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形成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如何认识课堂教学?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承担了省“十五”重点课题《拓展学习时空,转变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的研究,力图在课程实施层面上,寻找和探索能够全面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改革的思路、措施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2.
衡量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教育》2005,(6):16-17
衡量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志究竟是什么呢?其一,是看我们的教育追求是否体现了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宗旨、其二,是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学习是不是积极主动,学习过程是不是充满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其三,是看师生关系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否变得平等、和谐、融洽:其四,是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否真正体现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其五,要看是否真正形成了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和创造了优良的学校文化。一言以蔽之,  相似文献   

3.
南安市自2002年秋季起,在全市中小学起始年段.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调研中,我们感到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师生们的课堂生活较为民主、和谐,在学习组织的层面,彰显出自主、合作、探索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很显然,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课堂心理环境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构成的班级人际关系如何?班级凝聚力怎样?引起我们的关注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市进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阶段,自己很幸运成为参加本次课程教改的教师中的一员,经过实践,学习与交流,留给我深深的思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新课程是开放的,开放后的课堂我们又应该如何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呢?  相似文献   

5.
<正>生动课堂是课堂本真意义的回归,它使学生"主动"互动",动得"有序"有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教育是发生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因此,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生动课堂应该成为我们课堂的常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  相似文献   

6.
“课堂学习研究”对香港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不少地方正在进行教育及课程改革,然而不少教育研究的结果却告诉我们,绝少教育改革能真正对学生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而能够产生明显作用的,都是那些直接涉及学习内容的改革。课堂学习研究就是针对学习内容为出发点,以变易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行动研究的模式,聚合教师、教育研究员的集体智慧,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每个学生学得更好。经过六年的探索、实践及研究,香港已有超过100多所学校参与,并已开展了130多项课堂学习研究。在这过程中,课堂学习研究被发现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好。更是一个成就教师发展、校本课程发展及学校改革的有效工具。本除阐述课堂学习研究在香港的发展外,更探讨其对教师发展、校本课程发展及学校改革的影响,以及其未来发展所要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可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依然缺乏活力,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兴趣。笔者曾在几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70%以上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背诵。其实,思想政治课本身内容丰富,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是最具活力、充满生机的一门课程。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对之毫无热情呢?主要还是我们的课堂缺乏生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我们认为改革课堂教学,尤其是改革必修课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素质化,乃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呢?我们激活课堂,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上。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学生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教育成效.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极为必要,势在必行,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余年,不少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依然不容乐观,导致课堂教学转型似乎也变得困难重重,学生总体上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存在。上海市海滨第二中学作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基于学材实施问题化学习推动课堂转型,应该说挑了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是这样做,却直指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地带。这样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也是值得赞许的。  相似文献   

11.
张亚丽 《家教世界》2012,(14):113-11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的理念已越来越被教师理解和接受。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个体不断得到发展提高的舞台,我们所向往的课堂,应该是洋溢着学生学习活力的广阔天地.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时时刻刻让教师、学生的生命力不断扩张?我以为我们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与课堂的改革,当下许多学校都在着力改变旧课堂与建设新课堂,江苏省拼茶高级中学就是其中之一。从他们的改革探索中我们看到,课堂改革要准确定位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整体优化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这一问题,逐渐呈现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呢? 一、结合趣味游戏,创设生活情境 游戏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引入游戏,创设游戏化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品尝到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场所。所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改革课堂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肯定的回  相似文献   

15.
“课程生活化”是当前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课程生活化的形式,而忽视其内涵。“课程生活化”是为了降低思维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因而课程的“生活化”虽有“美丽”的外衣,却难以产生好的效果。要克服这种现象,就需要我们准确解读“课程生活化”。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们解读课程生活化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许多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如此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改革。在这场大变革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等观念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追问——学习真的已经发生了吗?强调让学习真正发生,是否意味着还有很多虚假的学习正在发生?学习真正发生的依据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取证,以证实学习已然发生?……为此,笔者领衔的张齐华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启了长达两年多的对学生真实学习现状的关注、取证与调研。  相似文献   

18.
颜军鲁 《甘肃教育》2014,(16):121-121
正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新课程对地理课堂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地理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在新课的导入上,教师要认真思考,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或者学生熟悉的人  相似文献   

19.
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是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新课标、实现有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思想品德课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该从课前预习生活化、课堂学习活动化、课后作业实践化三方面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了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而忽略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忽略了学生的生活。我们认为课堂系统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固然重要,但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课外阅读的体验。则是走向生活的第一步。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最有利于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让学习更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这种生活的体验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使学生真正受到启迪。开发生活化校本课程不但丰富了学校课程,使学校课程多元化,还为学生体验自然、体验家庭生活、体验社会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