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9月1日傍晚才见到早报,晚饭后手捧《渤海早报》拜读创刊词数遍颇有心得。作为普通读者,我读创刊词和第一期报纸的感受是:办报宗旨写得好,报道宣传以‘新’为主,报纸风格十分明确,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读《渤海早报》创刊词有感(摘自新浪李老师的Blog)  相似文献   

2.
<正> 新生的《京华时报》在竞争激烈的京城报业市场中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堪称业界传奇。《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在短短时间内创造了北京早报发行量第一,早报零售量第一,地铁发行量第一的业绩,使《京华时报》的发行成为一种神话。骁勇善战的小蓝帽被冠以“魔鬼发  相似文献   

3.
《东南早报》是福建泉州晚报社创办的子报,2000年8月15日正式创刊。《东南早报》以"打造闽南主流生活报"为目标,以"服务、鲜活、负责任"为办报宗旨,扎根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主要城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是闽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市民生活报。历经10多年努力,《东南早报》逐步  相似文献   

4.
《传媒》2012,(7):77
本刊讯(记者高方)6月12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今晚传媒集团主办的"渤海早报现象"研讨会在津举办。来自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聚首津城,共同研讨"渤海早报现象",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渤海早报》用自身实践诠释了中国都市报主流化办报的有益探索,成为我国都市报业在发展中值得关注和总结的个案。  相似文献   

5.
《京华时报》魔鬼发行之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波 《传媒》2003,(12):44-45
生于2001年5月28日的《京华时报》在竞争激烈的京城报业市场中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堪称业界传奇。《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北京早报发行量第一、早报零售量老大、地铁发行量冠军的业绩使《京华时报》的发行成为一种神话,小蓝帽被冠以“魔鬼发行”的美誉而声名鹊起。大树意识 《京华时报》的决策层很清楚:在市场竞争惨烈的环境下,新创办的报纸一开始就应该是一棵参天大树,而不能从一株小  相似文献   

6.
杨星 《传媒》1999,(2):23-23
《都市快报》是杭州日报社新创办的一份都市类早报,1999年1月1日创刊,至五月份.发行量已突破10万份,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好评。《都市快报》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2,(6)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在市场竞 争中为扩大自身影晌力,提高信息含量,强化观众认知度所采取的一种宣传策略。《今早报》较好地运用了定位策划、战役策划等手法,使报纸的信息量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上升。 《今早报》为都市类报纸。在它的一系列定位策划中,组织了《茶馆》《红灯记》《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剧目活动,产生过较大的  相似文献   

8.
李睿晗 《青年记者》2007,(14):24-25
为了应对以现场性、互动性为特征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纷纷改版、扩版,一批冠以晨报、快报、早报的晨报类媒体应运而生。然而近两年来,晨报类报纸发行增长率大多趋缓甚至停滞不前,《现代快报》却在创刊短短7年多时间,成长为江苏省日发行量超百万份、南京发行量第一的晨报,更是人围江苏省唯一“全球百强”的早报。  相似文献   

9.
美国《堪萨斯城时报》和《堪萨斯城星报》是堪萨斯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前者是早报,发行二十八万份,后者是晚报,发行二十二万份;星期日各四十万份。两家实际上是一家,由1880年创刊的《堪萨斯城明星报》分成的。1977  相似文献   

