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出版发行研究》1994,(2):40-42,44
日本出版业的宏观管理中国出版工作者访日考察团1993年10月21日至27日,中国出版工作者访日团,对日本出版业进行了考察。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日本出版业的宏观管理的状况,研究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对出版业的宏观管理问题。考察...  相似文献   

2.
英国、美国和日本出版业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出版史上最具代表性,能为我国出版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英国是世界老牌出版强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出版强国,日本是与我国历史文化背景相似的出版强国。根据出版业的特性,文章将3个国家出版业的成功经验归纳出经济、技术和社会3个维度的特征,以及基于三维特征分析每个国家出版业的典型运营模式,从而为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府将“酷日本”打造为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挖掘并开发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作为日本文化资源载体的日语教育,为出版业走向海外奠定了良好的外部基础.文章分析了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时代演变,通过阐述“酷日本”战略背景下日本出版业的若干特点,总结出对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4.
虽然日本是在一个以日语环境为中心,以日本列岛为范围的相对较小且封闭的文化圈内,但是无论从出版物的发行数量、种类还是销售收入来说,日本出版业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日本出版业在产业结构、流通体制上与欧美等国的出版业相比,也具有其独自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出版业中的大型企业的垄断性地位及产业结构的两极化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日本出版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出版企业不愿公开经营状况这一事实。在日本,出版社并不像报社那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也不像广播电视行业那样是属于政府管制的行业并有…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版业伴随人口红利经历了发展和辉煌.至20世纪末期,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出版业陷入困境,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使国内市场不断萎缩,严重限制了出版业的发展.虽为人口结构所累,但传统出版业在人口问题和数字化浪潮的双重压迫下积极探索自救方式,新兴出版业也顺应潮流大力发展数字化,日本出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6.
考察世界各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雷同现象,出版业呈现严重的地理性聚集.例如,伦敦拥有1850个出版企业和7000个学术杂志社;东京拥有全日本4400多家出版社中的3400多家,占全日本出版社总数的78%;美国18%的出版产业从业人员工作居住在纽约市.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者随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访日代表团,就日本的出版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在访问中,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日本的出版业正在经历一种结构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出版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出版业是否能够担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使命。日本作为出版强国,近年来在出版管理、出版技术、出版贸易等方面所进行的各种创新,不仅促使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快速转型,也推动了出版产业的整体发展,进而稳固并加强了本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这些经验值得我们有选择地借鉴和思考,为推进我国出版创新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时晨  于雪 《编辑之友》2016,(1):108-112
文章从日本二手书店巨头BOOK OFF的经营战略切入,呈现近十年来BOOK OFF对日本出版业带来的冲击.因为历史原因和制度问题,出版业对BOOK OFF似乎束手无策,只能采取守势.不过,见BOOK OFF步步紧逼,执出版业牛耳的数家大型出版社也不甘示弱,攻守双方各出绝招,互相渗透.在一次又一次较量中,日本出版业的势力版图不断改写,出版业的前景也越发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上升,出版业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文化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出台了许多产业优惠政策,但出版业税收负担仍然过重,严重影响了出版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2009~2014年出版上市企业的年报数据为基础,考察出版业的实际税收负担水平,并对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如何降低出版业税负以促进出版业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