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实验目的( 1 )探索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 2 )学习侯德榜的科学 ,创新精神 ;( 3)训练无机制备实验的操作技能。2 实验原理1 86 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 ,发明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 ,连续生产纯碱的氨碱法。三步化学反应为 :NH3 +CO2 +H2 ONH4 HCO3NH4 HCO3 +NaClNaHCO3 ↓ +NH4 Cl2NaHCO3Δ Na2 CO3 +CO2 ↑ +H2 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再用 ,而氯化铵又可以与生石灰反应 ,产生氨气 ,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2NH4 Cl+CaO 2NH3 ↑ +CaCl2 +H2 O中国化学家侯德榜认为 ,索尔维法…  相似文献   

2.
高二物理中有关于凸面镜的内容 ,高二化学中有关于银镜反应的内容 ,如果教师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安排学生自制凸面镜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 ,可谓一举两得。1 原理利用葡萄糖溶液的银镜反应 ,在表面皿上镀一层银。CH2 OH— (CHOH) 4 —CHO +2 [Ag(NH3 ) 2 ]+ +2OH-SnCl2 CH2 OH— (CHOH) 4 —COO-+NH+4 +2Ag↓ +H2 O +3NH3其中 ,氯化亚锡溶液是催化剂。2 制作(1 )实验用品 :1 0 0mL烧杯 1只 ,60mm表面皿 1只 ,2 0mm× 2 …  相似文献   

3.
铝箔质薄且柔软 ,导热而又耐高温。铝箔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化学实验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用途 ,下面介绍两例。1 铝箔在实验室制取氨气中的应用( 1)使用原因“氨气的制取实验”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学生实验 ,试管作为此实验的主要仪器在加热的过程中很容易破碎。反应物中的碱性物质Ca(OH) 2 直接与试管接触是导致试管破碎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该实验中试管的破碎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铝箔。( 2 )使用方法将铝箔折迭成槽型 ,在铝箔槽内放入Ca(OH) 2 和NH4Cl的混合物 ;然后把铝箔连同药品放进试管内 (可用玻璃棒将其小心地推送到…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到一些有毒气体的演示实验 ,为了防止有毒气体泄漏 ,本文介绍三种装置。一、注射装置(一 )装置图图 1如图 1  1 注射器 ,2 针头 ,3 青霉素小瓶。(二 )操作示例SO2 与H2 S反应1 原理 :Na2 SO3 H2 SO4 =Na2 SO4 SO2 ↑ H2FeS 2HCl=FeCl2 H2 S↑SO2 H2 S =2S↓ 2H2 O2 药品 Na2 SO3固体 硫酸溶液 FeS固体 稀盐酸 NaOH吸收液3 步骤 :小瓶内放入少量Na2 SO3,盖好胶盖 ,抽出部分空气 ,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硫酸溶液 ,过一会儿 ,另取一支注射器慢慢抽出SO2 气…  相似文献   

5.
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 ,它的长短可任意切割 ,又可受热软化弯曲成各种不同角度的玻管 ;还可拉成不同规格的尖嘴管 ,它无色透明、体积小、可受热 ,因此 ,它可以代替很多玻璃仪器来做实验 ,具有省药、省时、污染小 ,现象明显 ,便于携带等优点。将玻璃管的这些特点应用在化学实验上 ,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现将其应用列举如下 :1 H2 (或CO)还原CuO(Fe2 O3)的实验如图 1装置 :图 11CuO粉末  2橡皮管  3止水夹将H2 通入玻璃管 ,打开止水夹 ,在导管尖嘴处点燃H2 ,加热CuO ,可观察到黑色CuO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6.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1)安全漏斗  (2 )粗铜丝  (3)具支试管  (4 )棉花(5 )有孔隔板  (6 )浓HNO3 或稀HNO3   (7)具支U型管(8)橡皮管夹  (9)带橡皮导管  (10 )锥形瓶(11)NaOH溶液  (12 )橡皮气唧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①采用封闭实验装置 ,对环境无污染。②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③功能多 ,可完成 5个反应。(2 )用途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以下 5个反应 ,并可改装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①Cu +4HNO3 (浓 )Cu(NO3 ) 2 +2NO2 ↑ +2H2 O② 3NO2 +H2 O 2HNO3 +NO↑③ 3Cu +8HNO3 (稀 …  相似文献   

