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价值引领作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理论与现实课题。我们要在正确认识新征程思政课教学价值引领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时代内涵,坚持政治方向引领、思想观念引领、道德品格引领、健康情感引领和理想信念引领,引导学生实现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到“价值认同与价值构建”再到“价值实践与价值行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视野和方向,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激活育人效能的关键场域。善用“大思政课”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从价值、现实、实践等多重维度着手。在价值维度上,以“国之大者”的大胸怀、立德树人的大使命、大历史观的大视野为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遵循。在现实维度上,以立足“两个大局”的现实大格局、定格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大成就、聚焦虚拟实践的现实大转向为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际遇。在实践维度上,以协同共驱育人打造“大协同”模式、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大先生”定位、完善评价标准构建“大评价”体系为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价值引领既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思政课改革,必须贯穿与凸显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教学实现价值引领要审视教师自身,引导价值引领;重视教学准备,预设价值引领;优化课程教学,凸显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4.
本质问题是高校思政课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必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课程范畴揭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课程本质,从教学论维度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教学过程本质,从价值论维度认识思政课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的教学价值本质,从整体上把握思政课本质,正确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与教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包含价值“生成-引领”的关键内容、大学阶段是“内化-升华”的关键期及大学生是“修己-安人”的关键群体,决定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剥离-空洞”、教学创新的“表面-表演”和社会交往的“缺席-错失”等导致思政课教师关键性作用发挥不足。事实上,课堂教学空间的“指挥家”、公共舆论空间的“掌舵者”和学生生活空间的“摆渡人”应是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发挥的现实场域和角色扮演。提升知识型人格魅力以增强课程理论传播力、加强公共舆论引导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强化学生生活世界参与以生成思政课亲和力是思政课教师发挥关键作用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生精神成长的标志是价值成长。价值引领是国家意识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思政课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政治教师主导作用的鲜明特征。政治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必须高举价值引领大旗,优化价值引领策略。精心备课,夯实理论功底;以生为本,领悟正确价值;激浊扬清,提高思想认同;知行合一,提升实践能力。通过价值引领的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的德性完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思政课教学系统是基于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而构建的虚实世界深度融合的外部环境,旨在满足“Z世代”追求数字生活的体验,引领思政课教学范式更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元宇宙思政课教学系统由原理层、核心层、交互层、应用层组成,从打造服务于思政课教学的AI数字人,构建元宇宙思政课“教”“学”体系,创作基于思政元素的数字教学载体,建设超越自然地理或历史的虚拟学习空间,营造向学习范式转型的“大思政课”教学生态环境等方面搭建理论框架。展望元宇宙思政课教学系统的未来,应进一步破除已有认识盲点,聚焦从元宇宙思政课教学系统的数字文明体系建设、价值重估与秩序重建、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合理性等进行阐述和论证,实现思政课教学系统的认知和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8.
李亚 《贵州教育》2022,(19):3-6
“红色故事”目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讲好“红色故事”已然成为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围绕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红色故事”,思政课教师要在“选好、讲好、用好”上下功夫。准确把握“红色故事”的选取原则,找准育人素材;努力提高“红色故事”的呈现能力,增强育人效果;充分领会“红色故事”的思政教育价值,讲出育人道理。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故事”之于思政课教学的助力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张健 《江苏教育》2023,(20):89-90
<正>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高中思政课进行价值引领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教师来说,坚持价值引领可以增强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引路人。对学生而言,强化价值引领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在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中强化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学要在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教师通过挖掘教材的正能元素引导学生、引用真理的正能力量感召学生、借鉴“三观”的正能价值引领学生,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促进学生成长。从课程内容源头上采用真善美的课程资源渗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从每一节思政课堂的点滴做起,孕育思政课教学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发挥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要达成一体化,需要各个环节衔接有序、循序渐进、逐层打通。初高中阶段是打牢学生思想基础、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关键阶段,是一体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需要依据初高中学生认知规律、认知水平及初高中思政教材的基本架构逐步推进。因此,只有对初高中阶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教学方法及思政课教师的交流研修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才能达成正确价值引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已成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实践的价值遵循。围绕立德树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实践已进入“大思政课”整体实践新格局。“大思政课”必须立足整个时代主线,从国家维度、民族维度、社会维度构建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现实出发点,构建与问题共思、与思想共进、与实践共行的大思政体系。因此,“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必须紧扣立德树人,从时代问题中生成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时代方位,从思想引领中生成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思想方位,从立足现实中生成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生活方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创新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重点,具身认知理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具身转向和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具身转向体现在从心智认知转向身心一体、从讲授教学转向情境创设、从单向教导转向双向互动。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具身转向在激活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现实要求,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教学环境四个教学要素出发,探索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进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文件为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政策保障,且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一致、功能相近,为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行性。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要求,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价值指向,是促进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必然选择。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目标为导向,突出“一个关键”;以内容为抓手,做到“两个讲清楚”;以创新为引领,抓好“三个重点”;以效能为核心,实现“四个融合”。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对于建设“大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思政课教师讲课能力,需要在知识素养、教学技巧及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实现“有话讲”“会讲课”“能讲课”,以持续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教师讲课水平,有效推进“大思政课”构建。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及师生交流方式、教育方式的变化,促使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几种素质用“长”“宽”“高”来概括.“长”是指思政课教师要擅长运用新媒体技术、擅长与学生沟通交流、擅长应对新情况和新变化,“宽”是指思政课教师必须眼界宽、知识面宽、胸怀宽,“高”是指思政课教师应该学术素养高、教学水平高、道德情操高.要达到这些要求,思政课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己备方面的素质和教育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活动中存在工具理性遮蔽价值理性、强势主体主导评价过程、评价局限于“经验主义”和“有限数据”、评价方法机械化和简单化等现实困境。造成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评价受管理主义和知识中心主义支配而游离于评价目的之外且没有跳出“方法中心”的科学主义惯性思维。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与循证实践在理念、原则和实施上高度契合。基于循证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范式应实现“四个转向”:价值取向从“方法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评价主体从“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协同”、评价标准从“经验”“数字”转向“多维证据”、评价方法从“同而不和”转向“和而不同”。循证实践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范式应突出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评价重点,以学生的课堂教学表现、课外实践表现和自主学习表现构建“多维证据”体系,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教学评价应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展现价值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评价应当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明确发展取向;思政课是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学评价应当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正确途径;思政课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创造活动,教学评价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增强...  相似文献   

19.
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高度理解实践教学的关键概念“实践”入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组织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介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挖掘大学生实习见习的价值塑造功能,从而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价值领导力主要体现在通过教师的价值引领,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彰显课堂的价值领导力。在课堂教学中,以议题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形式实现师生价值观的共融共生。价值领导力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方向,通过价值共情、价值分析、价值深化,使学生形成崇高信仰,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