大端的架构。  相似文献   

19.
院子里的海     
悠长的暑假就要过去了,乔皮奇躺在沙滩上,看着螃蟹在海滩上爬出一行甲骨文,叹口气说:“唉,如果能把大海带回家就好了!”爸爸戴着潜水镜从海里冒出来:“大海这么大,你怎么带啊?”“不用全带,只要剪一小块下来就行。”“你当大海是布料,想剪就剪啊?”爸爸摘下潜水镜,“来,让老爸亲自示范,让你明白大海是不能剪的。”爸爸从帐篷里拿出一把剪刀,一本正经地往海水里一剪。“你瞧,海水剪不开吧?”话音未落,爸爸的眼珠差点瞪出来,跟螃蟹一样!那海水,被他剪出一个口子!“哈哈,事实胜于雄辩!”乔皮奇乐了,“因为从没有人剪过海,才没人发现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电脑》2005,(7):29-31
暑假万岁!喜欢聊天的朋友又可以与好友聊个昏天黑地。但有不少朋友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电脑,只能去网吧上网。在网吧,安全就成了第一个要解决的难题,一不小心你的QQ号、MSN号就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俗语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赶紧跟我来看看网吧里正在上演的一场IM攻防大战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