7.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以络合物的形式把CO储存起来 ,CO和CuCl可重复利用。实验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不污染环境。②操作方便、CO的产生和停止便于控制。(2 )用途 :用于CO还原Fe2 O3、CuO的实验。3 制作材料10 0mL烧瓶、5 0 0mL烧杯 ,直径 0 7cm玻璃管支架杆 2 ,支架座 1。4 制作方法将CO储存在CuCl中备用即可。5 使用方法(1)CO的储备 :事先在通风橱中 ,将CO通入盛有CuCl盐酸溶液的小烧瓶中 ,储存起来。(2 )把CuO或Fe2 O3粉末涂在玻璃管内壁上 ,按图1所示把装…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第 19页安排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要吸收热量的实验 (如图 1) ,因为反应要吸热 ,板上的水由于结冰而将烧杯和板粘结在一起。该内容教学时正值夏末秋初 ,气温较高 ,据我了解 ,有不少教师演示成功率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图 1 Ba(OH) 2 ·8H2 O与NH4 Cl反应要吸收热量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从化学原理考虑①反应物要充分研磨 ,在烧杯中混合时要快速、充分地搅拌 ,保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一是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吸收大量的热 ;二是使反应…  相似文献   

9.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实验应当是一种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废弃物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绿色化学知识进行实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笔者此前曾经对初中阶段的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1] ,现再将两个涉及高中的化学实验进行探讨 ,与同行们共勉。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及MnO2 的回收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机制备实验。该实验中 ,以浓盐酸和MnO2 为原料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MnO2 +4HCl =MnCl2 +2H2 O+Cl2 ↑  氯气是所需要的产…  相似文献   

10.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①具有贮存气体、排放气体、压缩气体、吸收气体四大功能。②贮气桶贮存气体时间长 ,方便教师随用随取 ;贮存气量大 ,气压易调节 ,实验现象好 ,成功率高。③由于贮气桶内用于产生压强的液体是循环使用 ,故可贮存能溶于水的气体。( 2 )用途①贮存现行中学化学实验所用的O2 、H2 、CO2 、CO ,Cl2 、H2 S、CH4 、C2 H2 等 10多种气体 ,并能验证其性质。②配合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可用多种实验方法演示每种物质的性质 ,打破了教材中一个知识点与一个特定实验的对应格局 ,为教…  相似文献   

11.
鉴定某未知溶液中是否会有SO2 -4 ,不同于鉴别SO2 -4 ,它必须排除Ag+ 、SO2 -3 、CO2 -3 、PO3 -4 等离子的干扰 ,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和选择合理的试剂来进行 ,否则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1 误把Ag+ 鉴定为SO2 -4如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稀HNO3 沉淀不溶解 ,便断定该溶液中含SO2 -4 。而溶液中若含Ag+ ,也会出现同样现象 :Ag+ +Cl-=AgCl↓ (白色 )AgCl同样不溶于HNO3 。改正方法 :应选用Ba(NO3 ) 2 作试剂。2 误把SO2 -3 鉴定为SO2 -4( 1 )向某未…  相似文献   

12.
1 指导思想CO的可燃性是初中化学重要演示实验。由于CO有毒 ,一般都事先储存在气胆或储气瓶中 ,按教材装置验证其可燃性 ,往往由于气流不稳使火焰熄灭 ,造成空气污染 ,且验证产物CO2 较麻烦。针对上述不足将CO的可燃性实验进行改进。2 实验装置图 (见图 1,图 2 ,铁架台略 )图 1 图 2说明 :(1)大试管选用3 2mm× 2 0 0mm为宜。并配有 6号双孔橡皮塞。(2 )导气管一根略长于橡皮塞 ,一根长于橡皮塞 2cm。3 操作说明(1)大试管内装好澄清的石灰水固定在铁架台上 (如图 1) ,将略长于橡皮塞的导气管与储存CO的球胆连接。先打…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安排了一个有关《酶的催化作用》的演示实验。我校的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在多年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将这个实验改为一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索酶的来源、作用和化学本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认识酶作用的特性及其活性的影响因素。这种改进,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能力和技能。现介绍如下:实验一 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实验原理】无机催化剂FeCl3可催化H2O2分解生成H2O和O2。新鲜的动物肝脏含有H2O2分解酶,可迅速分解H2O2,生成H2O和O2。酶催化H2O2…  相似文献   

