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面临巨大挑战,无法平衡版权人、传播人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利益。文章以平衡各方利益为宗旨,在分析当前数字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中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从法律现状、实践案例分析、利益衡量、博弈论等视角分析重构数字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必要性,试图重构一种以利益平衡为基础、以政策为先导、以法律为准绳、以利用为目标、以合理保护为手段的合理使用制度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盛小平 《图书馆》2005,(5):37-41,61
数字环境给著作权人、图书馆、用户带来了利益的变动,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合理使用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特别是临时复制、链接与帧联、文献传输、作品数字化等争议性较强的问题。为促进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笔者认为应从完善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条款和构建权限管理系统与版权管理机构相结合的图书馆合理使用基础结构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是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版权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传统版权法未随科技发展适时有效调整,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深陷版权困境,进展缓慢.通过对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困境的法律分析并结合版权市场现状,我国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破解需要司法、立法和版权管理三个层面的联动.而在破解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诸如利益相关方对话机制和数字安全技术等措施在版权人和社会公众间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数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原则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的威胁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指出合理使用仍将作为保持版权人和使用者之间利益平衡的制度而存在,并探讨了图书馆部分合理使用主张。  相似文献   

5.
郑静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4):83-84,87
由于没有充分的立法保障,我国图书馆对绝版图书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受到版权问题的阻碍。为此,文章提出可以学习借鉴法国采用版权默示许可制度规范图书馆对绝版图书数字化版权问题的做法和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版权制度,促进图书馆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条件下对绝版图书的开发利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维护公众的信息获取权。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版权合理使用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版权人、运营商和使用人围绕自身的利益不断进行激烈的博弈。面对日益增多的版权侵权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从立法上均衡版权人、运营商和使用者的利益,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外一些国家或组织实践该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国外图书情报学界版权保护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数字资源的涌现,数字化版权问题成为图书情报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数字信息的合理使用、长期保存、开放获取以及图书馆界的相应立场的角度对数字时代国外图书情报学界有关版权保护的研究进行总结,为我国图书馆如何妥善处理数字时代的版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作品的问世使作品的复制和传输变得异常容易,因而使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作为版权人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机制,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延伸到数字环境中去.鉴于数字作品的特点及版权人精神权利不可转移的特性,强化版权人精神权益保护应当成为合理使用制度对数字作品问世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9.
图书版权与教育"合理使用"权之间的冲突与利益平衡一直是教育学术出版商与教育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将主要解析两起美国出版商与著名高校间的数字版权侵权判例,以期为我国学术出版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的概念入手,分析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与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冲突实质,提出应在遵循利益平衡原则的基础上,从法律援助和技术措施层面来解决二者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OCR数字化加工系统是为实现海量图书、档案、文献资料数字化而研制的实用数字化加工系统,它可以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韩国十分重视古籍的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工作。随着文献数字化工作的开展,韩国各典藏机构开始将历代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发并建设了大量古籍数字资源。由于我国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存在资源类型丰富、开发建置单位多元、格式多样等特点,古籍数字化资源难以整合与共享。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应借鉴韩国的经验,设置由政府组织的统一协作机构,使用标准、可兼容的数据格式,建设开放的资源获取平台,以完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随着数字人文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知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籍进行数字化转型,建设能够支撑起人文计算的古籍文献数据库迫在眉睫。[方法/过程] 数字人文视域下古籍的数据库建设需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深度调研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依赖的关键技术基础上,将古籍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划分为数字化、文本化、知识化和图谱化4个阶段,详细论述古籍汉字识别技术、命名实体识别、关联数据以及GIS技术等,深入阐述相关技术细节和指标。[结果/结论] 提出稷下学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的整体思路。最后,通过分析与总结,指出古籍数据库建设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使用数字化古籍的切身感受,就数字化古籍的版本、检索、阅读、保真等方面讨论了目前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利与弊,认为理性地认识数字化古籍的优缺点和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重心,合理采用古籍数字化建设模式,对于节约资源、提高古籍数字化工作质量、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腾堡计划评析与电子图书发展诸因素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MichaelHart领导的古腾堡计划,将各级文史经典建置于XeroxSigmaVMainframe的数据库,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播文字信息,便于人们使用查询,开创了电子出版的新时代。其典藏内容可分为轻文学、古典文学和参考资料三大部分。该计划遵循以公共财权的著作为基点,致力于作品的保存;以简易使用为目的,致力于作品的传播利用;以社会效益为中心,致力于消除知识鸿沟;以开放内容为视角,致力于人类文明成果共享的理念和原则。未来网络电子图书发展需要考虑著作源因素、技术因素、作品数字化的内容真实性问题、经济利益及用户使用权限问题,以实现长远而永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Most of the literature on bibliotherapy has been nonscientific, because of the too broad use of the term "bibliotherapy." The author proposes, for the sake of clarification in the literature, that "bibliotherapy" be defined as a program of selected activity involving reading materials which is planned, conducted, and controll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physician as treatment for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which uses, if needed, the assistance of a trained librarian. Bibliotherapy, then, falls into three categories: books prescribed for a patient, books selected by a patient, and group discussion of books. Bibliotherapy may be helpful by facilitating abreaction, projection, narcissistic gratification, verbalization, constructive thinking between interviews, and reinforceme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Bibliotherapy is probably indicated in self-motivated neurotic patients who ask for helpful reading materials. Bibliotherapy offers no panacea, but with proper scientific study may help many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Web功能升级催生了信息用户向多元的复合知识人角色转换,数字图书馆因而拥有大量Living books及隐性知识资源。在定义数字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基础上,基于Living books生态知识群,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三种共享模型:天秤模型、钻石模型、网关模型。三个模型从不同角度实现了Living books生态知识群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环境下的读书热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最近10年的热销书,提炼其中能够充分体现数字时代与多媒体环境特征的三个读书热点——网络文学图书、博客图书、百家讲坛书系,来分析它们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从中透视人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文阐述图书馆馆藏古籍的特征及其数字化的必要性,列举了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及其组织与检索的方法,论述了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古籍保护的举措,如:建立数字加工处理标准化,研发古籍检索与管理系统,大力推进古籍的合作编目,制订适合古籍的元数据标准,等等.  相似文献   

20.
分析目前图书的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图书的数字化不能盲目采用同一模式处理,应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图书采用不同的数字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