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一些问题上有过争论,“史官”问题就是他们争论过的话题之一。韩愈认为做史官要谨慎,而柳宗元则认为要有胆量。他们争论的深层原因是二人思想上的差异与表达上造成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辩论作为一种会话的特殊形式,其特点在于会话参与者对某一主题都持有一定的观点,并围绕该主题进行观点的陈述、辩护和反驳,他们常会根据其不同的会话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交际策略,当他们激烈辩论时,会不断交换其论点,此时很有可能出现话题的中断或转移等现象。本文将以德国著名的电视辩论节目《Maybrit Illner》的一期节目为例,拟从会话分析角度探析辩论节目中话题中断的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瞬彩 《阅读》2012,(12):49
如果你在马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蜗牛,一座"吃豆人"游戏的迷宫,或者是别有洞天的万丈深渊……千万不要以为你穿越了哦!这些只是艺术家们的三维艺术画作,这睦充满着魔力,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场景。有没有欺骗到你呢?  相似文献   

4.
接受了别人的邀请无论如何都要表示感谢,这是一种礼貌的体现,即使你不能接受或不想接受,也要记得先说声“Thankyou.”而且还要回复是否能够出席或参加。别人表示对你的感谢以后,你又该如何回答呢?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教实现不了学;没有学又何谈教。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得知识、达到学习目的的前提条件,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注意的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必将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运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学效果十分显著。1、借助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实践表明,许多同学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对所在城市的某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人数为136人,调查结果如下:1.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因素(如社会的、个人的)的影响,谈一下你对将来择业是否存在焦虑感?2.如果有,请谈谈为什么?如果没有,请说明原因。3.你是否同意应该有些焦虑感?4.如果存在焦虑感,应怎样解决?调查结果如下:有86.7%的人(118人)对将来择业均存在焦虑感;4.4%的人(6人)认为没有焦虑感;而有8.8%的人(12人)对此没有明确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和甘龙、杜挚曾经有过一次激烈的辩论。主持辩论的秦孝公最后表态说:“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商君书·更法》)这就是说,在秦孝公看来,“愚者”和“智者”、“狂夫”和“贤者”,没有共同的喜悲甘苦,也就是没有共同的利害,因此,要叫所有的人都支持变法,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不再顾虑一些顽固派的议论或攻击,决心支持商鞅变法了。商鞅和甘龙、杜挚的辩论,是儒法两家短兵相接的激烈搏斗,在这场搏斗中,充分体现了儒法两家对于“智”、“愚”、“圣”的不同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教学是新加坡中学华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学华文统一考试中也占有颇高的分数比重。但是,与其相关的教材、教学活动、教学法在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新加坡学生的华文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无法针对生活类话题流利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更遑论就专门课题进行辩论或作即兴演讲。口语教学的忽视将造成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失衡,削弱学生将来在职场上的竞争与生存能力,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探讨口语交际教学在新加坡华语学习环境的可行性,提出一些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改进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华文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有关庄子养生思想的评价,本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应属正常现象。在学术讨论中指名道姓地开展辩论也是好事。本刊希望争论各方,深入挖掘史实,详细占有材料,同时虚心考虑别人见解,以开展有理、有据、有益于辨明真理的学术讨论。今后,凡单纯谈及研究态度的信函、稿件,本刊不再发表。  相似文献   

10.
一、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素材选材是写作的基础,选材成功,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老舍先生说:“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他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写下来,贮进自己的“素材库”,这样,做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是,总有同学感慨自己“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太单调乏味,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进入素材库。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便会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写作材料。妈妈的唠叨,…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识地给他人留下关于自己的印象,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印象管理(或印象控制)。它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如儿童试图获得父母的喜爱,一个人在社会情景下有意表现得大方得体,都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但有好坏之分。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得他人的信任或与他人友好交往,应当肯定和学习,掌握这种印象管理策略;但如果是为骗取他人的信任而掩盖不可告人的目的,应予以否定,避免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上或课余时间 ,如果你能表演一些趣味小实验或让学生做一些物理小游戏 ,则一定会为你的教学增光添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极有好处。下面介绍几种用硬币做的有趣的小实验。1 取硬币实验在一个浅盘子里放上一枚硬币 ,再往盘子里倒半杯水 ,让你的学生从盘子里将硬币取出 ,条件是手不能沾上水。也许你的学生会想出各种将硬币从盘中取出的绝招 ,最后你可以表演一下你的功夫。将一块橡皮泥粘在盘底 ,再将一支生日蜡烛插在橡皮泥上并点燃 ,用一玻璃杯子扣住蜡烛 (见图 1)。蜡烛一会儿熄灭了 ,盘中的水便被吸入…  相似文献   

13.
有些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对于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具有争论性的问题往往采取避而不答或硬件压制的办法,使学生头脑里智慧的火花瞬间消失,一些公开课也不乏此举。殊不知,课堂争论所产生的教学效益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争论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凡是参与争论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要用心听清和理解对方的意思,同时又要准备好自己的语言,力求清晰而富有说服力。这种具有现场辩论性质的语言运用,无疑是最佳的语言训练;其次,争论能充  相似文献   

14.
一、信心教育要转变观念一位学者调查了世界上一些杰出人物,其中一些人在中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拿破仑、丘吉尔、巴尔扎克、雨果、黑格尔等。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有一句教育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在感情交流时,使用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推广使用普通话已成为全社会的紧迫需求。目前,我省开展的普通话水平测评工作,正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开展的。目的是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使整个国民的语言素质有一个显著提高,向语言进一步的规范化迈进。 在测评活动中“说话”是测评的重点,占整个试卷的40%。作为一个测评员要对测评工作负责,对测评对象负责,测评好说话题,就得分析把握“说话”与“测评”的一些特点,掌握测评的基本方法,使整个测评过程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密切配合,和谐统一;测出成绩,测出水平,以测促推,测推结合。 测评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其主要特点:一是听,二是评。听是指借助听觉理解把握被测试者语音面貌的一种紧张的思维活动。在测评活动中,说话人与听话人处于同一时空。如果没有说话人说话,听话人的活动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没有听话人,那么说话人的侃侃而谈也只能是自言自语、“背台词”。这样测评工作也就不能正常进行。所以首先得分析了解“说话”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玫琳凯公司创建40多年来,凭借其"公司即人"、"公司为人"、"公司靠人"的管理思想和独特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信奉"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的黄金法则,倡导"信仰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生活优先次序,总结出人性化管理的精髓与最高宗旨: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并提出推动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工程和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壶水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  相似文献   

18.
哲学教学可以适当采用辩论式课堂教学 ,其内容以人生价值观为最受欢迎。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辩论的方式 ,可以收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效果。同时 ,要注意解决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中国音乐学界最大的争论话题仍是“中西方音乐关系问题”,而其中心论点又归属到“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得失”的争论上,一种观点是肯定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另一种观点是中国应如何完整保留其本土音乐文化;就此话题,表述自己对中国音乐一百年来的发展的看法,并展望21世纪中国音乐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当今运动性疲劳发展过程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人们所干的工作足以引起一种高昂的情绪时,特别是在遇到某种意外或危险时。他(她)们能够表现出非常强甚至超常的工作能力,而这种能力在通常条件下是不会有的。又如:把神经性兴奋剂注入机体时,不仅可降低疲劳感,还能使处于停止下班临界线的人或动物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