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了阐释学发展的历史,解释了现代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偏见"等基本原理的内涵,最后从翻译的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权力话语、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讨论了现代阐释学对翻译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阅读活动中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读者可以被看成是"说者"和"听者"的积极对话关系。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者预测潜在"听者"的理解视野和统觉背景,并时刻关注"听者"的应答反应。幼儿绘本翻译中,译者带着译入语读者的统觉背景,是两种语言、文化的沟通者。译者以绘本"第一读者"和"第二创作者"的双重身份,进入了作者和读者的对话过程。译者和作者之间,译者和绘本原文之间,以及译者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三种对话关系,促成了绘本作者和译入语读者的相遇。幼儿绘本译者通过与作者、原文、读者的多重对话,了解原版绘本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为孩子而翻译"。  相似文献   

3.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构建的。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必须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前提,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直接的、自然的、亲密的接触。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本身要进行深入浅出的文本研读,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达到叶圣陶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实现对文本的二次解读和开发,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正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中的"理解"和"对话",已经成为推动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平静峰 《阅读》2014,(8):4-6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先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凭借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学修养,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作为课堂对话"首席"的前提条件。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交流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适度的预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后,阐释学逐渐发展成一股新兴的文化思潮,其理论基础在于对文本的理解和阐述。施莱尔马赫把阐释学理论运用在了对原文的重新阐述上面,并提出了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划分为语法的和心理的这两部分。狄尔泰把阐释学的发展与他所处的年代密切结合,将阐释学继续发扬光大。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两位代表人物把阐释学运用到了文学作品的翻译之中,并提出现有的观点是要建立在事先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上的。翻译活动本质上就是属于对可理解事物进行理解和认知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只要翻译活动存在,就会有误读。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出现过于注重形式、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浮于表面甚至误读等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对文本和作者怀有敬畏之心;备课中也要多方参考,形成富有创意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投入饱满的情感,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学会学习"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说“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是不是可以说,对话的质量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与文本的前期对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说说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同仁、大家。一、与谁对话(对话对象)与文本对话,应搞清文本包括哪些对象。文本应包括作者、作品、编者。我们有的教师比较重视与作者、作品的对话,而比较忽视与编者的对话,甚至置编者于不顾。这样的对话是不完全的,是片面的。作者、作品、编者组成了文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说明哲学阐释学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过度强调了译者的创造性,淡化了作者这一主体的影响。译者的视域与作者的视域是平等的,译者不应该凌驾于作者之上,而是应该尊重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达到哲学阐释学中有效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过程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 ,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是阅读教学对话。把语文阅读教学当作对话的过程来认识和实施 ,是新课标提倡的最新理念 ,也是现代教学理论在实践上的运用。实行阅读教学对话 ,可以使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和编者主体间 ,以言语为中介进行合理的倾听与言说 ,并通过无限循环的对话交流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阅读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而通常读者是通过语篇进入到与作者的对话中。因此,语篇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和作者进行双向交流的对话过程。大量研究表明,读者在语篇阅读过程中能否发现事件或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直接影响对语篇的理解与记忆。本文着重分析读者在语篇阅读理解中的因果推理过程,旨在为调查外语学习者的推理过程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从框架中发现研究变量,为将来的实证性研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教学对话:意义、障碍和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可能的理想状态.在对话中,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和教师权威被消解了,教师的教育智慧被激活,学生的创新人格也得以彰显.但教育历史中的某些"惯习"却成了不少教师实践对话的障碍.怎样才能使教学由单一声音的独白走向众声喧哗的对话,这在实践上有一个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话语的发生依赖于其语境,语境并不是静止和凝固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一段话语的理解包含着人体机能及心理过程的复杂"解码",而这"解码"则依赖于对语境的理解。英语听力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创造和利用语境去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使学生听力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使听力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5.
在后现代主义中所提出的"对话"具有开放性、启蒙性及理解性、反思性等特征。在道德教育中存在于人与文本,师生之间。教育对象自我对话中,将道德教育视为个体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在后现代主义提出的征。它存在于人与"文本"意义的相互阐释、纵深展开的过程之中。从而关心个体的需要, 需要成为后现代语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话"中具有开放性、启蒙性及理解性、反思性等特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与回馈、教育对象自我对话的提升教育对象的地位,最终使道德教育成为个体的内在  相似文献   

17.
"我—他人"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许多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一直声称自己是哲学家与基督徒的巴赫金深受西方哲学家及基督教关于"我—他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我—他人"这一"二元对立"范畴集中体现在巴赫金核心理论"对话理论"之中。本文中,笔者主要论述巴赫金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的"我—他人"这一关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解剖学教学已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我院在解剖学教学中使用3D body多媒体软件系统后,对解剖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进行了变革,本教学设计以全身各部骨结构的观察为例,以传统"讲授法"为基础,合理利用"新媒体教学法"和"互动参与法",充分发挥3D body软件教学系统的优势,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在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降低学习难度,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一直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及应用技能,而缺乏思辨阅读能力的培养。基于"对话学习一体论",构建三维对话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通过"五层细读"与文本进行理性对话,构筑思辨探究共同体与他者进行交往对话,与自我进行以评价反思为主的成长对话。学习者进而对文本作出有理据的判断,对自身作出有目的的反思调节,与他者在沟通合作中求真,有效提高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师心".课堂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创造和发展着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个人本身".对话的实质应该得以展现,负责任的对话的内容、应有之义、基本原则及实现应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