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网络环境下,Creative Commons以知识共享为理念,为公共领域内的各类型创作作品提供了一种开放内容的授权许可机制,合理又灵活地解决了版权保护和信息共享之间的矛盾。在学术领域内,科学共享(Science Commons)项目也进一步支持和推动了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作共用"许可协议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共用“许可协议是网络上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一方面基于版权法保护,一方面保障公众信息权,以促使作品更广泛有效地被利用与再创造为目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有利于版权人、作品的个人使用者、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利用。在使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作品过程中,被授权者应注意避免侵权、合理注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哈佛大学图书馆宣布公开其73个图书馆分馆的1200万目录记录。这些记录包括有关图书、视频、有声读物、图片、手稿、地图等更多条目的目录信息。哈佛大学图书馆遵循其开放元数据政策并基于CC0(Creative Commons 0)公共领域许可来公开这些记录。  相似文献   

4.
Creative Commons在著作权保护期的"保留所有权利"和公共领域的"无权利保留"之间创作了一条可选择的权利过渡带,将著作权保护下的部分权利释放到公共领域,拓展了公共信息空间。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5.
“Creative Commons”授权许可机制的实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著作权制度造成影响,使得著作权学者必须开始考虑现有的著作权体系是否能够支持这一在网络环境下逐步流行的授权许可协议。在一定条件下,这一系列协议形式会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让一般公众和使用者得以规避愈来愈倾向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著作权法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网络自发采用的许可合同形式很可能会“改写版权法的规则”,促进建立全新的、多层次的、立体的合理使用法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著作权法的相关发展,从而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更合理、更有弹性的著作权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6.
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允许使用者根据一定条件免费使用作品,它基于著作权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既能保护原创者利益又能让使用者合法分享、使用、传播作品的法律机制。发达国家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对知识共享协议的采用,增加了公共领域内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鸿沟。  相似文献   

7.
侵权行为种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各种各样: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已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  相似文献   

8.
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创作共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创作共用的产生和授权许可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释。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创作共用在网络数字环境下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副总编辑梁恩忠著作权(亦称版权).通常是指法律授予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是指作品主要传播者的权益。对于出版社来说,对著作权人许可其专有使用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  相似文献   

10.
Springer带来了混合型开放获取计划Open Choice。更早的时候,Springer就全面开放了BioMed Central和SprigerOpen所出版的期刊。从此,Springer所有的开放获取内容都将在署名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CC-BY)许可证下发布。  相似文献   

11.
CC许可协议下的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CC(Creative Commons)协议及协议的版权授权方式,探讨了CC协议对机构知识库存储方式和授权模式的影响,定义了机构知识库模式的分类,并分析我国机构知识库存在的问题、进展缓慢的原因,CC协议对提高用户参与知识库模式的认可度的提升,提出了基于CC zero协议的自愿式自存储和强制性自存储共建的实施方式及开源协作模式,希望建立强制性存储协议许可政策及相关制度,并研究一套富有实效的方法使存储模式更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以及创作共用两种主流的开放内容版权许可模式出发,分析维基知识库的版权管理模式,并探讨了两种许可模式在现行版权制度下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傅蓉 《图书馆》2006,(4):46-48,72
版权法对作品的过度保护已经妨碍了创作,开放内容许可协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其中最常用的是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本文介绍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由来、协议内容和使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利用著作权公共许可模式,可以丰富信息资源藏量、更好地服务公众及新作品协同创作,但陷入作品许可执行成本、作品传播信息成本、作品利用协调成本增加的困境。制定公共许可规范降低执行成本,保证许可条件同一性降低信息成本,加强许可内容管理降低协调成本,可以帮助图书馆走出困境。因此,应"恰当"地利用公共许可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洁  吴胜林 《出版广角》2016,(20):59-61
转发微博的版权问题、法律性质以及侵权风险与其技术类型有关.对不同类型的转发微博行为可以采取授权许可、创作共用、"避风港"规则等制度进行规范,同时有必要重构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为版权默示许可制度立法.  相似文献   

16.
《山西档案》2007,(4):F0002-F0002
……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第四十六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没有参加创作  相似文献   

17.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作为开放存取运动的一种模式正在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学术出版领域,出版商却凭籍数字技术加强了对学术资源的控制,为此国际知识共享组织成立Science Commons(SC)分支机构,以知识共享的方式采维护作者和读者的利益。论文详细介绍与科研人员学术发表相关的SC出版计划,以期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8.
关联知识     
《现代出版》2014,(3):14-14
CC是Creative Commons的首字母缩写,它包含四个核心要素: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和相同方式共享。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六套核心的GC协议。该协议有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普通文本、法律文本和数字代码。普通文本是供普通人阅读的简明文字与图示说明,全球通用。法律文本是正式授权条款,详细规定了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数字代码是供机器阅读的,该代码将授权条款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搜索引擎和其他应用程序辨识出采用CC协议授权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肖捷飞 《出版广角》2016,(20):41-43
创作共用是国际反版权运动中诞生的一种以打破版权垄断为宗旨和目标的版权许可机制,其在微博领域的适用不仅契合了知识共享理念,而且可以改善普遍侵权的现状,有助于利益关系的平衡.本文提出,要促进与深化创作共用的微博版权管理实践,就要建立健全法律,培养社会道德,正确理解和遵循协议规则.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第三条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第四条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下列作品的含义:(一)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二)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