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继建立产生抗人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ZMC_4后,又建立了一株能分泌抗人A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定名为ZMC_9。本文将对ZMC_9的建株作一简报。材料与方法以正常人A型Rh阳性的红细胞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NSI小鼠骨髓瘤细胞在50%PEG(分子量4,000)作用下融合,经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生成淋巴细  相似文献   

2.
抗人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敏章 《科技通报》1998,14(4):240-242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AFP抗原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系融合,获三株分泌抗人AF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阻断试验和夹心ELISA试验作特异性鉴定,杂交瘤细胞株染色体的众数为104条,三株细胞系McAb均属小鼠IgG1型.经体外连续传代3个月及冻存一年复苏后均能持续分泌抗AFP抗体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抗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首先采用碳二亚胺法合成了环丙沙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效价最高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HAT培养基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化,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检测结果显示,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平均102条,培养上清的效价为1:1.28×10^3,单抗腹水效价达1:1.024×10^6,IC50为68.31ng/mL,属于IgM型,轻链kappa,CI—ELISA法显示单抗对环丙沙星有高度的选择性,提示获得的单抗可望用于环丙沙星残留物的免疫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4.
“长叶车前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研制”通过鉴定由李德葆副教授主持、在浙江医学研究院免疫室李洸副研究员的协作下建立了5个能产生高效价特异RM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应用上述细胞株产生的5株单克隆抗体将所测试的15个毒株划分为6个血清型,对植物病毒的诊断、鉴定、分类等具有实际和理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霍乱弧菌菌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在PEG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获得二株能分泌抗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株.体内外培养可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亲和素生物素及荧光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测定霍乱弧菌专一的单克隆抗体,经6个月传代培养和液氮冷冻复苏培养良好,产生抗体稳定.细胞培养液效价为1∶8,小鼠腹水效价1∶3200,经44株霍乱弧菌(EL Tor生物型)和10株其它肠道内致病菌检测结果,对霍乱弧菌有特异性抗体.经IgG亚型测定属IgG_3,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稳定在95~105条。本文还对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李丽英 《内江科技》2013,(2):99+132
鉴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的重要生物学作用,我们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能稳定分泌抗KDR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本文就抗KDR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改进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励千里  倪崖 《科技通报》1991,7(3):153-156
本文对5种分泌抗霍乱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性质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4株抗CT-McAb细胞株经鉴定3 A_(10)株为抗AB单克隆抗体,而3H_7、3C_7、1F_8为抗B亚单位单克隆抗体。4株细胞株对数增殖期的群体倍增时间为19~21h。双扩散证明,上述单抗为IgG_1型抗体。腹水抗体经-30℃贮存5年,仍保持原有的各种抗体特性。细胞通过体外连续传代30代以上,复经液氮冻存2年后,仍能恒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腹水抗体经硫酸铵纯化,IgG_1纯度经PAGE电泳分离及CS-910双波长薄层扫描技术,并以电子计算机算出IgG_1纯度为95.063%,酶标记抗体对CT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生物工程技术在商业上的种种应用中,单克隆抗体在数量上居领先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诊断上的应用。体外诊断制品不必像经过体内服用药品那样严格的安全检验。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产品数量的增加是由于杂交瘤技术以及抗体功能知识的进展。单抗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使其在制药工业包括体内诊断,预防法、治疗法上得到大量应用。 来自人细胞的(而不是啮齿动物)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分泌细胞系)己被应用到制药工业上。来自人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内服药物比来自鼠的在免疫反应上害处要少些。在技术上,人杂交瘤的制备仍然在襁褓中,但从人的细胞系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进展将促进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新药和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基金》1988,2(2):55-55
课题是由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阮长耿教授等申请并进行研究的。他们应用杂交瘤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地获得了14株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其中SZ-2和SZ-21两株,经免疫和生化研究技术证明,分别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Ⅰ和糖蛋白Ⅲ。  相似文献   