10.
《新闻导刊》2008,(2):56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北京晚报》发行总量仍居北京都市报市场首位,而发行总量位列第二的《京华时报》则在早报零售市场上略胜一筹,占到70%以上份额。《京华时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4家报纸发行量和广告份额均占到市场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增加批评报道的份量、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就会引起一些麻烦甚至是新闻官司。这是《南国早报》创办三年多来成功背后的问题之一。 《南国早报》是由广西日报社主办的一张新型都市报,于1995年10月19日创刊,至1998年底,日发行量已达15万份,年广告收入达2000多万元,被广西新闻界视为“黑马”和新闻改革成功的范例。但同时,由于对一些社会新闻、批评报道的把握处理不准,导致《南国早报》创办三年多来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2.
龙臻 《传媒》2015,(20):55-56
1874年正式创刊的《读卖新闻》,至今仍位居日本乃至全球发行量前列.2015年1月,日本ABC协会发布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读卖新闻》日发行早报数量为1001万份,比发行量排行第二、第三的《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分别高出了210万份、649万份.另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美国新闻媒体状态》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日报和周报发行量下滑了3%,新闻杂志销售量也持续下滑.此外,报社线上和线下广告总量也下滑了4%.这些似乎正在印证"报纸消亡论",传统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都市晨报》是由徐州日报社主办的一张综合性都市类早报,四开十六版。去年5月8日创刊以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发行量很快跃居当地早报市场的龙头地位,日最高发行量突破十万份,广告收入到今年5月创刊周年时突破1000万元,当年办报当年盈利,这种发展速度在全国地市级报纸中是少见的。总结晨报一年来的做法和经验,除了定位准确、理念新颖、机制灵活等因素外,一  相似文献   

14.
《联合早报》(以下简称早报)由历史悠久的《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合并而成,是新加坡目前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也是唯一获准在中国大陆大城市发行的海外华文报纸.早报扎根于经济高度自由和“儒家威权主义”糅合的国度,又从其前身接续保有深厚的华语文化情结.本文关注的是它秉持且实践着怎样的新闻理念,在多媒体与全球化时代遭遇了怎样的困境,以及展开了哪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蹇莉 《新闻记者》2005,(12):50-51
2005年8月4日,四川成都的《天府早报》宣布下午出报。而此前为了争夺早报市场,《成都晚报》1997年就改为早晨出报。《天府早报》此番“早报晚出”的改版,据说是开全国先河,令业界和学界一片哗然,外界纷纷议论“早报晚出能奏效”吗?果然,今年10月13日,《天府早报》又重新改为早上出报,回归到了传统的早报竞争市场。和当时宣布下午出报的高调宣传相比,《天府早报》此次回归显得务实而低调。《天府早报》此次改版仅仅坚持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市场效果显示: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16.
刘玉兰 《新闻记者》2000,(10):61-62
最近,《新闻晨报》在上海报业 市场放了一颗“卫星”:自6月1日改版以来,在100天的时间内,新闻晨报的发行量从原先不足7万份,连续冲“关”,至9月上旬已达到25.5万份;其中的零售发行更是节节攀升,由原先的9000多份,一举突破了17万份,改写了日报发行订阅唱“主角”的历史。 《新闻晨报》的发行何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多级跳”?又是什么原因使它的零售发行超过征订数的一倍以上,从而打开了上海报业的早报市场?一句话,市场经济催生了早报的读者市场;读者的需求又为报纸挖掘早报市场的潜力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但敏  吴军 《青年记者》2005,(9):48-49
5月中旬成都三报竞相改版的热潮尚未退却,7月下旬成都报业再次传来重大消息:《天府早报》要改为下午出报。紧接着,《华西都市报》和《天府早报》连续数天出现了天府早报“全新改版”的系列广告。7月29日,《天府早报》又开始了“距本报全新改版还有6天”的倒计时。  相似文献   

18.
新创     
人民网推出“什锦八宝饭”总书记总理粉丝网《渤海早报》出版;广州日报等5报业集团倡议建报业技术标准;人民日报认证平均期发2314643份;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智能手机新闻互动平台启动;广州日报7路记者“全球环保行”。  相似文献   

19.
传媒     
《新闻通讯》2008,(10):64-64
奥运英文会刊日发行30万份;北京奥运大型新闻图片展记录光荣与梦想;新闻纸第三次涨价纸媒成本增加70亿;党报集团首例跨洋合作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挂牌;《渤海早报》9月1日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0.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