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德明 《科教文汇》2008,(26):245-245
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是吸引外国游客,传播中华文化。本文先介绍了翻译功能目的论,接着用例子阐述了在目的论指导下几种可行的翻译策略,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翻译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灵活应用不同的策略来翻译旅游资料,从而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功能目的论对旅游资料的英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旅游资料的一些英译实例进行思考和分析,指出译文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适合文本的翻译策略:增译法和解释法,从而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最终目的——吸引外国游客,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旅游文本是实用文本,而目的论作为极具应用性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旅游文本的汉译开辟了新路径。笔者结合南美旅游翻译实践文本中的一些实例,提出了适于旅游翻译的策略,以探索旅游文本汉译的最佳宣传效果。一、目的论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打破了主导翻译界的结构主义的刻板印象,将翻译定义为有目的的行为,从翻译家的新视角解读翻译。凯瑟琳娜·赖斯的研究正式拉开了目的论早期研究的序幕。她借鉴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关于语言功能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郄翠 《科教文汇》2009,(7):252-252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即目的决定方法。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对任溶溶所译的E.B.怀特的Charlottes’s Web进行分析,探讨在目的论指导下如何更好地使用翻译策略为儿童读者服务。本文提出儿童文学翻译应在理解儿童文学特殊性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敛到用辞简洁,结构简单.语义清晰,语气纯真,以达到真正为儿童翻译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静  李仕俊 《科教文汇》2011,(13):129-129,180
科技交流的迅速发展决定了科技英语及其翻译的快速发展。本文阐述了在功能学派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应根据译文文本欲达到的不同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及翻译方法,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对科技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刘洋  张琳瑜 《科教文汇》2014,(22):157-159
通过研究海南地区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与指导,并结合中西方语言习惯与文化差异等诸多影响因素,总结概括出一些旅游文本的翻译规律,从而更好地为专业翻译和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翻译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海南地区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与指导,并结合中西方语言习惯与文化差异等诸多影响因素,总结概括出一些旅游文本的翻译规律,从而更好地为专业翻译和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翻译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新灵 《金秋科苑》2009,(14):182-182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本文试图从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出发,对英汉广告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证明目的论能灵活运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来很好地解决不同文化背景间广告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障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起到了良好的翻译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新灵 《今日科苑》2009,(14):182-182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本文试图从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出发,对英汉广告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证明目的论能灵活运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来很好地解决不同文化背景间广告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障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起到了良好的翻译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方法。以目的论为基础,对《阿Q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方法的目的性,并指出目的论给译作的评析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艳 《金秋科苑》2010,(24):151-152
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诗歌翻译历来被翻译界争论较多。而许渊冲先生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理论、策略与方法,这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实践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目的论的三原则探讨许渊冲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并认为许渊冲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是由翻译目的论决定。  相似文献   

12.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并参考译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举例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场所标识用语英译中存在的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并探讨了公示语翻译的一些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陈淑芬 《大众科技》2008,(10):217-219
功能目的论是基于翻译实践中出现的“不对等”情况提出的理论,但它本身没有否定“对等”情况的存在。该理论提出两大翻译标准,即“对等”翻译标准和“合适”翻译标准。文章分析该理论的两个翻译标准及商务合同翻译应选择“对等”翻译标准的理论依据,提出“对等”翻译标准要求下商务合同英译的三个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彭晓娟 《科教文汇》2009,(3):245-245
很多译者在翻译西方幽默的时候却会遇到可译度小和不可译的例子。目的论是解决译者这种困难的一种翻译方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将译出幽默的目的,即使人发笑,为最高原则。具体到具体的翻译方法,又有直译法,归化法和加注法三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译者翻译幽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李晓翠 《科教文汇》2009,(3):243-243
功能主义目的论不再把翻译看做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而是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要采取的策略。同时,评价一个翻译活动时,社会环境等因素也要纳入考察的范围。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解读《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相似文献   

16.
很多译者在翻译西方幽默的时候却会遇到可译度小和不可译的例子。目的论是解决译者这种困难的一种翻译方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将译出幽默的目的,即使人发笑,为最高原则。具体到具体的翻译方法,又有直译法,归化法和加注法三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译者翻译幽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赵丽华 《内江科技》2009,30(8):32-32,53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交往的频繁,各个国家对外贸易也日益增加,对产品的宣传不断增多,在此过程中,广告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德国功能派目的论可以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儒道佛三者合一既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又是宗教信仰。本文运用翻译目的论,从《红楼梦》杨译和霍译不同的翻译目的出发,研究两者在宗教文化词语上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辛 《内江科技》2011,32(3):45-4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旅游资料更具有文化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负载浓厚文化信息的语篇。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文化差异是导致翻译障碍的突出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旅游翻译的策略,从而说明旅游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瑜娜  陈慧娴 《科教文汇》2012,(11):137-138
品牌翻译的好坏对于化妆品公司能否被中国消费者认同极其重要。中外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等各不同,在目的论的指导原则下,本文归纳出化妆品牌翻译的几种方法:直译、音译、意译、改译和零翻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