10.
在成功建立稳定分泌鼠抗人B7-2杂交瘤细胞株基础上,扩增并克隆出该单克隆抗体的重链(VH)和轻链(VL)可变区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在VH和VL可变区基因之间引入连接肽(Gly4Ser)3,体外构建抗人B7-2单链抗体(B7-2 ScFv)基因。为便于表达产物的纯化,在抗人B7-2 ScFv的C端增加了6×His tag序列。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抗人B7-2 ScFv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中获得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43 kD,表达产物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经溶解包涵体,体外复性和Ni-NTA亲和柱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抗人B7-2 ScFv,纯化蛋白得率约16.2%。成果为抗人B7-2单链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和抗肿瘤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为宿主,构建高表达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方法:本研究将构建好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轻链和重链的表达载体,通过优化的电转方法转入CHO宿主细胞,确定G418的工作浓度,在含G418的化学成分已知的培养基中进行克隆筛选,最后筛选后的转染库进行三次克隆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抗EGFR抗体的细胞株。结果:通过进行表达量稳定性分析后,筛选出一株表达量较高的细胞株。结论:该克隆筛选方法可行,为抗EGFR抗体的生产提供了稳定高产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12.
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陆贻通 《科技通报》2005,21(5):536-540,544
本试验以人工合成的克百威免疫原免疫BALB/CF1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5株能稳定分泌抗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培养扩增后的各建株细胞诱导小鼠生长腹水.腹水效价达10^-6~10^-7。琼脂双扩试验表明各单抗蛋白均为IgG,抗体蛋白均为IgG2a亚类。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单克隆抗体腹水,并测定抗体蛋白含量为3~8mg/mL;用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电泳图谱均显示了IgG抗体及其重链和轻链条带,分离的抗体纯度在90%以上。对纯化的单抗5E2进一步做交叉反应试验,与其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残杀威、速灭威、灭多威、甲奈威、异丙威、仲丁威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7.2%、4.5%、2.8%、7.9%、9.5%、8.9%,结果表明单抗5E2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09,(4):40-40
美国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了能中和多种流感病毒毒株的人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分泌合成,可中和的流感病毒包括HS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病毒,将来在此研究基础上有望开发出高效流感疫苗。组成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共有16种亚型,他们发现的人单克隆抗体能中和其中9种,除了目前已知的4种禽流感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病毒,还包括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H1N1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2)
为了监测诺氟沙星抗生素的滥用,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方法。将小分子抗原诺氟沙星NOR通过碳二亚胺法与载体蛋白BSA、OVA进行偶联。得到完全抗原NOR-BSA和NOR-OVA。用NOR-BSA对3只雌性小鼠进行免疫后,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和间接竞争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进行克隆,得到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7C4,8G3,11G7。检测细胞的上清液和纯化后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512,1:1024,1:1024和1:128000,1:128000,1:128000。对三株细胞的亚型鉴定为IgG2b,IgG2b,IgG1。建立的标准竞争曲线计算得IC50值为31.225 ng,其检测线性范围为5.011-630.95 ng/mL,最低检出量为2.75 ng。亲和力常数Kaff为4.6×10~8。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与环丙沙星(27.22%)、恩诺沙星(11.29%)、奥比沙星(11.03%)、氧氟沙星(9.73%)、达氟沙星(7.38%)、沙拉沙星(2.57%)、二氟沙星(0.61%)几种抗菌药有较低的交叉反应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来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该类细胞株的稳定性好并且有较高的表达效率,rhEPO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与人尿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没有差别;其在临床应用上对治疗肾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其对非肾性贫血的治疗也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郑官增  袁文平 《科技通报》1993,9(5):347-349
报道了用长爪沙鼠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液中直接分离到5株病毒,经直接荧光血清、单克隆抗体分型血清及电镜观察等鉴定,确定1株为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其余4株为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是临床常用的植物性抗肿瘤药物。关于VCR对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极少报告。我们利用细胞培养和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了VCR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HSP27和HSP70表达的影响。为深入认识VCR的作用途径,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硫酸长春新碱由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BGC-823胃癌细胞株由北京肿瘤研究所提供。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及兔抗人HSP27和鼠抗人HSP70抗血清(I抗)和DAB显色剂,由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提供。1.2,方法将5×10.4/ml浓度的BCG-823胃癌细胞,置无菌96孔板中,于C…  相似文献   

18.
《西藏科技》2005,(6):56-57
我国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癌症治疗药——重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商品名:泰欣生)。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一些影响双醛化被动血凝法检测霍乱肠毒素(CT)的因素。通过试验认为红细胞的固定方法、致敏的pH、致敏物的浓度、以及致敏红细胞的浓度均对血凝有影响.用纯化抗CT-PcAb(McAb)致敏双醛化羊红细胞作反向被动血凝,可以测出每毫升含24ngCT.致敏红细胞于4C保存3个月其血凝滴度无明显变化,纯化抗体在4C保存4个月,致敏效果未见下降。对二种致敏方法进行比较,铬-免疫球蛋白-鞣酸法和Hollinger法检测CT敏感性一致,未经纯化的抗体致敏红细胞,效果较差,不直使用。抗CT-PcAb(McAb)致敏羊血球对CT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4,(8):32-33
在数千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血型演化为A、B、AB和O型四种。血型主要遗传父母的基因,血型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人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每种血型都会产生抵御致命病菌的抗体,但同时也各有弱点。 研究发现AB型人易得血栓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O型血(最常见血型)的人相比,AB型血的人和B型血的女性患中风的可能性会略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