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认识发现数学中的美,如:数学的概念美、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奇异美以及美妙的对称等,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有很多美的东西,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不仅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发现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王翠萍 《教育艺术》2002,(10):48-49
研究科学美、数学美现在已蔚然成风 ,这逐渐唤醒了数学的主体意识 ,消除了“数学枯燥乏味的偏见”。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客观存在的实体 ,为数学美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使它处处充满了美的情绪、感受、鉴赏和创造。正是这些构成了完整的数学美 ,它的主要形式有和谐美、对称美、简单美、奇异美和相似美等等。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现数学美的特征 ,不仅可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改善他们的思想品质 ,促使…  相似文献   

3.
领悟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本质规律的反映.数学中又存在着美的特征,如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正如英国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则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有至高无上的美,这是一种雕塑式的冷而严肃的美.”数学思想和数学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庞加莱说过:“数学的优美感,不过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这句话深刻地说明数学的思想、方法给人的美感取决于数学思想、方法与人的心灵的适应性.因此,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具有着方法论意义,也具有审美意义.1 对称思想与对称美正多边形…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似乎给人以高度抽象、枯燥单调之感。其实不然 ,“数学家在创造活动中总有情感、意志、信念、希冀等审美因素 ,因此在数学的数字和公式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审美内容。”[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断言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Aristole认为 :“秩序和对称是美的重要因素。”哲学与数学先辈们对数学美的赞誉不胜枚举 ,贯穿于整个数学科学之中 ,数学美究其形式有 :对称美、简洁美、一致美、奇异美、和谐美 ;华东师大张奠宙…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互的产物.数学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和抽象美.本文主要就奇异美和抽象美做一些叙述.  相似文献   

6.
数学美无处不在,只要师生能充分挖掘其美的内涵——“简单、对称、和谐和奇异”之美,并将数学美和数学教学融为一体,对于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求美意识,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数学美集中表现在数学的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相似性和奇异性之中.奇异关、和谐美、简单关、对称美、相似美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的教与学.正是数学领域的种种美感,激发了我们学习研究数学的兴趣与动力,构成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和心灵感应,从而投入到“再创造”的活动中,奠定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其中主要表现形式有简明美,抽象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从美学角度探讨数学中的这些美,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其中的规律,提高数学素养,对数学的教、学、研究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深化数学美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教育探索》2002,(5):72-7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化数学美的研究,深入挖掘数学美的内涵,掌握数学具有和谐美、简单美、对称美、奇异美和逻辑美的特点,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美,它对启迪人们的创造行为有着独特的功能。本文试从对数学中的逻辑美、简洁美、“数与形”的调和美、奇异美与创造的关系论述,以唤起人们的情感,诱发人们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85):64-65
数学中有诸多美学因素:对称美、简单美、奇异美、和谐美、力量美等,只有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美才能被展示到极致.  相似文献   

12.
数学也有“诗情画意”,它具有数之美、式之美、形之美、自然美、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数学教学中,要向学生揭示数学美,让学生经常看到、认识到、感受到数学美,诱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兴趣,促使他们去追求数学中的内在规律,去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适当引用优美经典的素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思维美、简洁美、奇异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兴趣,领悟数学思想,培养数学能力,提升美感.  相似文献   

14.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其中主要表现形式有简明美,抽象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从美学角度探讨数学中的这些美,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其中的规律,提高教学素养,对数学的教,学,研究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中的和谐美、统一美、对称美以及奇异美等都是客观世界美的特征在数学中的反映.我们要认真地研究数学教学,探索数学方法,挖掘数学学科美的特征,展示数学内在美.1 挖掘数学学科美的特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如果我们钻进数学的王国,会惊奇地发现:数学并非人们所说的“枯燥无味”,而有“引人入胜”的魅力.1.1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 作为工具,数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因而十分引人注意.华罗庚写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物之密,火箭之速,地球之变和化工之巧,给当代科学勾画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图画,因而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科学愈发达,…  相似文献   

16.
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因此(a≥0)是一个非负数.现巧妙运用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一些竞赛题.一、若有意义,则a≥0.(1992年沈阳市“育才杯”初中数学竞赛题〕解由得二、若有意义,则a=0.例2在实数范围内,代数式(A)1.(B)2.(C)3.(D)以上答案都不对.(第10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解由得又故选A.三、若和均有意义,则a=0.例3已知x、y为实数,(1996年四川省初中数学联赛题)解由得(第四届“希望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巧用二次根式定义解竞赛题@孙罗超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即“数学课程应当反映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美是以数学符号呈现出来的形式美,真正体会数学的人都会由衷感叹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  相似文献   

18.
艺人蔡依林在一首歌中唱道:“人不爱美,天诛地灭.”在人的不同审美观念下,对美的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常听到人们大加赞赏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大自然的美,可人们常被数学的抽象和严谨所误解,少有人会发现数学的美.殊不知,数学美是内在的、自然的、简洁的、抽象的、和谐的、奇异的.它的美等待着人们去体验、去探索、去研究、去发掘、去运用.正如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  相似文献   

19.
数学美     
该文论述了数学美的概念和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并简要地论述了数学美作为数学发展的动力与价值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时数学中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统一美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中应渗透数学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