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在学术著作出版的重要性上有了共识,党和政府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扶持学术著作出版,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有力地促进了学术著作出版繁荣。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盾到,“学术著作出版难”这一学术界、知识界持续了多年的热门话题仍在继续,“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认为  相似文献   

2.
“演义”热而不是“史”热好像每年人们都能发现或制造出出版界有种什么“热”,过去的一年大概就是“读史热”了。但是说实话,或许的确有“热”,但却不是真在“读史”。现在所谓“读史热”中,我觉得史的意义、史的价值或史的分量都不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图书评奖活动异常频繁,有国家举办的国家图书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有省、市、自治区政府举办的,如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树人”奖;有民间组织举办的,如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出版工作者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华东地区高校优秀教材、学术著作奖。毋庸置疑,这些评奖活动确实评选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以及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高档次学术著作,在促进出版事业发展,繁荣图书市场,鼓励编辑人员钻研业务与稳定编辑工作队伍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图书评奖中也隐含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4.
科技类学术著作参考文献的引用王仕德科技类学术著作引用参考文献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而且所引用参考文献的关键信息,如作者名、刊名或书名、文章名、出版年月等需要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成为全书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一、引用参考文献的意义任何一位科技类学术专著的作...  相似文献   

5.
张强 《记者摇篮》2005,(7):26-26,47
无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中“学术”的不被理解是广泛存在的事实。在人们眼中“学术”常常是晦涩难懂的“异物”,学者也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异类”.学术著作也就成了无人能懂的“天书”。但是学术著作的出版又是文化积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出版人.我们更着重于从学术著作的市场定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而需要准确深刻地理解“学术”的内涵与外延、性质与功能等等基本问题。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做好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6.
前言自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以下简称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以来 ,基金已资助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学术著作 ,为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繁荣科技出版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落实。本文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九五”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价 ;对申报、受理、资助项目情况 ,资助项目的专业分布 ,作者年龄、学历 ,出版成本 ,资助力度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为确定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一、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背景科技学术…  相似文献   

7.
《新列国志》 兹根据《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六十章 《新列国志》完全撇开了旧本的《列国志》而另起炉灶,杂糅《左传》、《国语》、《国策》、《史记》诸书而冶为一块,几无一事无来历。他恣意攻击着旧本《列国志传》的浅陋,把什么《怜潼宝》,《鞭伏展雄》诸无根故事皆一扫而空,诚然是一部典雅的讲史,而小说的趣味却便也为之一扫而空。 《新编批评绣像后七国乐田演义》讲史小说,自开辟以来以迄宋代俱有志传,如《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通俗志传》至《大宋演义中兴通俗演义》皆有明刻本见于著录,唯《后七国乐田演义》一书…  相似文献   

8.
现在学术著作很难出,几乎出一本赔一本。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物价局已经同意学术著作的定价可以由出版社自己决定。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不过有的地方提出,学术著作可以按成本定价,并且说其他难以出版的赔钱书也可以这么做。对这种做法,我表示怀疑。少量印数很少的学术著作,按成本定价也许购买者承受得了,如主要是卖给图书馆或学术团体的书。大量的文学著作和专业性很强的书都这么做,广大读者肯定承受不了。例如,有一家专业出  相似文献   

9.
我一向无“周郎癖”,固然因为自己不辨音律,也因为今天戏剧取材不外于稗官小说。小时好读《三国演义》以为那是写真实历史,后读了《三国志》才知道《演义》有一大半属于作者的艺术虚构,有关诸葛亮的事,如“借东风”,“草船借箭”、“过江吊孝”等等都属于作者的想象。因作者高明,这样虚构,非惟不为全书之玷,反而使后人读之增加情趣,移上菊坛,增色不少,但总不能作为史实来看待吧?  相似文献   

10.
韦雨涓 《中国出版》2017,(16):70-70
一本学术著作,能如刘绪源《今文渊源》(青岛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写得如此“轻灵可读、文学性强但又充满学术创见”,于笔者有限的读书生涯中,除《缪钺说词》《经子解题》《美的历程》《顾随诗词讲记》等,此为近年所仅见。  相似文献   

11.
当代“史记”──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及其作者张涛郑志东,靳纯刚,郝子房司马迁的《史记》,世人无不知晓,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特色也成为从汉到明23史修史的典范,如今,又一部继《史记》精华,承明清民国通史演义文学之后,被学者读者誉为"2...  相似文献   

12.
我自来读书很杂,算不得“纯儒”。学生时代,读书出于兴趣或为满足求知的渴望,还不曾与“稻粱”之谋挂钩,自信开卷有益,加以无人指导,结果是“拣在篮里就是菜”,什么书都看。历史演义也是我喜欢看的一种书,上至封神,下至民国演义,凡是能找到的差不多都看过。现在辽宁少儿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近  相似文献   

13.
明代“按鉴”演义与建阳刻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成熟的章回小说是从“按鉴”开始的,“按鉴”成为明代历史演义的基本面貌。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与福建建阳刻书密切相关。建阳是中国古代刻书中心之一,在宋代率先雕刻经史著作,至于今日尚存的刻本中,仍以史部为其大宗,而在史部中,又以普及性的通鉴类图书占绝大多数。正是这样的刻书背景决定了建阳书坊最早产生刊刻“按鉴”小说的创意,大量“按鉴”小说的编撰和刊刻使历史演义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影响深远之大宗。  相似文献   

14.
学术著作出版是知识积累和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出版学术著作的社会效益要显著大于其经济效益。但出版实践中,学术著作出版成本较高,以致起印数很难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印量;即使起印数人为设定到盈亏平衡点印量,但因其读者群相对狭小,大量学术著作长年在书库中被束之高阁。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学术著作出版大多是“亏本买卖”;从生产运作角度看,学术著作的出版周期较长,既提高了出版成本又延误了其学术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该书有演义体生动好读之长,而无坊间借演义之名戏说敷衍之短;有学术史贯通古今、史实翔赡之胜,而无冬烘学究之著述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之弊,可说做到了演义的可读性和学术的科学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计62项(详见下表)。这62项是按照“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从112个受理申请的项目中通过评审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出书难,出科学学术著作更难,这已成为当今知识界的一致感慨!原因在哪里?出路何在?一时间众说纷纭。然而,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往往胜过上千句空泛的感叹或许诺。1988年6月,重庆出版社决定:首次拨出100万元专款,设立“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40部在国内外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专著。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该社邀请了钱伟长、费孝通、周光召、于光远、马洪等21位著名的科学家、专家,组成了该出版基金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两年来,出版业的舆论普遍认为图书市场不景气,社科类学术著作尤其不景气。不能说这不是事实。当然,谁也不能否认前几年社科图书的的确确“热”了一阵子,由于多种原因,终于被轮番登场的其他“热”(诸如畅销小说、武侠、养生、气功、相术、生活实用类等等)挤到角落里去了。是社科类学术著作“无用武之地”了?恐怕不能这么武断地下结论。因为作者出书难、出版社卖书难、读者买书难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容演义晓章亚里士多德说:历史家和诗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写已经发生的事,后者写可能发生的事。前者务必征实,而后者可以虚构。因此演义不能当成历史.或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否演义,答否。于是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上、中、下三卷置案头(下称《演...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在研究深化出版改革时认为,认真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关系到出版工作的声誉,并将直接影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决定从1989年起,设立“长白山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会”,筹集有效资金,资助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