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E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E学习”具有三大优势:拓展性、自主性、交互性.E学习的研究,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方式,探究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深度融合.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做到三点:开发丰富多样的“E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创设开放自主的“E学习”平台,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多元化的“E学习”评价,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事特殊教育7年来,我感觉再也没有一种教学手段比“服务学习”更能让学生把课堂和真实的世界如此强烈地联系在一起。服务学习的策略不仅能够缩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为多数非传统的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便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STEM教育强调培养学生采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注重反思迁移的能力,其与“6E”学习模式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设计实施STEM校本课程。学生亲历“6E”学习模式各环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针对STEM课程实施存在重要环节缺失、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实施过程表层化等问题,构建基于“6E”学习模式的STEM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以工程教育项目活动为载体,通过问题串加知识链,触发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STEM核心素养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张慧 《青年教师》2004,(3):37-39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它不但要体现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更要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借助不同层次(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的课程标准的驱动把改革的焦点放在了“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面。这是因为支持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学习观”发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的“更开放”,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基于以生为本的课堂设计,是全方位的打开。让学习素材“更开放”,需从生活中捕捉学习素材,并灵活运用;让学习合作“更开放”,需合作拓展话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让学习思维“更开放”,需设计生活化场景、利用思维导图、跟进批判性追问;让学习评价“更开放”,需让评价方式更丰富、评价主体更多元、评价语言更鲜活。  相似文献   

6.
论“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谈论有关教育问题时,中国古代教育家常用“教化”一词。其实,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化”远比“教学”、“教育”出现得频繁。这主要不是一个用词习惯问题,而是反映了古代教育家对于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解。这里的关键是“化”。一般理解,“化”的方式有以下特点:(1)在方法上是非粗暴非强制的;(2)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接受者而言是不知不觉的;(3)它所要影响的不只是接受者的外部行为,主要是他们的心灵深处。人们常用“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等形象的说法来描绘所谓“教化”对人的作用方式。“教化”被古代统治者用来养成社会风俗(即社会教化或政教风化),也被古  相似文献   

7.
“串门”,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由这里到那里走动”,即走亲访友,相互交流的活动。串门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串门可促使双方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美术课教学若想让学生们学好、学活,在课堂上也不妨到其他学科去“串一串门”。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可见,艺术领域中的“串门”由来已久,在美术的不同表现领域,都无不蕴藏着与其他领域间的“牵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其合理引导,不但能帮助学生开阔知识面,还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更加喜欢美术等各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2011年秋季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年)——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对教育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本次国培研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理念是:教育要“救失”,更要“长善”。  相似文献   

9.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着两种不刚类型的教育形式: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我们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我们把与后者相适应教育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探究性学习”。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强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以来极为推崇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新颖、独到之处。从学习习惯上,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激发交流欲望,因为这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从教育理念上看,它承认学生是可互相为师的,“兵教兵”有时可能比“将教兵”的效果更好一些。它可以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永发 《广西教育》2013,(17):17-17
“学程导航”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程导航”模式的精髓,主要运用于课始预习成果的分享交流、课中自主探究后的深入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时的智慧碰撞。通过合作实现自主探究,从而达到“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13.
论学习化社会中的学习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化社会”作为一种跨世纪的教育模式,是已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教育模式或未来教育形态。它包括了终身教育、全面教育、社会教育化等教育模式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强调教学活动让位于学习活动,强调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依赖知识的社会中的事实和学习行为成为了社会公民的普遍行为。面对“学习化社会”,学习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学习素质,怎样进行学习素质教育?笔者试加以探索。 一、学习化社会与学习素质相关分析 学习化社会对未来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挑战。学习化社会不仅改变以“传道、授业、解惑”为…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15.
虞永平 《辽宁教育》2012,(18):24-25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必须深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能真正解决的问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就是幼儿园教育违背(主要是超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无视或忽视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幼儿学习小学生的内容,让幼儿以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我认为,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观念的原因。在世界的华人社会,甚至包括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大众意识中,不同程度地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一种"重成就、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从小背书包、学写字、做算式在东亚文化中是常见的,很多公众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陈经纶中学为了“让学生在校园中学得更自主、更幸福、更有兴趣、更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经学校教代会通过,提出了加快实现“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任务。其中,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办学个性化和施教科学化”创设可行的新条件,而且可以为“规模集团化和学习国际化”搭建发展的新平台。由此,我们将“数字经纶”列为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系列中的引领性工作,并围绕着“丰富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这一主题逐步展开,使学校更全面践行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正在迈向学习化社会,“学习与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建立和发展多样化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回归教育等覆盖全社会的终生学习体系,利用市场机制,建立以“产业大学”为龙头的社会化学习体系,创造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市场等,成为部分国家(地区)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基本途径。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先导,是确立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学习是一种蕴藏的推动力,即学习力,学习力是生命力,学习力又是生产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徐琦 《当代教育论坛》2006,(12):105-106
一、学习城市的概念 人们通常运用“学习”和“学习城市”的术语,而不是“教育”或者“教育的城市”。我们为什么要区分这些术语呢?因为“教育”这个概念是有相当局限性的。它主要侧重于一个特定的教育系统。学习这个概念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它包含了教育。学习兼顾了教育与学习过程向前发展的方式,也涉及了许多传统教育与职业需求以外的技能和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阴玉平 《考试周刊》2011,(36):91-92
数学伟大的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其核心是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这种教学理念,必须精心选择问题,并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性学习过程,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在“愤悱”状态下去尝试、猜测、实验、发现。当然,不同的内容进入“愤悱”状态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提供的具体教学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数学探究性学习过程。“真实”数学教学探究不应只是点到为止,更应是点到不止,直至探究的根。过去,教师只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数学、怎么“做”数学就可以了,现在不仅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而且要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因此,“真实”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的干预、点拨、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如今伴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移动学习存在的巨大潜力,因此如何将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的话题渐渐升温。正如基更先生所指出的:“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特性造就了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的成功,而是公众普遍拥有的技术造就了这种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