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因为有思想而站立起来。站起来的人并非都有思想。古往今来,中外思想者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史诗。每一篇章都透露出聪明与灵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些闪光的智慧,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边实践、边读书的感悟中来。不读书的人,就没有个性化的思想;不读书的人,就没有个性化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学生发展。让我们都捧起书来,汲取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
张载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只有让读书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血肉与精神,才能取其精华化作自己的智慧。朱熹主张读书要"切己体察",他说:"学者读书,须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这里的"体之于身"就是强调体验和感悟。所以我认为读书万卷,贵在感悟,在用心感悟中思考、体验和创造。在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多元阅读的引领应  相似文献   

3.
贾涛 《教师》2013,(24):123-123
中小学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读书工程是教育的需要。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优秀教师的成长证明:热爱读书才能有效地教书;博览群书才能更好地育人。教师只有心沉书海,重新拾起生命的激情,学会创造,完善自我,提升生命的质量,才能找到实现教育梦想的制胜高地。  相似文献   

4.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其实只是沧海一粟,我们教师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而且要博览群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但是去年《现代教育报》的一个调查显示,只有10%的教师爱读纸质书籍,3%的教师上课后从来不读  相似文献   

5.
<正>青年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才能不断地走向成功。在实践中,我觉得读书、反思、合作,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一、注重教师读书读书对今天的青年人很重要,读书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很重要。为什么要求教师读书呢?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因为一个人太渺小,没有那么聪明;一个人的精力太有限,没有那么充沛。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6.
与书相伴的人生是充实而丰溢的人生,读书使我们能够得到足够的精神营养,满足我们成长中对知识、信仰、心灵寄托等方面的需求。读书需得法,要能够在书中读出自己,这样才能让“营养”真正满足需求,如若不然,读的书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毫无半点益处。读书是一种经验性活动,针对自己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那耳熟能详的话语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读书,早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身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托举明天的太阳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在我们履行职责、追求梦想的路上,读书,将是我们启迪思想、陶冶心灵、丰富人生、提升智慧的人生必修课,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职业读书人”.  相似文献   

8.
"不读书"怎么会在教师身上发生?一些教师为什么"不读书"?事实上,在揭开一些中小学教师"不读书"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后,人们的思考可能就不仅仅局限于"读书"本身了。"教师阅读缺失"根在哪里?在于兴趣、习惯的缺失?在于工作压力沉重?还是在于阅读需要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是文化人,读书就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是专业人士,读书就理应是一种成长载体;教师是儿童成长的引路人,读书就理应是生命之树常青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是永放光辉的明灯,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读书,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是个"读书人",读书似乎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是生活必然的组成部分。一、教师为什么要读书1.读书可以养心身体需要滋养,心也是需要滋养的,要靠知识、见地、思维、情趣来滋养,而这些东西大都来自读书,  相似文献   

10.
刘建军 《中国教师》2012,(18):61-62
<正>当代社会,教师中存在着不学习、不研究、不合作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也变成了不喜欢读书的教师。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除了爱教书外,还要爱读书,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教师,使教师的读书习惯影响学生、影响校园、影响社会。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书香校园,让我们的民族真正成为爱读书的民族,让爱读书的习惯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下是我多年读书获得的几点深切体会:读书,让我品味美好人生一本好书,使人兴奋,使人乐此不疲,使人品而有味,读而神往,让人真正体会出读书的乐趣与奋进的力量,从中感悟书香魅力和体察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11.
教师如何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实现"高效精品课堂",这需要教师不断去研究、反思、实践,激励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读书、去思考。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给他们点拨和启发。从不断地尝试中汲取有效、实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老师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引路人,要经常变换方法加以引导,让他们产生好奇感、新鲜感,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体味读书的快乐。"高效精品课堂的精神体验是教师上得舒服,学生学得舒服。"只有教师引导有效,学生学得有效,教学才能体现高效。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是一种至为美好的人生体验。在我们的语言中,有着许许多多给人以美好想象的描述阅读的隽语嘉言。比如"黄卷青灯"——即便生活清贫,依然苦读不辍,因为阅读会填补再多物质也无法填补的虚空;"悬梁刺股"——为了汲取知识,想方设法与自己的倦怠作战,因为只有读书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比如"雪夜闭门读禁书"——这更是昔日文人最感刺激和满足的精神享受,因为此情此境没有人  相似文献   

13.
正自有文字以来,阅读便是人类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在我们的语言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给人以美好想象的描述阅读的隽语嘉言。比如,"黄卷青灯"—即便生活清贫,依然阅读不辍,因为阅读会填补多少物质所无法填补的虚空;"悬梁刺股"—为了汲取知识,想方设法与自己的倦怠作战,因为只有读书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雪夜闭门读禁书"—这更是昔日文人最感刺激和满足的精神享受,因为此情此景没有人可以打扰你思想的自由驰骋,妨碍你精神的任意翱翔……  相似文献   

14.
中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开始阶段进步较快,而在中间会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止步不前的停顿阶段,即"高原期"。如何让中年教师走出高原期,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一是在读书中补足精神之"钙"。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张丽钧说:"读书,让人活N辈子。"中年教师要潜心读书,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二是在教学中求实求真,去除浮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中年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求实求真,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经验,力争收到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与解答。许多作家都对读书作出了个性化的论述。构建学习型社会,不读书是不可能想象的。但更重要的也许是,离开了读书,离开了文学,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将会是一片可怕的荒漠……借用斯好的一句话:"只有它(读书)能使人类从喧嚣复归沉静,从群体回到自我。"  相似文献   

16.
寇章云 《考试》2014,(11):39-39
<正>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成尚荣先生说:"当你把办公桌变成书桌时,你才是真正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他用自己成长的经验告诫我们,读书对教师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置疑,读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为深远,有位资深专家说:"读书的确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笔者深有同感,当然不是迎合,也不是盲从。因为,不读书就没有语文学习是语文学习就必须读书!语文教学要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7.
我们很少审视"平庸",因为"平庸"常常意味着随波逐流,虽然不如"优秀"和"卓越"那么叫人喜欢,但总不至于让人痛恨。王开东对于教师"平庸之恶"的反省,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平庸":在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行为中,是否隐含着恶呢?教师如何才能摆脱平庸,以自己的教育行为滋养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呢?本文,也许会成为思考这些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赵国忠 《教师》2014,(15):F0002-F0002
正本书分为《与书为伴,终身学习》《与书为伴,专业发展》《与书为伴,教导学生》《与书为伴,润泽生命》四章,编录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以阅读改变人生的窦桂梅;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的李镇西;阅读史即成长史的闫学;与学生签读书合同的王立华……一个个真实的读书故事的再现,为一线教师在阅读方面提供了一面面可供借鉴的镜子。阅读此书,相信所有教师都会被吸引,沉浸其中。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需要精神财富,那就是知识的储备.而知识的储备需要广泛阅读。教师所承担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终生读书的人。所以,教师必须自己先读书,才能带领学生读书,才能使自己的博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才能将人类文明的薪火经由书本.传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了使自己无愧于这责无旁贷的义务.为了这无以言说的幸福.也为了使自己专业成长的根基扎实,我爱读书,勤于读书。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时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一些学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对课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内存在"怯读"现象;而在课外,学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书,常常一下课他们就会拿出来津津有味地读。我们的阅读教学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如何让小学生从"怯读"变成"悦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一、小学生课内"怯读"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