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宝康教授《彭桂萼传》是临沧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的一大成果,其出版发行必将推动临沧历史文化名人研究的全面开展。彭桂萼作为临沧历史文化名人,他在临沧民族研究方面的成就是突出的。临沧历史悠久,研究临沧历史文化名人,是临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繁荣发展临沧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地名学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第一次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临沧地名的产生和发展演变,并且对临沧境内的部分古地名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该文对深入认识临沧基本市情和进一步研究临沧地名,宣传临沧、提高临沧知名度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文章对临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并对临沧近几年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情况作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临沧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明确了其在全省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定位;其次对临沧市旅游业发展进行SWOT-ASEB栅格分析,得出临沧在资源、活动、环境、体验和利益方面的发展优势、劣势和临沧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临沧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始终以佤文化为核心,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强绿色营销,利用旅游后发地区优势等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宝康,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66年10月生,云南云县人。现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九三学社临沧支社委员会副主委,政协临沧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临沧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主编。 杨宝康1989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临沧教育学院(今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1995年10月晋升讲师,2000年10月晋升副教授,2006年10月晋升教授。杨宝康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先后系统讲授了《云南地方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化概论》、《简明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6.
临沧方言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云南次方言的一个分支。临沧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系统上既有内在的广泛联系,又在某些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对临沧方言的词汇系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汉语方言大家族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分析临沧方言成因,探索临沧方言规律以及促进该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国明,女,汉族,1974年3月生,云南风庆人,副教授,中共党员。1996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获历史学教育学士学位,同月分配到临沧教育学院(现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多年来一直从事历史和政治学科的教学,主要承担了中国近现代史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陈春莲,女,白族,1970年9月生,云南大理人。1991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原临沧师范学校任教,1999年8月调往临沧教育学院(现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2008年9月—2009年7月以国内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身份到北京师范大学访学并取得结业证书,2010年10月晋升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12年来,陈春莲教授主要承担了《普通心理学》、《中学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她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傣族是临沧的世居民族之一,在临沧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临沧傣族土司有着悠久的历史,既与其他土司有着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特点,它所形成的土司文化是临沧多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临沧傣族土司文化是临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临沧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对外贸易。据临沧实际情况来看,2009年临沧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730元和11360元,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消费对临沧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2009年临沧的对外贸易即边贸的贸易总额仅为8.3亿元,对临沧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微弱。所以,做好投资对临沧的经济就具有了积极的意义。2010年市委提出的三个一百即财政支出达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00亿元全  相似文献   

11.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F0002-F0002,F0003
郭镛教授郭镛,男,1955年1月生,汉族,云南风庆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学士。1999年6月任政教系主任,2001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10月晋升为教授。现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临沧教育学院)政教系主任,云南省心理学会理事,云南省“两课”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电大政研会理事,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临沧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工作组成员,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委。郭镛教授1988年起从事“两课”教学,1994年9月起专门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和研究,先后开设并承担了…  相似文献   

12.
俐侎文化开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俐侎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生活在以永德乌木龙为中心的高山峡谷里,俐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临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开发俐侎文化对临沧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临沧世居民族是创造临沧文化的主体,是他们在开发临沧、建设临沧的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沧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肇始于澜沧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新石器文化,历经沧桑,明清之际发展成为包括多元民族文化、移民文化、边地文化、跨境文化、以山地文化为主的内陆文化共同构成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4.
《彭桂萼传》由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杨宝康教授著,2008年6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全书180千字。  相似文献   

15.
赵卫华教授,男,1966年10月生。汉族,云南凤庆人,中共党员,现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校语委办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是临沧市优秀科技人才。本校汉语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教发厅函[2006]7号)文件同意在临沧教育学院基础上筹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现有占地面积651.68亩,校舍建筑面积达9.54万平方米,体育设施占地1.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8万元,现有图书12.4万册,现有计算机400余台,各类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电教演播厅、音像资料室、琴房、画室、田径运动场,篮、排、足、网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网络与INTERNET和中国教育科研网联接,建立了远程教育系统。学校共有全日制生3850人;现有教职32210人,聘请英国籍教师2名,美国籍教师1名,其中专任教师169人,有教授2名、副高职称23名、讲师44名。有15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32位教师学完了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有2名教师获得了曾宪梓基金奖,11名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已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正在按照"以培养培训师资为主,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协调发展,立足临沧,服务全省,辐射周边国家;建成融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对外汉语教育为一体,涵盖文、史、哲、经、管、工、理、法、教育、农林等学科,主要承担应用型高职高专教育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思路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推动中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使其在经历知识引入、学科构建、问题论争为时代特点的发展之后,更快的步入学科“共时态压缩”轨道。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内容、研究范式及知识建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1) 在学科内容上,实现从“体系构建”向“问题关注”并由“问题关注”向“问题间关注”的转型;2) 在研究范式上,实现从“描述性研究”向“实验性研究”并由“实验性研究”向“解释性研究”的转型; 3) 在知识建构上,实现从“学科嫁接”向“学科联姻”并由“学科联姻”向“学科内生”化方向的转型;4)中国运动训练学的转型应是双重的,单纯的“历时态”发展轨迹不利用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引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汝德教授     
张汝德,男,教授,1949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临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专家组成员,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李小辉  罗春梅 《职大学报》2012,(3):96-99,61
云南省临沧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边民涉外婚姻逐年增多。通过临沧中缅边境地区边民涉外婚姻现状的研究,旨在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进一步加强临沧边民涉外婚姻管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团队游客输入对地方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根据临沧团队游客输入的现状,提出要加强团队游客输入工作,以拉动临沧旅游经济发展的观点,并就当前临沧如何做好团队游客输入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广大旅游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