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黑夜之马》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分析了作品标题"黑夜之马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加拿大文学的生存主题。最后分析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对于这部小说创作有哪些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郭文静 《文教资料》2008,(23):33-34
余华的中短篇小说以鲜明又独特的风格在发表之初就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余华在中国先锋小说作家的地位也慢慢开始确立.在中短篇小说中,作家用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文学观念为读者塑造出了特别的场景,暴力事件在余华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同时余华小说中的生活也颠覆了人们对正常生活的理解,而在这些看似荒诞的图景背后隐藏着的是作家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另一种思考和理解,余华用他的中短篇小说对生活和人性做出了更进一步和更真实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分析了门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小说中的象征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描写了美国社会底层三个萍水相逢、饥寒交迫的穷画家,在辗转挣扎中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突出了主人公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老画家形象。本文主要分析了隐喻.逸一修辞现象在本部短篇小说中的应用。探讨了该作品的诗情画意的美学价值,以探讨该小说的深层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1、认识理解小说精巧的构思以及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的关系。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认识玛蒂尔德的形象及意义,认识小说深刻的主题。──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的精品,《项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得益于精巧的情节安排和成功的形象塑造,要让学生领略小说的艺术魅力。经过初高中近20篇小说的学习,学生了解小说内容几无困难,分析、理解小说要素的能力也已基本具备。因此,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进一步分析、理解小说要素并把握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艺术鉴赏力。二、教…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理论话语,它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性和紧密联系,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等同于人类对自然的压迫。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花》中"菊花"这一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便可揭示小说中自然(菊花)与女性的同一性以及作家对女性和自然的生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一碗阳春面》是当代日本知名作家栗良平的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短篇小说。小说中“头碰头”吃“一碗阳春面”的母子三人是面对逆境敢于拼搏、团结向上的典型形象。读者从这三个人物身上不仅吸取了力量,而且受到了启发和激励。小说在这方面的成功,应归功于标题的精彩,场面的精巧,结尾的精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批评家经常从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萨拉·奥恩·朱厄特的小说,尤其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白苍鹭》,认为小说中所展示的乡村与城市、田园与工业、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立主题使它成为一篇理想的生态女权主义作品。然而通过对《白苍鹭》以及作家其他小说从作家暧昧的语言叙述策略、人物社会性别角色的互换以及大自然中动植物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朱厄特小说中蕴含的城市和乡村、自然与人类以及女性和男性个体差异之间是相互依赖、彼此相融而存的关系,与当代生态女权主义所强调的联系性的观点相暗合,远远超出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女权主义的本质主义狭隘性。  相似文献   

9.
虚构和象征是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善于通过虚构的手段叙述故事,并以不同寻常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品的象征意义。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其虚构与象征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对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同与否做出了心理结构分析。福克纳小说创作的经验对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莫言在改革开放时期,向福克纳学习的同时力主自主创新,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以及发挥文学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0.
华裔法语作家山飒的小说《柳的四生》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作品,四个发生在不同历史时空的故事,诠释了"柳"的象征意义。"柳"不但象征作为客体存在的女性,同时也象征抽象的观念,即"柳"象征生命复苏和转世复活,以及时光易逝和盛衰无常。对作品象征意义的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叶端 《东吴学术》2023,(4):119-125
茹志鹃是当代重要作家,尤以短篇小说创作著名。她的早期小说较多表现革命的理想与热情,以及那个时期朴素、单纯的人性之美;她的后期小说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变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向更复杂的世界追问。本文通过前期和后期代表作品的对比分析,梳理几种典型的创作题材和小说类型,总结小说的人物、结构和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茹志鹃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经验。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对美好人性与美好社会的强烈向往与追求。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给人最大的感触是小说的结尾部分。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  相似文献   

13.
《夜行货车》是台湾作家陈映真写于1978年的短篇小说。小说以跨国公司为背景,讲述了公司财务部三名职员林荣平、刘小玲与詹奕宏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展现了特殊历史背景下跨国公司对当地雇员物质及精神世界的影响。小说从题目到每部分的标题都由带有象征性的名词构成,随着故事的发展、叙事的深入这些带着定语的名词逐渐形成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意图通过这些表意之像去点醒那些为了名利而失去本心的迷茫者,使其意识到自己是"长尾雉的标本",携着那温柔的女性,奔向代表着改变、和解与认同的归宿夜行货车。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小说史,以"红"命名的小说不计其数,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为何小说家喜欢以带有"红"字的名称来命名小说?作家为何喜欢写作以"红"命名、与"红"相关的小说?本文通过对中国各类带有"红"字标题的小说的解读,来揭示这一文化现象,透视其中的文化心理,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小说,也希望能为中国作家以后的命名和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对审美距离的控制,调整着审美主体对文本的认知距离。本文根据文学批评家W.C.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审美距离",分析小说叙事中如何控制时间、空间、情感、道德等多重角度的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最佳的心理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准确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6.
标题未文章的眼睛。本文试从小说风格、小说内容、法语原文三个方面阐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所选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标题翻译的不妥之处,以求更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写作本意。  相似文献   

17.
姚丽梅 《文教资料》2007,(20):102-103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深刻地表现出在失去社会规范的约束后人性中本我的膨胀与放纵及欧洲文明的道德危机。象征性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重要艺术特征,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与意蕴。"黑暗的心"的象征意义和文本细节上的象征意义的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索尔·贝娄文学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深入研究发现,从小说创作技法的角度来看,这部充分体现索尔·贝娄小说特点的作品有力地说明了索尔·贝娄是一位堪称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作家先后运用了意识流、歧义与反讽、象征意义、变换的叙事角度以及时空交错等手法,而这些无一不是现代主义作家常用的技法。  相似文献   

19.
吴群 《文教资料》2007,(36):33-34
英国短篇小说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尽管没有研究和创建过女权主义理论,其女权主义思想却通过她的作品体现出来。曼斯菲尔德对于女性解放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对女性的未来也在小说中予以展望,因而她算得上是一位女权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20.
《玫瑰园中的影子》是劳伦斯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在小说中反映了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在这篇作品中玫瑰花和影子都具有象征意义,在这部短篇小说中,有很多对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婚姻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