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楼门前悬挂或张贴的对联也称"酒对子"、"酒楹联"等.它是一种雅致的陈设,也是诗化的广告,同时更是一种文学、一种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对联中,雅俗共赏的酒对子独呈异彩,其中堪称佳联者,不胜枚举.现就其内容分类并撷取几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毛翠 《培训与研究》2010,(11):128-129
酒联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酒文化在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中广泛深入地发展,使得酒联相对于其他专题对联来说,更是无所不及,多不胜举.本文探讨意美、音美和形美在酒联翻译中的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考原题】1.在横线上自由选写初中文言诗中的写景美句,每首诗选写一联,共写四联。(选自湖北荆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2.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相似文献   

4.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全区至今共有400多所学校近万名教师参加研究和实验。诗联创作是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从2007年以来,该课题组先后三次举行诗联竞赛,由此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引起了教师们的浓厚兴趣并在"诵经网"上展开了激烈争论。为此,该课题主持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广西师范学院黄亢美研究员采用"网聊"这种交流方式,与诸位吟友亲切交谈、相互切磋,共同讨论关于诗联创作的话题。本刊分两期登载黄亢美网聊诗联创作上、下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正>【专题解释】精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两人的感情,了解新月派的"三美论",欣赏两首诗歌的韵律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和情感之美。【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梳理现代文学"新月派"代表诗人、诗歌主张及代表作品。2.搜集阅读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社会关系资料,概括两人家族和生活上的共同点。3.搜集阅读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人生交集关系资料,寻找两人感情经历上的交集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由"联英(美)抗俄"向"联俄抗美"的转变,其基本目标是力图巩固扩大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进而确立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于奇巧,使人难以应对,人们称之为"绝对"、"绝联"或"悬联",美名曰"片玉"。明孝宗于重阳节出的一个上联:"今朝重九,九重又遇一重阳。"句中"重九"、"重阳"意义相同,二者均指九月九日重阳节,"九重"则为"重九"的倒语,指帝王所居,此联至今无人对出。  相似文献   

8.
1999年12月25日,我被顶头上司--美联集团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叫了过去.总经理倒上一杯咖啡后,对我说:"王先生,你难道不想对你的大区经理们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数量众多的古戏台联根植于华夏民族精神文诲劝谕形态、哲理思辨形态。凝聚哲理的古戏台联所呈现的又包括语言的理趣之美和语言的精深之美,由此而使凝聚哲化之中,形成了多种哲理形态:启迪智慧形态、教美是耐人寻味的语言的哲理美,其语言的哲理美理的古戏台联达到了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
梁章钜联话系列开启了联话写作的范式,标志着楹联艺术思考的自觉和成熟,直接启迪了晚清、民国时期的联话思想。梁章钜把"雅"作为第一性的审美要素,从楹联的思想、题材、语言、风格等方面构筑了以"浑、典、古、重、大、质"为基础,雅为核心的踵事典雅的审美趣味;同时,他认为,在楹联之中,情与文要兼顾,由此衍生出情文相生、气味统摄的审美境界。梁章钜在楹联品评中认同阳刚美与阴柔美的有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刚为主、刚柔兼济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1.
音乐属于一门听觉艺术课,需要通过联想来体味和认识作品的创作意图,从而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三部分实践。  相似文献   

12.
舒平 《老年教育》2015,(2):24-25
岁末年首,回顾一年来的国际大事,一幕幕大剧重现眼前。这一年,人类的安全感不断遭遇冲击。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马航失联,飞机与乘客失踪;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崛起,其残忍震惊世界,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独狼"袭击更是令人人自危。这一年,美欧国家热衷的"颜色革命"进入第三年。以往在独联体,美欧是扶植亲  相似文献   

13.
1."集联"是对联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创作方法.所谓"集联"就是摘取前人诗词文章中的词句集成对联.如清代端方集李商隐、苏轼诗词题镇江夕阳楼一联:"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再如郭沫若集毛泽东的词联:"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4.
叠字有较强的表意功能,"‘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利用叠字创作的叠字联音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  相似文献   

15.
王惠 《文教资料》2008,(36):109-111
语文教学以语言符号和美感载体渗透着感情的形象化意义,要求语文教学用"美"吸引学生.通过诵读,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利用情感熏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发挥想象,培养审美创造思维能力;在美的实践中实现美育.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影响、感化、教育新一代,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式,形成合乎要求的读、写、听、说能力.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选编了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浪淘沙》的其中一首。人称"诗豪"的刘禹锡以其特有的感受与笔墨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黄河雄伟壮美的形象。教学中,笔者通过多次研读发现这首诗不仅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而且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内在艺术价值。笔者认为就是此诗所流露出来的形美、壮美、想象美、以及诗人的心境美。笔者就这"四美"做一赏析。形美刘禹锡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黄河母亲那优美、婀娜的身姿。黄河的这种身姿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从审美的角度看,和谐的曲线也是一种美,称之为视角的曲线美,在诗人笔下,短短一个词"九曲"就高度凝练地再现出伟大黄河的形体之美,让人叹为观止。且浮想联  相似文献   

17.
对联,结构整齐,音韵和谐,集形式美、音乐美、意境美于一身,对于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的培养颇具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对联,是立足字本位理论和语感学理论,同时,也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编排的要求。具体教学中,可通过一字一联、一句一联、一课一联等方式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8.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瞑》一诗,充分体现了作者“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首联点题,颔联颈联再由景写人,尾联抒情明志,揭示全诗主旨。全诗以自然关来表现诗人的思想美、人格美及其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美的形态可分为物理学事实美、物理学理论美和物理学实验美.在物理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包括物理学"真"与"美"的渗透;利用物理学史塑造美;实验教学渗透美,从而使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达到较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