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板书,对学生接受和掌握历史知识很有作用。我们觉得板书应该有一定的计划,讲授提纲一般写在黑板的左方或中间,我们习惯称它为“正板书”;提纲以外的板书內容,如名词、术语、人名、年代、地名、数字等,通常写在黑板的右方,我们习惯称它为“副板书”。正板书是按教材內容的次序编写的,应该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体现教学的主要內容,它是课堂讲述內容的骨架。教师通过这个骨架可以展示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內容,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抓住主题,理解史实的本质。副板书的作用是可补正板书之不足,帮助教师解释教学內容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学重点往往也可以通过它突出地显示出来,这些內容多是要求学生记忆的重要的历史知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教学中,一般使用两种历史地图,供教师課堂讲授用的历史挂图及供教师备課和学生在家里自修用的历史地图集或教科书內的历史地图。目前,虽已出版了一些供教学用的历史挂图,但还不能滿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有时还須自制一些历史挂图。本文想簡单談一下有关繪制历史挂图的若干問題。首先,教学用的历史挂图要概括地、一般地表現某个时代的历史过程,并且与教学大綱的內容相适应,而地图的年代范围也要适应教科书中对主要历史时期的划分。教学用的历史挂图是可以适应学  相似文献   

3.
教师讲課,板书很重要。但是有些教师不太注意这点,有的人上課好象作演讲,黑板上不写一个字,有的人却滿黑板都是字,密密麻麻,乱七八糟,使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課堂教学的效果,是不足取的。我觉得,板书的质量,也表明着教师钻研教材的深透程度,只有教师对課文內容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了課文的重点、难点之后,才能恰当通过板书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备課时,就应該认真考虑課堂板书的內容、方式、出现的时间,以及板书在黑板上的部位等等。板书要服从堂課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师应从实际需要和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出发,有目的有計划地进行板书.板书的內容可以是課文的段落提纲,主題思  相似文献   

4.
提問是我們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提問呢?现在谈谈我的认识,和同志們共同研究。教师提出的問题必須能够启发儿童的积极思惟。有些教师在讲述时常常问儿童“是不是”、“对不对”,或者问:“看一看,这是红的还是绿的?”有位教师在自然课上,比較絞車和轆轤的构造时,担心儿童答不上来,采用暗示的方式问儿童:“这个有齿的轮子和轆轤的輪子有什么不同?”象这样的問题,儿童不須經过复杂的思維过程,就可以簡单地回答出来,而且不能反映問題的主要內容,是沒有什么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教学內容改革,必须依据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完善自身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扩大体育理论教学內容,合理安排竞技体育教学內容,普及健身教育內容,注重实用性体育教学內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6.
現在我們国內正在实行綜合技术教育,根据苏联教学大綱的規定,人文科学的教学时数减少了,可是它的作用并沒有降低,而且要求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內容是否合适,怎样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內容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在我們那里,所有的学校都要求教师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間和他所教的这一班学生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说,一直把这个班教下去。我們是这样安排的:小学四年由一个教师任课,小学从五年級起到七小級止,每一学科固定由一个教师连续担任或从五年級起由一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教导我們,凡事要从实际出发。教学工作也不能例外。要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地处理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采取启发式的教授法,使課堂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过去我往往重視教师教的一面而忽略学生学的一面,总以为課本上的內容学生看不懂,必須教师讲得深讲得细。但事实上井不如此。我記得上学期教初一代数“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有些內容教师还沒有讲到,学生已把习題做好了。这说明学生是有一定的閱读能力的。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联系过去学的知识,提出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来。如初一学生学习了有关不  相似文献   

