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27例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于手术后5~15d,平均8d,非手术治疗21例,观察2~17d,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结论: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大多数为炎性肠梗阻,应先行一段时间非手术治疗,只要无肠绞窄、腹膜炎出现,应避免早期手术治疗,经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保守治疗至少应2~4周以上.  相似文献   

2.
腹部卒中又称腹部中风,是一种少见急腹症。1975年至1992年12月我院共收治4例,结合国内报告22例,共26例,均经手术探查而证实,摘要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最小仅1天新生儿,最大74岁,50岁以上13例;  相似文献   

3.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急腹症。本科对一些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和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腹腔感染出现的肠梗阻 ,在外科常规治疗的同时 ,给予大承气汤中药胃管注入或灌肠 ,得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将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不完全肠梗阻 4 0例 ,完全肠梗阻 2 0例。其中非手术原因引起的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手术后出现症状的 36例 ,男 2 6例 ,女 10例。1.2 诊断依据 所有患者均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 ,有的可见肠型 ,均闻及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卒中所致急腹症诊治失误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0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少见原因的腹部卒中所致急腹症3例(4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少见原因的腹部卒中所致急腹症均误诊;3例中手术治疗3次,再手术1次,保守非手术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遵循外科诊治基本原则,掌握疾病诊治基本功,避免思维定势,可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血管专科的经验和技术有助于该病治疗。  相似文献   

5.
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作者对经局部热敷,针刺治疗无效的术后尿潴留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74岁。腹部手术15例,疝气手术10例,痔手术3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腹部手术治疗后患者肠麻痹恢复情况,评价五磨脐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观察腹部手术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五磨脐贴对其影响,探讨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机理。方法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磨脐贴外敷神阙穴,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促胃肠动力药,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组间比较,五磨脐贴治疗组的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五磨脐贴治疗组治疗前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五磨脐贴抑制腹部手术患者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1 临床资料从1992~1996年我院共收治机械性肠梗阻50例,其中粘连性绞窄型梗阻10例,手术治疗证实其中有腹部手术史者7例,其余3例均有过慢性腹痛病史。术中发现病变多发生在回肠远端,全部受累肠管均有血运障碍,肠坏死2例、伴肠穿孔1例。腹腔积液多为血性液体,术后病人均治愈出院2 讨论2.1 早期诊断临床上如何及时识别单纯型演变到绞窄型的肠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阑干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其副作用较多,故对其并发症的处置及护理尤显重要。笔秆就93~94年间怀来县医院采用此法术后镇痛100例并发症的处置及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19例,女71例,年龄16~68岁,平均41岁。手术种类:上腹部手术61例,下腹部手术32例,下肢手术7例,均为延续硬膜外麻醉。全部病例于手术结束前5~10分钟从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大同市第一人发医院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成功75例,余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1例中,4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肠切除肠吻合术后肠瘘放弃治疗,1例术后证实为阑尾粪石伴穿孔并包裹。结论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彩超检查诊断肠套叠是简单而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哌替啶、异丙嗪、氯胺酮合剂(以下简称合剂)肌肉注射麻醉用于小儿手术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8例,女32例。年龄3个月至14岁。除8例伴有水电平衡失调及中毒性休克外,其余全身情况良好。施行手术有腹部外科58例,眼科28例,骨科9例,口腔科5例。手术时间以50—100分钟居多。  相似文献   

11.
横切口绝育术具有操作简单,易提管,病员痛苦小,切口小,术后不缝合皮肤,广大群众易接受等优点,现将我院有记录的1000例报导如下:一,临床资料及方法: (一)年龄:25岁~30岁650例,30岁4。岁320例。 (二)手术对象:农民800例(占80肠)工人100例(占10肠),干部100例(占10%)。 (三)手术时间:哺乳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在妇科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手术器械和操作技术日趋成熟,我院自2003年10月至今共开展此类手术1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为(29·06±4·98)岁·经产妇50例,未产妇70例·其中有腹部手术史21例(包括绝育手术8例),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史2例·1·2仪器设备日本OLYPUS公司生产的电视腹腔镜及基本设备和器械·1·3病例选择附件囊肿75例,子宫肌瘤4例,功血5例,子宫腺肌病1例,异位妊娠20例,不孕症15例·1·4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加静脉全身麻醉下进行·1·5手术方法1·5·1…  相似文献   

13.
腹部手术后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较多见,我院每年做腹部盆腔手术600多例。近两年来初步统计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约占2%,现结合2例典型病例,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作一浅谈。 一、临床资料 患者12例,年龄在24—56岁之间,其中盆腔手术8例,普外腹部手术12例,女性多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0年至1998年收治先天性肠闭锁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最早就诊为生后2天,最晚11天,闭锁部位回肠6例,空肠4例,结肠2例,其中多段闭锁3例,并发肠旋转不良1例,穿孔1例。 临床特点;本组12例均有频繁呕吐,呕吐物初始为奶汁及胃内容物,很快发展为胆汁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及其合并各类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临床资料,总结致伤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2例手术治疗,手术率91.3%;治愈43例,死亡3例。结论: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严重而复杂的腹部创伤,多合并腹腔脏器及大血管损伤而使伤情危重多样,病死率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抓住抢救时机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院外科于1996年5月至1997年2月,对7例晚期胆管癌患者施引的内引流术进行了技术改进,操作简便,减黄效果好,并发症少。本文将改进的技术方法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988年至1994年共收治肝外胆管癌患者37例,平均年龄45岁,男女之比为2.5:1,其中16例进行了切除手术,占34.2%;外引流术8例占21.6%;各种内引流术13例占35.1%,其中桥式引流6例,胆肠Roux—Y形吻合7例。术后桥式引流管脱落造成胆汁性腹膜  相似文献   

17.
<正> 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应慎重与儿童阑尾炎鉴别,以防误诊手术而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呼吸道感染误诊为阑尾炎术后死亡1例儿童进行尸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肿瘤外科自 1996年以来 ,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 2 2例 ,并行一期切除吻合 ,现将我科治疗方法与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4 3~ 81岁 ,平均 6 2岁。急性肠梗阻发病时间 2~ 6d ,肿瘤部位 :脾曲癌 6例 ,降结肠癌 5例 ,乙状结肠癌 11例。病理报告均为腺癌。病人入院后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用抗厌氧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抗生素 ,如甲硝唑、丁胺卡那霉素等。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术前禁用肠道灌洗。1.2 手术方法 术中肠腔减压及灌洗 ,将病变部位肠管稍游离 ,在梗阻上端上肠钳后切开肠…  相似文献   

19.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各脏器功能未发育完全 ,对缺氧敏感。小儿腹部手术既要求镇痛又需肌松 ,同时要保证呼吸 ,不出现缺氧。所以小儿腹部手术的麻醉选择非常重要。我们总结了 5 8例小儿腹腔手术的麻醉 ,体会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儿年龄 4~ 12岁 ,其中急性阑尾炎腹膜炎 39例 ,胆总管囊肿 2例 ,肠梗阻 5例 ,急性嵌顿疝 12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安定 0 .2~ 0 .3mg/kg ,阿托品 0 .0 2mg/kg。不合作小儿肌注氯胺酮 4~8mg/kg ,待入睡后入室。开放静脉后 ,32例采用静脉氯胺酮 1~ 2mg/kg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报道已表明,局麻药溶液碱化后可提高麻醉效能。为进一步观察临床效果,我们以碳酸氢钠碱化利多卡因溶液行硬膜外麻醉3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中下腹部手术病人64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8—56岁;对照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0—61岁。两组病人ASAⅠ~Ⅱ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取平卧位,常规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