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2.
屈原“离骚”本义应该是“出离愤怒”,而不是其它。“出离愤怒”的根本原因是“哀民生之多艰”和自己拥有“明于治乱”之才而不得施展。透视屈原之死及其历史评价,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生命观价值取向存在的偏失。作为特定时期的历史人物,屈原应该定位于“伟大的诗人”,不应该定位于“伟大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3.
王达五同志在《“死海不死”中的“死”对一个课文标题的看法》(见本刊1990年4月号)一文中认为:“死海”的“死”是“死亡”之义,“不死”的“死”是“淹死”之义,那么,“死海不死”的意思就是“死海是不会淹死人的”了,文章中还强调:“此语是一个单称否定判断,但否定的对象属性已不是死海的‘死’,而是‘淹死’的‘死’了,这叫偷换概念,有悖于逻辑中的同一律”。所以想了个“既保留住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杨春时先生《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和商榷,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作者曲解后予以否定,于是主体间性不能成立。杨文认为审美活动、“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这是非科学的观点。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的胡乱阐释和“理解”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杨文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5.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引发了文论界对文学传统的反思,作者的权威面临挑战,读者获得了新生,文本也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旨在从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阐述罗兰·巴尔特提出“作者之死”的理论背景及其对作者、读者、文本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 ,在学校场域中 ,权力常常与知识结盟并演变为一些细枝末节的权力技术 ,由此造成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控制、自我否定以及主体被监管与被建构的诸多现象 ,导致学生弱势群体的产生。但与此同时 ,在学校场域各种复杂多元的位置关系转换中 ,权力的控制并非都有效 ,权力控制下的期待往往会以“悬置”告终 ,并引发师生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互变。作者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指出 ,教育过程中对某些权力或权力技术的误解误用 ,是导致教育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文学批评领域中反浪漫主义诗潮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对作者权威的削弱、否定和谋杀,而现代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建立在对作者权威的否定的基础上的,隐藏在作者之死背后的是批评话语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刑罚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作为对犯罪这种反社会行为的“否定之否定”,刑罚制度中无疑会具有更多的强制性因素;一旦这些强制性因素被滥用,刑罚就具有滑向野蛮的巨大危险.而刑罚最野蛮的表现,莫过于否定“人之为人”的资格,在法律上将人由主体降格为客体.这种“人格剥夺刑”在人类历史之处曾经普遍存在.回顾罗马法中的人格剥夺制度,为系统研究“人格剥夺刑”的发展、演变及消亡可奠定必备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应该是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鲁洁教授语),对人之身体的关照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自尼采以来,身体从被压制、被遮蔽的历史命运中觉醒,道德教育也在压制、否定身体的道德教育和物化、规训的道德教育后,重新审视自我,开始诉求生命的发展与身体的关照。  相似文献   

10.
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系统陈述了一种新的辩证法。在这里,他批判了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同一性;坚持现实的复杂性、认识的相对性;主张辩证法的根本特性是否定性;认为"否定之否定"不会导致肯定,只是证明第一次否定不彻底。关于主客体关系,他认为两者互相构成,只是客体可以不是主体,而主体总是一种客体。因此以往一切以肯定性和绝对真理为终结的哲学体系都注定要被消解。  相似文献   

11.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剖析“鲧复生禹”神话,鲧-禹部落(家族)具有雨师职能.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鲧的被杀背后真相是自死.“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是老人自死之后的“三年之丧”的仪式.仪式中鲧向禹转移的“神灵”形象、仪式的空间特性都体现了源自祖先颛顼的部落传统.“鲧复生禹”神话具有老人自死习俗与成人礼仪双重意象.以禹为核心,颛顼-鲧-禹部落在三代史的开端具有特殊地位与重要性,老人自死是那个时代的敬老、孝道的重大仪式.  相似文献   

12.
“弱势群体”是指在班上表现为基础知识相对缺乏 ,发现问题与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课堂发言不积极、活动参与不主动 ,性格内向、自卑 ,不善于交流的那部分学生。而他们 ,也正是整个班级的“问题”所在。据调查 ,“弱势群体”之所以“弱” ,主要是与所处学习环境的人群对其疏多于密 ,教师对他们的否定多于肯定有关。久而久之 ,让这部分学生产生了被集体抛弃 ,被同学鄙视 ,被教师忽略甚至厌弃之感 ,遂厌学、怕学 ,自我封闭 ,自暴自弃。那么 ,如何让这部分学生走出自我意识误区 ,重新树立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心 ,让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呢 ?一…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脱离不了挑战与应战的悲剧性命运,必然要遭受黑格尔所谓的“否定”阶段才能走向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面对“否定”——这种宿命的悲剧性,黑格尔以乐观理性主义为支撑,指引我们向前看,看得更远,看到那个“否定之否定”带来的美丽新世界。肉体可以毁灭,但精神可以不死,人类正是凭借着一股坚忍不拔的精神才从远古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4.
罗兰·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著名理论后,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威胁,文本获得自由。文本不再是作者的阐述,而是作者的言语的阐述。同时,读者获得更大的阐释空间以生发文本的意义。本文意在浅析"假设历史作者"角度的"作者之死"对于读者以及译者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维娜 《学科教育》2004,(1):1-7,18
文章认为,在学校场域中,权力常常与知识结盟并演变为一些细枝末节的权力技术,由此造成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控制、自我否定以及主体被监管与被建构的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弱势群体的产生。但与此同时,在学校场域各种复杂多元的位置关系转换中,权力的控制并非都有效,权力控制下的期待往往会以“悬置”告终,并引发师生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互变。作者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指出,教育过程中对某些权力或权力技术的误解误用,是导致教育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社会科学不具有科学的地位,因为,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使之不可能满足科学所必需的“规律性认识”的要求,其主观性尤其是意识形态特性更使之不可能达到科学所要求的“客观性”。这种“社会科学非科学论”在理论上缺乏说服力,在实践上则是有害的。独特性和规律性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反,社会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独特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社会科学的研究不是纯粹主观的,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不是绝对客观的,两者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因此,上述对社会科学之科学地位的否定是站不住脚的。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不应该被削弱或否定,而且应该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7.
伴随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在校园中也出现了以中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弱势群体”。究其类型,可将中学生弱势群体划分为家庭贫困型、学习后进型及心理情感偏差型三种。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急需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注,而科学合理的学校教育是改善校园弱势群体的关键环节。学校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包括: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消费观;“授之以渔”,转化后进生的学习;投之以情,矫正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偏差。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悠久、道德定型、媚俗成为常态的国度里,敢说“不”的人总被世人视为疯子,然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思想家,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改革家。五四时代,东西方激烈撞碰、古今人纠缠打架,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程度最深的文化转型期,鲁迅因其敢说“不”而成为现代中国的巨人。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否定传统,不断否定现实的一生。少年鲁迅因家道中落而过早挑起人生的重担,通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摒弃“否定的反句式”评点,不同意运用“直截了当的批评式”和“不置可否的替换式”评点,我们反对“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我们主张,课堂教学中,教师点评要充分体现对生命主体的尊重,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之所以被赏,或不被赏的理由,要尽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视野下,托尔斯泰精神中强烈的否定、批判色彩是他对缺乏主体独立意义抉断的日常生存状态的否定,对生命根本意义上的虚无境遇的勇敢直面。而促使托尔斯泰不得不直面生存虚无的个人化体验则是他一生不息的“死亡”之思一一对“死亡”的先行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