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欧洲新教育运动,是充满教育智慧的教育革新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和否定,还通过教育行动诠释出新的教育精神。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阐述的教育理论及其教育实践中,具有普适价值,对已走入改革深水区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其实践革新仍不失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在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发轫、发展、高潮和衰退这四个时期分别扮演了运动的关注者、参与者、领导者和拓新者等不同角色。不过,他致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公众教育体系,以建成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教育理想则终生不渝。在中国新教育运动发展过程中,陶行知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和著名教育家。如何学习陶行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3.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80年代,德国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明治时代国家主义迅速膨胀的形势下,由德国人赫斯耐克特导入日本。在日本,赫尔马特教育理论被赋予儒教式的解释,并不断走上形式化。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摄取和反思又揭开了日本大正新教育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李协京 《教育研究》2005,26(8):78-84
20世纪末以来的日本教育改革,一方面朝着个性化、多样化、自由化、分权化的方向发展,带有强烈的新自由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又渗透着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恢复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带有浓厚的新保守主义色彩。这种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教育改革,将给日本的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史上曾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教育本土化运动——“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它是对19世纪末中国“新教育”制度模仿移植外国教育造成的中国新教育外国化的反动。“新教育”运动是循着国势渐微——教育不良——移植模仿这一自然逻辑思维展开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主张立足中国国情,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研究机构是在新教育中国化运动背景下诞生的;其创设主旨也是为了进一步服务于新教育的中国化;其在创办后的实际运作中,亦是以推进新教育中国化为主要工作内容,开展了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出版了各类教育刊物和丛书,为我国新教育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教育,而是外国引进的。因此,从引进之时就存在中国化问题。随着新教育的发展,它和中国社会的脱节问题愈加突出,更多的教育家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投入到中国化教育改革中,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教育家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教育家们强调中国教育改革要立足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教育经验。在实践中他们都对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给予了较多关注。而今,国际交流愈加频繁,中国化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当时关注的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目前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所以,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对当今教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新职业主义运动在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中逐渐生成。新职业主义是相对于传统的职业主义而言,认为职业教育要面向所有学习者,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以及教育与工作生活的整合。迄今为止,美国新职业运动已有了近三十年的历史,经历了从产生到兴盛的发展历程,并在新世纪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的新教育社会学,从1971年开始兴起,它的核心理论基础是新马克思主义。本文全面阐述了“新教育社会学”在澳大利亚产生、发展、逐渐走向消亡的过程,以及对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之一。它积极宣传杜威、孟禄等的教育改革思想、推动"六三三"学制的酝酿形成、倡导"教育独立"运动等,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源之一,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由"模仿日本"向"取向美国"的转型,影响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调适了政府与民间的教育诉求,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11.
庄泽宣作为"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主要倡行者,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教育中国化"概念,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而且对新教育中国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践行,较早构建了完整的新教育中国化方案,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作为教育史研究,我们不仅要考察、确定历史人物表面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所体现的历史,同时也需要考察伴随这些活动的历史创造者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本文尝试采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着重分析庄泽宣的社会心理层面的因素对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庄泽宣的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和行为如何影响了当时的教育改革,从而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突破教育史重视分析教育家所处的外部时代背景的局限,丰富庄泽宣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满足社会需求是实现社会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教育政策的生产也是如此。只有产生了社会需求与政治需求,才有教育政策生产的充分性与必要性。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三大社会运动——黑人权利运动、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效能运动,为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复兴及其教育议程的形成铺垫了必要的社会需求,形成了新保守主义的公共教育议程,即构建以核心知识与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全国课程;实现公共学校中的权力制衡;恢复公共学校中的祈祷制度。这赋予美国公共教育全新的品性——常识领域的集权与制度领域的放权,对美国教育产生了自公共学校运动以来最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欧洲“新教育运动”与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欧洲“新教育运动”与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异同的比较,探究了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特点,以期对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中较突出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德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德育”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部分。从2004年开始兴起的“新教育实验”,正在影响着改变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和学校。“新教育”并不是一个今天才提出的新概念,作为一种教育实验运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在中国,20世纪初也有一批教育家曾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主张,比如陶行知曾发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杨贤江也曾发表《新教育大纲》等。但今天的“新教育”显然不是过去“新教育”的自然延续,而是针对今天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弊端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主张教师无限相信学生潜…  相似文献   

15.
自龙云主政云南后,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目标,在全省推广"新教育"运动。该运动涉及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改革,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大批高职院校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由于高职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准备不充足,各院校都在摸索中前进。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与探索,产出了一大批高职教育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很有必要以某种形式在高职院校中推行,让新的理论与方法在应用与实践中升华。高职教育作为整体,目前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如何应用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是全体高职人面临的新课题。如果在这些课题研究中有所进展、有所突破,中国高职教育一定有望成为世界典范。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传统儒学在明治维新初期的国民道德教育体系中被排斥,但经过改造后的新儒学教育在明治维新中期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得以复兴,特别是颁布实施《教育敕语》后,新儒学教育重新确立了在各级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期,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批判和继承传统公共行政基础上兴起并蓬勃发展,并成功指导了许多国家政府改革和管理实践。究其原因,主要有二方面:一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时代背景;二是西方国家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可以更清楚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引导我们思考未来公共管理理论前进的方向,不断提高理论回应现实的能力和理论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新社会运动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转型的结果,无论在性质、特征以及影响上都不同于以上的社会运动,研究西方新社会运动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兴起于英、美国家的一场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亦是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的缺陷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范式。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信息时代的公共背景下,为使我国教育体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合理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体制改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