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自1992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晚期产后大出血20例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产后大出血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32%,占同期产后出血的8.4%。结果:出血原因主要是:胎盘胎膜残留,其次是子官复旧不良,产科感染等。结论:本组病例通过临床分析根据病因分别采取官缩剂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均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收集近5年来在我院产科发生及由下级医院转来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2例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坏死、感染、部分裂开20例,合并胎盘胎膜残留1例,合并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例,其中15例切口裂开位于子宫切口角部,5例位于子宫切口中央,1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保守治疗5例.22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重在预防,应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进一步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32例产后出血病人的资料.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结论:正确评估出血量、旱期发现、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急救护理,是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同时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因此,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做好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产后认真观察,细心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碘伏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近10年来我院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采用宫腔碘伏纱布填塞治疗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出血病人中,成功24例,总有效率96%,失败1例,为胎盘早剥所致子宫胎盘卒中引起凝血机制障碍行子宫全切除术。所有病人预后良好,未发生宫腔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术后给予2%催产素维持静脉点滴,24h去除纱布。结论:宫腔填塞碘伏纱布是一种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效果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的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大出血的方法。成功率高,既控制了出血,又保留了子宫,避免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头位产宫颈裂伤的原因.[方法]对头位产宫颈裂伤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裂伤与产程的干预有关,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结论]正确的处理产程,减少人为干预,是预防宫颈裂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3~1998上半年间住院分娩总数5284例。其中产后出血16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胎盘、胎膜滞留及软产遭损伤。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为主。在分娩方式中,以手术产中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产后出血量≥800ml时休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提示:减少人工流产,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纠正胎位异常,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减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胎盘残留是一种以产后出血为主要症状,出血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的产科急诊。本文收集了我院1992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57例胎盘残留病例,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原因及对策.方法:2013年1月-2015年2月诊治产后出血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引发产后出血的原因,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产后出血一直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因为诊断和处理的延误所致.而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产道因素和羊水栓塞及其他少数特殊不详原因.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皆抢救成功,且在临床护理中无身体不适状况.结论:要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在产程过程中规范诊治、积极采取救治及处理,从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终止14~20周妊娠的最佳方法.方法:把孕14~2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研究组分次口服完200 mg米非司酮后再行羊膜腔内注射.并观察进入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持续出血时间、胎盘胎膜残留率、清宫率、引产成功率等.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进入产程快,总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子宫持续出血时间短,胎盘胎膜残留少,清宫率低,差异有显著性.引产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优于单纯使用利凡诺引产,方法简单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年间易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宫腔填塞术的实施使产后出血率降低至4.6%.无一例切除子宫.结论:宫腔填塞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胎膜早破1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及解决办法。[方法]对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2年2月的181例胎膜早破进行分析。[结果]在181例胎膜早破中,剖宫产87例,占48.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剖宫产术中,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臀位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胎膜早破者剖宫产率较高,与常见的母儿并发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鲁筱莹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4):97-98,101
[目的]分析各种类型的胎儿监护结果与胎儿窘迫的关系及对手术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年~2004年40例胎儿窘迫病例(均≥37周),对其胎心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4例发生于产程各阶段,胎心监护图型分别是晚期减速和变异减速、早期减速、轻度心动过速、轻度心动过缓.各监护图型对应的羊水污染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Apgar≤7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减速和变异减速是胎儿宫内缺氧的表现,需立即或及时终止妊娠.早期减速、轻度心动过速、轻度心动过缓出现在产程中是胎儿对暂时性缺氧反应良好的表现,临床上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伴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则提示胎儿窘迫,需及时处理.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有一定影响,对于胎儿窘迫诊断可根据胎心监护结合胎儿头皮血气分析综合判断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以下简称HIE)的发生发展及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经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110例,进行cCT扫描,按影像分级标准分轻、中、重三度.[结果]110例HIE患儿中,轻度58例(53%),中度38例(34%),重度14例(13%)与临床分级基本一致.[结论]CT对HIE的分级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肛门狭窄以手术方法治疗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肛门狭窄患者12例,2例肛门狭窄采用隔膜切除术,10例肛管狭窄采用纵切横缝术,成人患者加"V-Y"成形术,并结合术后扩肛3个月,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手术后均排便通畅,随诊2~5a,无一例复发.[结论]不同肛门狭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双侧纹状体区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规律和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自然恢复组,6 h血肿抽吸组,12 h血肿抽吸组以及24 h血肿抽吸组.采用立体定向注入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细胞的凋亡.[结果]①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12 h出现凋亡细胞,3d凋亡细胞达峰值,11 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②血肿抽吸术干预后出血周边组织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③6 h血肿抽吸组与24 h血肿抽吸组比较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24 h血肿抽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大鼠脑出血可明显影响细胞凋亡的表达,脑出血各种临床治疗的“时间窗”应为出血后12 h之内.早期(6 h)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脑出血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低度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与其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观察30例低度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平均30个月自然经过,不用任何治疗.分析斜视度的变化及立体视觉的变化.[结果]发现其总体结果表明斜视度无明显恶化增大,立体视觉有所改善和提高.[结论]提出对于小于20△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可在密切观察双眼视功能不减退时,能推迟手术数年以上.年龄较大时实施局麻手术,保证术后眼位正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HSK[高级]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高级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结构模式以及四项技能间的融合/分散趋势。对包含一阶因子模型和高阶因子模型在内的9个理论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技能结构模式可以用"听读+说+写"的形式进行描述,四项技能中听力和阅读呈现融合的趋势,相对而言,说的技能与其它技能的区分性比较高,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呈现出部分融合的趋势。研究认为,HSK[高级]考试采用主试卷、口语试卷和写作试卷三部分各自独立施测的方法 ,并将听力和阅读分数进行综合报道,口语、写作分数独立报道,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失眠患者的耳穴诊断及耳穴贴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学生失眠患者的耳穴敏感点及耳压治疗效果.[方法]对43例大学生失眠患者和40例健康大学生作了耳穴敏感点测定,同时对患者进行了耳穴贴压治疗.[结果]失眠患者阳性例数在65%以上的敏感点有皮质下、心、神门、枕、垂前、脾等6点,而健康大学生上述6点阳性例数明显减少,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眠患者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结论]耳穴贴压敏感点治疗失眠疗效满意,可推广应用于学生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