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阐述了绿色化学及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概念,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了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无毒低毒实验药品,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利用原子经济反应,探索连续实验、倡导循环利用,借助计算机辅助与多媒体仿真实验等途径,实现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2年全国14套理综高考卷有关化学实验试题的题型,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点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题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进而论述在平时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实验操作和训练非常重要,要强调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  相似文献   

3.
1 用注射器演示气体定量实验 医用注射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化学实验仪器,用它演示污染性气体实验时不会产生污染;它还能将气体的制取与气体的性质实验联合一起完成;更可贵的是,一般化学仪器无法完成的实验,如气体的定最实验,用它来演示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实验效果好。以下两例实验事实,就充分说明了注射器在优化化学实验设计中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从绿色化学理念出发,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中的几则实验进行了探索与改进,其中包括氨气与氯化氢反应、钠与氯气反应、铜与浓硫酸反应等实验。  相似文献   

5.
将微型实验、实验录像、投影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并与常规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把化学科学素质教育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绿色化学实验的理想和途径,微型实验,微波化学实验,三废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 (必修 )第一册中的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 ,很多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改进探讨 ,从散见于有关刊物上的改进结果分析 ,仍摆脱不了反图 11煤油层  2水层  3止气夹应剧烈 ,钠粒四溅、危险性大、生成的气体难验证的缺点。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的实践中 ,做了如下改进 ,并经反复试验 ,实验效果好 ,能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现介绍如下。1 实验装置 (如图 1)2 操作方法与实验现象(1)按图 1连接好各仪器 ,检查气密性 ,然后打开止气夹 ,从漏斗中依次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煤油及比漏斗内径稍小的钠粒。(2 )当钠粒经过煤油层与水面…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2 9页设置了一个用塑料瓶为主要实验“仪器”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不少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至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钠跟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能会将橡胶塞顶出 ;②熔化的钠球易烧透塑料瓶壁而发生危险 ;③实验操作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供广大教师教学中借鉴与参考。1 实验用品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和量筒各 1个 ,带导气管的双孔塞 1个 ,带橡胶管的尖嘴导管 1根 ,铁架台 (含铁圈和铁夹 ) 1个 ,酒精灯 1个 ,止水夹 1个 ,火柴 1盒。金属钠、水、酚酞试液 ,煤油。2 实验装置 (见…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  相似文献   

10.
演示实验是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 ,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形成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 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初中许多化学实验在试管中完成 ,由于试管体积小 ,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例如“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反应的实验 ,如果按书上的方法实验 ,根本看不出反应前后的变化。为此 ,笔者用如图 1装置进行实验 ,大大地增加其可见度。图 1反应前烧瓶内充满CO2 ,。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 ,导气管下面扎一个没有充气的红气球 ,这…  相似文献   

11.
微型化学实验是相对于常规化学实验而言的,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它具有仪器简单、药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反应快、现象明显、环保、实验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化学教师的青睐。滤纸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它具有吸水性好、溶液扩散快的特点,这决定了滤纸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面就举几个以滤纸为载体巧妙设计的微型化学实验。1滤纸上的微型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化学》‘铁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中 ,铁和硫反应是一个必做实验 ,其实验装置及操作是 :1 磁铁吸引还原铁粉 ;2 铁粉与硫粉按质量比 3∶2混合均匀后铺于石棉网上 ;3 用一玻璃棒 ,将其一端在酒精灯加热烧红后迅速插入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中 ,铁粉与硫粉即发生反应 ;4 待生成物冷却后再用磁铁靠近产物。 (理论上应观察到的现象 :用红热的玻璃棒点燃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 ,看到铁和硫立即反应并放热 ,呈红热状态 ,红热部分逐渐扩大到全部 ,最后得到黑色的固体 ;反应前铁粉可被磁铁吸引 ,反应后生成的黑色的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此实验的…  相似文献   

13.
我区自 2 0 0 1年冬季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进行新课程的实验。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理念已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主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1 实施新课程实验教学发生的变化(1 )由“照方抓药”向实验设计方向发展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突破难点、强化重点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实验是每位化学教师的必修课。下面是笔者对沪版九年级化学实验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12-2014年北京市中考化学实验试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实验试题的分布与特点,阐释了此研究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和中考复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加强化学实验室的规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小学自然常识课的教学能力 ,中师化学实验不仅应完成课本中所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还应加强和提高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因此必须要规范化管理实验室。那么 ,“实验室规范管理”的内涵是指什么呢 ?它包括对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的规范管理 ,对使用制度和实验教学的程序管理通过形成一整套的科学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出实验室的整体效益。一、健全规章制度实验室的制度和规则是实验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通过《教学仪器、药品的管理使用制度》、《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初中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营造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进行教学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创新动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示范性是学生认识实验、接触实验的第一步 ,做好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期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 ,也使教师惰于创造。为此 ,在教学中我从自身做起 ,潜心挖掘教材 ,对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图 1例如 ,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化学实验试题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文中选择近年若干中考化学典型实验试题进行鉴赏,归纳出化学实验试题命制的新特点,同时透射出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的必要性。从提升思想认识高度、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突出实验探究能力及注重实验创新思维等方面阐述了优化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优化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原高-化学NO2与H2O反应的演示实验,教材的做法是直接将集满N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通过来回移动试管使反应速度加快。该实验存在操作不便,观察不便,气体与水接触面小,反应速度不够快等不足,因而,在新编教材中,该演示实验已被删去。但验证NO2与H2O反应生成物之一是酸,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关系,在该节教学中却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一、实验目的1观察NO2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2认识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3认识NO2与H2O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之比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根据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