14.
H2 和Cl2 混合光照爆炸的实验虽很重要 ,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使该实验难以完成 :( 1 )Cl2 在制取、收集、储存时 ,刺激性气味强 ,污染太大 ,使老师嗅而生畏 ,不愿去做。 ( 2 )教室里无通风设备 ,Cl2 只能在准备室内提前制取收集 ,由于密封程度不好 ,使空气进入 ,混合气中含氧气 ,实验难以成功。( 3)该实验必须要即刻制气、即刻混合、即刻光照 ,混合气不能较长时间放置 ,对实验时间要求紧。 ( 4 )收集Cl2 时必须要用排饱和食盐水法 ,收集H2 时用排水法 ,费时麻烦。 ( 5 )光照集气瓶危险性太大 ,不敢做 (笔者曾做…  相似文献   

15.
几则化学实验改进福建闽侯三中实验室金宁霄一、制取氢氧化铁溶胶用饱和FeCl3制取Fe(OH)3溶胶存在液体颜色不够深,且在不加其它试剂的情况下,时间稍长就自行凝聚褪色,影响实验教学。我改用取少量固体FeCl3或液态FeCl3(FeCl3使用后久置会成...  相似文献   

16.
硝酸和铜反应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按照常规的方法做 ,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本装置设计的预期效果是 :防止污染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简化实验步骤 ,提高实验课的效率 ;增加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 实验装置 (如图 1 )图 12 装置特点( 1 )组合方便 ,气密性好。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可以避免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逸出污染环境。( 2 )综合性强 ,成功率高。能将多个实验一气呵成。图 1a适合学生实验 ,图 1b适合演示实验。( 3)实验操作简便 ,没有危险。稀硝酸和铜反应实验不需…  相似文献   

17.
酒精 (乙醇 )是化学实验室里常备试剂 ,主要是作燃料 ,也作反应物、溶剂等。作燃烧时 ,常用的是普通酒精 (其中含有5 %以上的水 ) ,有些特殊实验 (如乙醇与Na反应、测乙醇的沸点等 )却需无水酒精(乙醇不低于 99 5 % )。为了区分它们 ,根据乙醇和水的差异性 ,我经过多次实验 ,有下列几种方法 :1 无水硫酸铜鉴别法把待验的试剂滴在白色无水硫酸铜上 ,若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证明待验物为普通酒精 ;硫酸铜不变色 ,则为无水乙醇。原理 :CuSO4 (白色 )+ 5H2 OCuSO4 ·5H2 O(蓝色 )2 无水二氯化钴鉴别法操作方法同 1 (也可用干…  相似文献   

18.
1 Na2 CO3 、NaHCO3 与酸反应快慢比较仪这是为高中化学教材而制作的。因为照课本那样实验Na2 CO3 、NaHCO3 与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实际上是化学反应速度 ,因这阶段学生还没有学到此概念 )是很难判别的 ,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个可以突破该教学难点的仪器 (如图 1所示 )。本仪器的原理是使两者反应产生的气体经过一段红色的液柱再逸出 ,使它们冒泡的快慢通过对比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来 ,从而便于判别两者的反应快慢程度。把本仪器制成示教板形式是为了突出其简便而直观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图 1 (1 )选材 :2 0× 1 80具支试管 …  相似文献   

19.
高一化学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按照统编教材设计的装置去做难度大弊端多。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装置既无污染又能明显地看到NO向NO2 转化的颜色变化过程 ,同时还能证明最后生成的硝酸具有酸性 ,真是一举三得。一、反应原理1 4NH3 5O2催化剂 4NO 6H2 O Q2 2NO O2 =2NO23 NO2 H2 O =2HNO3 NO二、装置三、操作及现象实验时先用酒精灯加热管 ( 4 ) 2 - 3分钟 ,当Cr2 O3由暗绿色变为微红时按动橡皮气嘟将氨和空气混合气鼓入管 ( 4 ) ,3分钟徐Cr2 O3便出现了暗红色 ,移去酒精灯继续鼓入氨和空气 ,此时Cr2 O…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常常出现不同类型的物质鉴别题 ,许多学生不能把握解题的方法技巧 ,答起这类题来普遍感到棘手。那么如何快速准确解答呢 ?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任加试剂的鉴别题这类题目不限制所加试剂的种类 ,一般可有多种答案 ,但应注意设计的解题步骤应符合最优原则 ,解题方法一般用图示法比较简单。[例 ]限用化学方法把AlCl3、盐酸、Fe2 (SO4 ) 3、MgCl2 、Na2 SO4 、(NH4 ) 2 SO4 六种溶液区分开。解题思路 :此类题虽无固定的解题方案 ,但必须遵循先共后分之原则 ,即先把它们用一种试剂分为两组或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