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定义了分次模的几类分次零化子素理想,得到了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讨论了它们在Noether分次模上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研究Gr—凝聚环中每个f.g.半自反分次模的分次对偶模的平坦维数和分次投射维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分次环的gr.w.gl.dim关系,所得的结果包含了非分次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分次内射模是分次模范畴三大模类之一,本文对分次内射模的性质作了一些研究,得到了它的一些等价刻划,并给出了分次内射模与内射模之间的一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分次内射模是分次模范畴三大模类之一,本文对分次内射模的性质作了一些研究,得到了它的一些等价刻划,并给出了分次内射模与内射模之间的一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群分次环中首次定义分次Koethe根与弱分次Koethe根,讨论它们与自反Koethe根的关系.指出文[1]的两个错误,进一步证明分次Von Neumann正则根与自反Von Neumann正则根相等,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个具有该性质的根.  相似文献   

6.
设A是域K上的微分分次范畴沿用B.Keller给出的微分分次A-模的投射维数的定义,给出微分分次范畴A的整体维数的定义,并证明了两个拟等价的微分分次范畴的整体维数相等.  相似文献   

7.
在 [1],[2 ]中HoNuanNg首先定义了一种新的同调维数f.p .dim—有限表现维数 ,应用这种维数可以度量一般模和f.p .模 ,一般环和Noetherian环之间的差距。文章主要研究交换Gr-凝聚环上的Gr-有限表现维数 ,把若干经典的结果推广到Gr -型分次环和G -型分次模上 ,并对Gr-有限表现维数为 2的环作了刻画。  相似文献   

8.
章讨论了Gr-凝聚环上的分次模,结果推广了中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Gr-凝聚环上的分次模 ,结果推广了文[1]中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构建了分次环的分次Jacobson根,给出了Jg(R)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并运用Jg(R)对分次局部环和分次Artian环的特征性质做了一些刻划.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凝聚环上的弱Gorenstein维数与Gorenstein维数的关系,给出了弱Gorenstein维数的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oved that graded modules for greded division ring R are graded free modules and R is a IBN ring,and if R is a graded commutative ring,RM is a graded module andRM is a finite semisimple module,then gr.inj.dimRM=inj.dimRM.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Noether分次环上分次素理想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构满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知识的个性化教学的新模式.文章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为目的,开展动态分级教学,分模块教学,建立具有合作办学特点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分次弱胞腔代数定义,并利用J.Graham and G.Lehrer介绍的胞腔代数理论来讨论了分次弱胞腔代数的表示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Gr-凝聚环上的分次级数及Gr-凝聚环上的分次半局部代数 ,所得结果推广了文[2]、[3]中的结果 ,并把文献[5]、[9]的相应结果推广到Gr-凝聚环上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分次弱胞腔代数定义,并利用J.Graham and G.Lehrer介绍的胞腔代数理论来讨论了分次弱胞腔代数的表示理论。  相似文献   

18.
:证明了交换Artin分次环的一个性质 ,即它具有有限表示型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分次理想格是分配格  相似文献   

19.
We introduce a new comparative response format, suitable for assessing personality and similar constructs. In this “graded-block” format, items measuring different constructs are first organized in blocks of 2 or more; then, pairs are formed from items within blocks. The pairs are presented 1 at a time to enable respondents expressing the extent of preference for 1 item or the other using several graded categories. We model such data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for ordinal outcomes. We derive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ces for the graded pairs, and supply R code to enable computation of standard errors of trait scores. An empirical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approach in low-stakes personality assessments and shows that similar results are obtained when using graded blocks of size 3 and a standard Likert format. However, graded-block designs might be superior when insufficient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items is expected (due to acquiescence, halo, or social desir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