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瀚海考     
原指贝加尔湖的瀚海,至盛唐后同时具三种含义:贝加尔湖、天池、沙漠.瀚海变为西部沙漠的代称,是武则天时期领瀚海都督一职的回纥部族短暂西迁留下的痕迹;随后瀚海军府在庭州设立,又使瀚海与西域相关联.元代称杭爱山为瀚海,是当地居民沿用唐瀚海都督府所在地名山.明清时瀚海为大篌沙漠的专称.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材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讲到南诏时是这样表述的:“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原为六个比较大的部落,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叫做六诏,其最南一部称南诏。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合并了其它五诏。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这种表达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是南诏不能称为“祖先”;第二是南诏民族表达为彝族、白族不准确。 先谈第一个问题。南诏是一个国家政权的专称,它不是族名,也不是部落名,不能称它为“祖先”。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国名和族名相同的情况,如唐代的回纥,既是族名,又是国名。说“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可以的,但这里的“回纥”应理解为回纥族,若理解为“回纥国”就不对了。 据有关记载,“诏”是王或首领的意思,南诏原名蒙舍诏,是隋唐时云南西部六个政权之一,因地处六诏南,又称南诏,后来统一六诏;南诏是国家政权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唐朝的民族关系》一节,讲到突厥族时曾说:“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了都督府”,“为了加强管理西突厥地区,640年,唐政府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702年“设立了北庭都护府”。不少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都督与都护两个官名是怎样来的?唐代在突厥地区设立都督府、都护府的情况怎样?本文对这两个问题略加解释,供同志们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葛逻禄在唐朝时隶属北庭都护府。《新唐书》说它是突厥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与阿尔泰山区的车鼻部相接。唐朝设三都督府管辖之。阴山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谋落部(在额尔齐斯河;(大漠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炽候部(在萨吾尔山);玄池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踏实部(在塔尔巴哈台)。葛逻禄叶护顿毗伽曾因擒获唐朝叛将阿布思,被唐朝廷封为金山王。葛逻禄后来向伊犁河、巴尔喀什湖一带发展。公元九世纪四十年代唐武宗时,有回纥十五部奔葛逻禄,势力颇为强盛,它和回纥联合建立哈拉汗朝。  相似文献   

5.
唐代,原州先后隶属原州都督府、泾州都督府、庆州都督府、朔方节度司、关内节度司、邠宁节度司、泾原节度司等地方高级军政机构.“元载遗策”是一个以城原州为核心,主要针对吐蕃,稍顾回纥的攻守兼具的军事方略.受唐朝国力的制约,“元载遗策”没有全部被贯彻实施,它最大的贡献是对城平凉的实践.唐后期的行州为侨治州的主要形式,它的产生、发展与其时唐朝政治、军事形势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讲了唐朝边疆哪两个民族?(生:突厥、回纥)(在简图上贴突厥、回纥卡片。图略,见教材)唐和突厥的关系怎样?(生:贞观初唐太宗派10万大军击败东突厥,左当地设都督府;后来,唐朝又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安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在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插图上,均将黄河注明为“河水”,在隋唐时期的插图上则注明为“黄河”。这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误解,以为黄河是隋唐时才开始由清变黄的。实际上,黄河不是隋唐时才变“黄”的,“黄河”这一名称也不是隋唐时才开始有的。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现行统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一节课后的问答题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二节课后的“材料解析”题参考答案是值得商榷的。 一是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四章“封建社会繁荣——隋唐”第一节“短暂的隋朝”课后的问答题:“仅就本节内容,用史实说明隋朝对后世以至今天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要点值得商榷,因为即使“就本节内容”,也不应该仅限于“隋朝的建设”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89页:“为以后隋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应改“隋唐”为“隋朝”。课本第99页:“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不是“隋唐”统一中国。“隋唐”与“隋朝”$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杨博文同志的《试论回纥与唐关系的几个问题——和刘戈同志商榷》(载本刊1986年第四期)一文的辩驳。作者认为回纥在“唐朝初年兴起于蒙古草原”,他们曾“帮助唐朝消灭敌对力量突厥,解除了唐朝西北方的边患”。“牟羽可汗要与唐为敌”而“顿莫贺政变……是为了保全回纥本身”,“力争与唐朝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在“突董事件”中张光晟“不分青红皂白,将九百多口人聚而歼之”是“一种残杀”,“应受到谴责”。不同意杨博文同志在这些问题上的相左观点。  相似文献   

11.
▲:谷川先生,您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自上个世纪70年代,您提出并运用“共同体”理论阐释中国史以来,可以说,近三十年来日本有关中国史,特别是六朝隋唐史研究的每一步进展都与您密切相关。您的理论也早已为欧美学界所熟知,这两年中国大陆也将您的两部大作《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和《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翻译出版。前者经马彪先生翻译2002年在中华书局出版,后者由李济沧先生翻译,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围绕这两部书的讨论也方兴未艾。我们感兴趣的是,像您这样杰出的学者,最初是怎样踏上中国史研究道路的。■:说起与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六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瀚海”一词,课本注为“沙漠”。笔者认为欠妥,理由有二:一、“瀚海”一词解作“沙漠”和上下文所描写的环境是不相符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送别友人归长安的作品。作者送别的地点是轮台。沙漠都是在高原  相似文献   

13.
“龟兹学”同“敦煌学”和“吐鲁番学”一样,在西域史和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龟兹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它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古龟兹这一镶嵌在沙漠瀚海边缘的绿洲明珠早就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1990年10月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龟兹石窟》一书是龟兹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此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石窟研究所与新疆大学中亚文化研究所联合编写的《龟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居住在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靺鞨、契丹、奚、西域地区各族、突厥各族及回纥、吐蕃、南诏等民族,迅速发展起来,先后摆脱了原始氏族社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科书内容分为“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基本涉及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各方面成就。从大的时间段来说,这节课主要分成两大阶段,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77页在讲到隋唐租庸调制时有以下这样一幅插图:  相似文献   

17.
一族别及其势力的成长回纥是唐帝国周边的重要部族之一,散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之娑陵水(色楞格河)一带。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祖先在我国史籍记载里说是匈奴族。如“新唐书”“回纥传”说:“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魏书则说:“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勑勒,诸夏以为高车……其种有狄氏、表(袁之误)  相似文献   

18.
本节教材叙述了唐同突蹶、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的关系,分两课时讲授,重点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的设置、唐同吐蕃的关系,难点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本节教材叙述的历史内容,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对祖国的开发都作出了贡献,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祖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高宗本纪下》永隆二年有云:“八月……辛卯,改变州为安南都护府。”(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08页)而同书《地理四、岭南道、安南都护府》则曰:“调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1749)页《会要》卷七十三《安南都护府》:“调露元年八月七日,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据此,案唐当以《地  相似文献   

20.
《西域史论丛》第二辑中载刘戈同志的《论回纥可汗顿莫贺达干》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顿莫贺与唐的友好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高度评价。其中涉及回纥与唐的各种关系,如帮助唐中央消灭敌对力量突厥,解除唐西北边患;回纥对唐的功和过;对顿莫贺、张光晟的评论等等。有些问题还有商榷的必要。作为少数民族的回纥地方政权的一切实施,与唐中央的关系,如何正确地衡量,似应从有利双方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历史发展着眼,否则就不能完整地看待这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问题。试就我个人管见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