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闻道在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定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且广,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被动摇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形势的需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去研究“学生的学”的问题上。在教学中,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成就每个学生,快乐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和框架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以“教”为中心,把教学看成知识传授的过程,制定一系列的指标评价知识传授的水平。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及长辈;教学内容是充满活力的知识的载体;教学环境是激发和促进互动的背景元素。建构“三阶段、四维度”的评价模型,重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把教师的主导地位重新定位,从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体现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见,成功的教学乃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理论性强、概念较为抽象、趣味性较少、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学科教学中重“教”而轻“学”的现象仍存在,集中表现为教师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习惯于满堂灌、面面俱到,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斫、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及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已被一些高等院校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学生评教这一有效的管理资源,通过系统,规范的操作,配以相应的保障措施,引导教师增加对教学的投入,促进教学双方更好地结合,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人们说,教材决定教学内容,决定哪些知识必须教,哪些知识可教可不教,哪些知识不要教。故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学的依据。然则教学只教知识吗?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教知识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提升学生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人们说,教材决定教学内容,决定哪些知识必须教,哪些知识可教可不教,哪些知识不要教。故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学的依据。然则教学只教知识吗?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教知识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提升学生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所谓图表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利用图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教法是教师教书育人所使用的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应得法.教法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所制约.不同的教法,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本文拟就图表法在中等职业技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演示工具、信息搜索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学不再只是知识接受和传播的过程,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帮助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10.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结束。作为教师来讲,还需要对课进行必要的回顾和反思。这节课,成功与否?教学内容完成如何?教学目标达到要求没有?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过手没有,如此等等。而且,为了让学生把你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有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象向往幸福一样的想着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那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做出非凡的努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作好课后小结是必不可少,这样,才能把课越上越好,让学生更喜欢。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就成了为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的教学任务而被动地给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的学也就成了为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被动地学。教师跟着教材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结果常常是教师和学生都很累,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教材应该服务于教学,教师应该服务于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授课法是我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针对语文教材和作文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重点,以教者自己的文章为教学内容,以口述文章为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授课方法。几年来,我曾写过百余篇文章,用来授课,反复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乡土地理教育观念的更新李福根乡上地理的教育职能,不仅是传授必要的乡上知识,而且具有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智能、改革与充实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功能。新时期的乡土地理教学,强调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相似文献   

15.
自然环境正受着现代工业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失调,引起人类的关注,我国也出台了《环境保护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责无旁贷。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问题,实现环境教育目标,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意义。传统的教学观念是:研究的是教法,把课教好就行。新课标下教师既要研究怎样让学生学,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裘岳炯 《教师》2013,(30):119-120
新课改中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能力的培养者转变,让教师在新课改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笔者就“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以供共勉.  相似文献   

17.
我在思考:数学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教知识,这在我们很多老师的答案中是毫无疑问的.学生在学校的多数时间是用于获取知识,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知识传授来开展,知识传授成功与否的一个外显标志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我们就围绕知识传授、考试成绩展开教学.我也曾经为此而沾沾自喜,在一次小学毕业考试中,我教的56名学生有40名学生得了满分.然而,这样的数学教学就是成功的吗?这样的教学内容够了吗?一次调研测试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相互作用,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角色调整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教师要努力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使之适应形势的需求;实现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向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实现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胡泉  张义玲 《农村教育》2005,(7):113-113
一、从“教室”到“学室”的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教室”所体现的是“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成了知识的“权威”,没有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教师主宰着课堂,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往里钻的“圈套”,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处于被动地位,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参与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学校中师生的关系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历来被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 ,如何“教”会学生进行思维 ,我们对教师“教”的功能的理解也往往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实际上 ,教学过程应该是借助于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教师与学生形成双向的“教”与“学”的过程 ,即教师在向学生施“教”实现上述教学功能的同时 ,也应该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活动 ,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