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它们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现在使用着的许多成语,就是从先秦两汉典籍和历代的笔记杂著,以及诗词、戏曲、小说等许多作品里边来的。其中有相当一批习用的成语出自《论语》《孟子》这两部古籍。据初步统计,甘肃师大中文系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中,收录《论语》成语九十七条,《孟子》成语八十五条,在该词典所收五千五百条成语  相似文献   

2.
卢弼和他的《三国志集解》涂宗涛卢弼著《三国志集解》六十五卷,古籍出版社1957年出版(中华书局1981年据以缩小影印),约二百万字,将前人对《三国志》的校勘成果和批注内容,广采博收,并断以己意,是一部带总结性的著作,为目前《三国志》最详的注本,是研究...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收集了大量古语词,因时间久远,其形、音、义逐渐模糊或消亡,给后人阅读理解古籍造成了一道道障碍。以方言穷究《说文》,以《说文》破译方言,进而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古籍,应该是古文献研究与释读力求突破性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今译》指疵──兼对古籍今译工作谈点意见杨文柱近读田余庆、吴树平先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和(新西兰)霍兰德出版公司1991年12月印刷出版的《三国志今译》;(下简称“译”),发现其中有不少误译或不妥之处,现仅就有关原著(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  相似文献   

5.
鹤翔 《语文知识》2006,(7):24-24
看了《语文知识》2006年1期上《“一”字当头的八字成语》一文后:颇受启发。遗憾的是该文遗漏了一些成语典故,在此略作补充,聊以续貂。  相似文献   

6.
黄震 《宜宾学院学报》2005,5(10):101-102,108
异文是校勘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史记》三家注多存异文。其中有许多虽不能起到纠谬正讹的作用。却发人深思,从而加深对《史记》的理解。本文从《泰始皇本纪》中选取了几条这样的异文,探赜索隐。  相似文献   

7.
小书《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撰成于1987年.现在看来,书中有不少地方(包括排版印刷之误)应作订补.限于篇幅,下面订补的内容侧重于三个方面:一、立论可商者,商之;二、论据不足者,补之;三、引证有误者,改之.为便于检索,本文凡引《校诂》,均先标明该书页码.  相似文献   

8.
吴金华 《文教资料》2001,(6):108-113
在古文献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课题中 ,《三国志》的整理研究是复旦大学古籍所“《三国志》整理研究中心”的长期项目。为了推出《三国志丛考》、《三国志论集》、《三国志简注》、《三国志大词典》等论著 ,课题组努力搜集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 ,并对《三国志》解读中的难点、疑点、盲点加以研究。近几年来 ,我们将研究所得汇成《长编》 ,约 80万字。限于篇幅 ,这里摘录十例 ,就有道而正焉。(1)王军 《魏志·武帝纪》 :二十二年春正月 ,王军居巢。(页 4 9,中华书局校点本 )[长编 ]《汉语大词典》第 4册 4 6 2“王军”条以本文为第一书证 ,释为…  相似文献   

9.
自读导言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熟悉一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各则寓言的寓意。3.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4.掌握有关古籍的常识和寓言的特点。自读重点理解各则寓言的寓意,掌握成语的用法。(解说:寓言是“有寓意之言”。语言是载体,寓意是内容。读通原文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也是理解寓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领悟出寓意是阅读的第二步,也是阅读的中心环节,积累、运用是阅读的第三步,也是阅读的标的。)自读程序四则寓言各独立成篇,可分而“食”之,逐个击破,还可变换顺序,首先选学,然后依法自读,对一篇而言,可采用“四步法”。…  相似文献   

10.
要想全面地校理《三国志》这部史学名著,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依然是屈指难数,尽管60年代已有易培基《三国志补注》和卢弼《三国志集解》可资参考。在参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我曾试就校勘和训诂方面的疑点撰写过《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三国志校诂外编》(收入《古文献研究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时代的更新,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新成语以其独有的特征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与传统成语相比,网络新成语有新的特征。其构成方式主要有旧词新解、词语缩略、汉字谐音和用典。合理规范网络新成语有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语成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的词组,其结构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动,其意义是特殊的。并且绝大多数由基本词汇构成,分为词组型成语、子句型成语和句成语三类。  相似文献   

13.
刘政元 《海外英语》2012,(8):253-256
Linguistic subjectivity is pervasive in almost all the utterances.Language without speaker’s affect,judgment and view point doesn’t exist.Idioms constitute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Knowing a language includes knowing idioms in that language.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hrases,idioms tend to be frozen in form and meaning and don’t allow change in structure and meaning.However,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The words of some idioms can be moved orsubsti tuted by other words.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idioms can be altered.Some idioms function as normal sequence of grammatical words.They have changes in tense and aspect.All these changes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idiom variation.Speakers create new idiom out of the original ones by modifying the original idiom to convey extra meanings.Idiom variations are the results of people’s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63条"无…不…"型成语的研究,我们发现可以将该类型的成语分为四字的和非四字的,其中四字成语又可分为主谓型的、动宾型的和特殊类型的,每一类型具有共性,亦有个性,可从语素的词性和意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这种研究对成语深层语义和引申比喻义的掌握往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我们获得一种启发:汉语成语扩及汉语词汇是成体系性的;促使形成分门别类积累成语的意识;还利于对此类成语的活用或者说此类成语的"潜成语"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成语中的非四字成语数量可观,从三字到十几字都有,在教学中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非四字成语具有区别于一般成语的特殊性,即:1.意义的整体性,实际意义隐含于表面意义,表面意义是实际意义体现的手段;2.结构的凝固性,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增删其成分;3.原广泛性:(1)神话寓言(2)历史故事(3)诗文语句(4)口头俗语;4.难以判断性,与惯用语、语等易相混。  相似文献   

16.
东北方言熟语体现出东北方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从修辞的角度对东北方言熟语韵律的讲究、用词的独特、修辞格的广泛应用三方面加以考察。其中,用词的独特最为突出,体现在充满地域色彩的特色词语、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粗俗表达、富有独特表达韵味的"儿"音尾、突出生动形象特色的拟态词语、善用文化丰富的历史人物词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由色彩词汇构成的成语使用广泛,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色彩词汇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产生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色彩词汇成语。了解和弄清这些成语的文化特征,是学习和研究色彩词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异形成语的整理与辞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形词的整理受到了广泛的注意,但异形成语的问题却注意不多。本文试就成语和异形成语的界定、对异形成语的辨识和整理、辞书编纂中的处理办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外英语习语词典大都将idiom定义为“不能望文生义的词组”,但缺少有效的判定标准,我们认为组配数限是判定一种固定表达法能否“望 文生义”的有效方法。从中外英语习语词典所收词条看,光有一条语义标准还不能囊括所有英语习语,因此有必要从结构的固定性和修辞的独特性两方面给予补充说明,从而进一步对习语的习语性强弱作出判别。  相似文献   

20.
人们谈论隐喻时,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命名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而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源范畴的集合体,所以人类语言系统中就有许多包含人体的词语、成语、谚语等。人类用自己的身体部位通过隐喻构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完全新造,二是移花接木。由人体部位作为源范畴所形成的隐喻构词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