8.
汉語、文学分科教学是提高語文教学質量的一項重大措施。半年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与广大語文教学工作者的积極努力下,分科教学的任务可以说是担当下来了。但是,由于学科的設置、教材的內容領头先变,而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教师水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習習慣都还跟不上去,要跟上去得有个过程,因此,师生在教学实踐中都感到很吃力、很苦惱。新編的文学教材內容深、分量多、要求高,而規定的教时又少,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对課文的講解、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与道、政治与艺术、內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中爭論了一两千年的問题。有些人重文輕道,重形式輕內容,一味追究雕琢綺靡的字辞章句,把形式看作是文学的目的。这种傾向,用現在的話来说,就是“为艺术而艺术”。相反,也有些人重道輕文,认为內容可以离开形式而独立,如果看重了形式,就会产生“美言不信”,“工文則害道”的结果。因此,他們排斥形式,把  相似文献   

10.
編輯同志: 《人民教育》上发表的各科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一类的文章,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最喜爱的內容,因为它們能启发大家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碰到的許多实际問題。但是,我还威到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刊物上很少比較系統地介紹中小学优秀教师(包括教龄較长、經驗較丰富的老年教师,和刻苦钻研、成长較快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和自学經驗。各省市出版的教育刊物好象也很少刊登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一再教导我们: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因此,教师在评价和批改学生作文时,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挂帅,突出政治。要在评改作文中突出政治,就必须正确处理作文中的思想內容和语言文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正确的政治思想內容要依靠准确的语言文字和一定的写作技巧来突出;如果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不讲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用好教科书是生物教学活动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教科书的使用者,更应该是教科书的开发者、设计者。换句话说,教学是教师对生物教科书的再创造活动。所以,在使用教科书从事教学时,还必须融入本地特色,选取适合本地学生的教  相似文献   

13.
孙民 《湖北教育》2006,(3):39-40
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努力成为一种对话的文本,而不是“独白”的文本。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像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通过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通过这种对话,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不仅要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树立这种对话观,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同样也需要树立这样的对话观。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材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但它依然是重要的资源。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有必要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创造性地“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在我校数学教研专题会议上.有些教师认为计算器教学在小学阶段不应该引入.理由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6.
依赖教科书是全世界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取向对教师以及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在短时间内教师很难实现根本转变。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在现实情境中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应然取向。调适教科书是一种合理又可行的取向:教科书具有存在的价值,使用教科书具有合理性;教师使用教科书对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意义;调适教科书是多数中小学教师应该努力追求又可以做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映了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讲完一堂课以后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不断反思和调整,也就是课后问课. 一、对讲述的基础知识进行课后问课 教师上完一节课以后,首先要反思自己讲述的基础知识.首先,自己讲述的基础知识是不是完整?在反思的时候,教师应该反复阅读《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分析一节历史课有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包括几个知识点?反复核查自己上课时候有没有遗漏知识点?如果有知识点的遗漏,教师应该在教案上标注出来,下一节课复习旧课的时候,教师要把遗漏的知识点教给学生,确保学生学习完整的知识.其次,在反思的时候,教师讲述的基础知识是不是正确?历史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丧失了真实性,这些知识就不是历史.如果讲述有错误,教师应该改正自己的错误,下一节课复习旧课的时候教师把正确的知识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18.
蒋艳华 《考试周刊》2015,(26):112-113
<正>1.教师要吃透教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凭借材料,是教学信息沟通的中介媒体。钻研教材是备课、上课,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1理解。确保把教材中的每一句都弄懂,充分掌握论点、论据。1.2精通。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包括层次、关系(内在关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的教学由于受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把教学视为可以控制的、线性的单一过程,主张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就像知识的搬运工,把教科书、参考书等静态文本机械地复制给学生,而学生则被看作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机械的"授——受"关系,学生完全丧失了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这显然跟教学的本质和人才的培养规律是完全违背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人类的实践水平是在反思过去、反求诸己中不断提高的,教学实践也如此。有些教师工作几十年,业务水平原地踏步或进步微小,这或许与不加强教学反思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上完课把教科书等一扔,根本不去反思。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反恩,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跃进。那么如何进行呢?下面谈谈自己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