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词拾趣     
我与《中学生理科月刊》──《相使相伴》差生做选择题──“像雾像风又像雨”读者与《中学生理科月刊》──“有缘千里来相会”中学时代──“相见难,别亦难”差生在课堂──“梦在飞,梦在飞,飞到了天南和地北”住校生──“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失败──五行缺土《中学生理科月刊》──“舍不得你的人是我,离不开你的人还是我”考入初中──“踏进茫茫人世间”几何与代数──《双双飞》名词拾趣@罗树范  相似文献   

2.
读罢《今日中学生》2004年9月上刊登的胡晓玲同学写的《差生在老师眼里》后,我心潮起伏,真想大声喊一句:“差生,你要自信!”其实老师不是恨差生,只是不喜欢那些“屡教不改”的人。学习成绩仅代表一个方面,它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作为老师,一方面传授给学生知识,他当然希望学生成绩优秀了;另一方面,老师更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品行,希望学生品学兼优。品行不端,那才叫差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常常利用“差生”的长处来鼓励其进步。但是“差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这是很不好的。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鼓足勇气,充…  相似文献   

3.
珍贵的礼物     
书桌整理了好几次,一个小小的礼盒却一直舍不得拿走。透明的玻璃瓶里,装满着亮晶晶的五彩“幸运星”。每次看到那些小星星,心情总是无法平静,它让我牵挂着几位远方的新朋友——一群自称为“差生”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毛荣富 《上海教育》2009,(10):55-55
不久前,在公交车上听到两名乘客说起最近上海几个中学生相继自杀的事,其中一人不屑地说:“那肯定都是差生。”啊,“差生”,一个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应试体制下一个特殊群体,难道连他们的生命也贬值了吗?  相似文献   

5.
一、“希望生”的由来:为“差生”正名 素质教育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格教育。而“差生”这一提法至今还不时听到、看到,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义。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又经常违纪,这可能是事实,但“差生”作为教育上的一种提法则欠妥。原因有二:其一,“差生”只是在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发展暂时滞后,并不是各方面都差,也不是永远差;其二,从育人角度看,“差生”似有贬义和鄙视之意,易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近年又出现了“后进生”提法,虽比较容易为人接受,但细分析,它也缺少了激励…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心理定势与学生的潜能开发马守忱人的智力水乎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属正常人的智力范围。但是,就现实看,在普通中学生中,所谓“差生”的比例还相当大,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差生”,基本上是他们的潜能在学校教育中未得到全部充分地开发...  相似文献   

7.
数学差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数学差生产生的原因与我们数学教育的深层问题有关,即:过分注重“结论”而忽视“过程”;过分注重“程序”而忽视“意义”;以落实知识点为目标的“机械”的、“线性”的训练使目标教学法发生了异化。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也是数学差生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为此,应再次呼唤中学数学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8.
一谈起差生,我们教师中就有人摇头叹气。一曰:“十个指头有长短”,班级中存在差生是不可避免的;二曰:“顾得差生影响优秀生”,保了芝麻丢了西瓜,划不来;三曰:差生是“低能儿”,“牵牛上树”,难!一句话,对差生的教育丧失了信心。  相似文献   

9.
转化差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细致复杂的重要工作,它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一名班主任,若能巧妙地运用“四镜”窥探差生的心理状态,全面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其思想、学习、生活等规律,找出症结,“临床会诊”,就一定能产生积极灵验的效应,得到令人满意的收获。一用“通光镜”一分为二者差生。所谓差生大都是些思想素质较差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中有些学生身上优点和缺点明显均锋。对于这些差生,我们绝不能放任自流,应该用“平面通光镜”一分为二地看他们。对他们的成绩和优点,要充分地加以肯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得…  相似文献   

10.
一、转化“差生”,应以心换心,“差生”思想活跃,反应很快,如果教师方法简单,他们不能接受,则会适得其反。对“差生”的转化教育,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去加以感化,切忌简单粗暴,具体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相信每一个“差生”都可以转化为优生;二是千方百计寻找“差生”的闪光点,加以点亮。  相似文献   

11.
何立伟的《白色鸟》被选入教材,这无疑拓宽了中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十年浩劫”那个“伤痕”累累的时代,有机会解读那个特殊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相信《白色鸟》会带给当代中学生一份深沉的思考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笔者认为,学习《白色鸟》不能忽视其以浪漫手法描写残酷现实的艺术特色。它的浪漫色彩首先体现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法。该小说淡化了故事情节,也没有浓墨重彩的人物刻画,相反,作者笔下流淌出的是一个迷人的夏日河滩和两个少年快乐嬉戏的动人画面。与其说是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首轻灵的诗,一篇优美的散文。这…  相似文献   

12.
培养差生写作能力的尝试山东兖州市第十二中学苏丙军作文是多数中学生的头疼事,特别是在分化严重的初中阶段,提高差生的写作能力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几年来,在指导差生写作上,我做了几点有益的尝试,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一、激励。调动差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是...  相似文献   

13.
对“差生”提法之管见邓书忠“差生”这种提法在教师中比较普遍。有的教师还精心设计了“差生”登记表。拜读各类报刊,转化“差生”经验文章亦层出不穷O日前,在一次教改研讨会上,一位同仁建议不要用‘’差生”这种提法,笔者十分同意他的观点。“差生”这顶帽子有的教...  相似文献   

14.
“差生”问题是个复杂的现象。它仍然存在于校园之中,且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有必要对“差生”这一特殊话语进行廓清。要想转变“差生”,必先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物理就是无理,难以捉摸其理.”中学生普遍怕学物理,“普通班”的学生(即差生)尤其怕学以至厌学,他们的素质甚差.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来提高差生的科学素质呢?本人谈谈以下一些看法和体会.1 引发兴趣,激起差生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个好老师.实践证明:兴趣是差生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在物理教学上,教师可采取下述措施来激发差生的物理学习兴趣.1.1 在“普通班”任课的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6.
建议不用“差生”提法肖干才长期以来,“差生”这种提法不仅普遍地出自中小学校长、教师之口,也见诸于各类“转化差生”的经验文章和报刊。不久前在一次教改研讨会上,一位教育杂志的编辑建议不用“差生”这种提法,笔者很是赞同他的观点。“差生”这顶帽子有人从小学一...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偏爱“差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一、偏爱“差生”能够产生最佳心理效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偏爱“差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一种更高的教育教学艺术,不会产生负效应;三、人生需要赞美、绝大多数“差生”是可以转变的。  相似文献   

18.
“少年思想者讨论”这个新栏目与读者见面了。本刊特约通讯员湖南衡阳幼儿师范学校樊遵贤老师向本刊编辑部推荐一篇学生作文《牵挂——差生道情》,并在文后作了深刻而又中肯的评论。在贯彻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篇文章与文后短评值得一读。我们采纳樊老师的建议,从本期开始,特设“少年思想者讨论”栏,给广大中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提供一块园地。同学们,请拿起笔来,在这块园地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吧。这一次的讨论题是《也说差生》。  相似文献   

19.
周志诚 《陕西教育》2006,(12):19-19
在创造性教育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不论是旧的教育模式,还是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总要面对一些所谓的“差生”。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其中我们通常称的“差生”也随之多了起来。那么“差生”这一说法到底是否科学呢?  相似文献   

20.
尊重、重视及重点──差生转化工作点滴谈天水市建二小学赵琴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有效途径究竟是什么呢?我以为,重视差生、尊重差生、重点放在差生转化上,是使“铁树开花”“枯木逢春”,促使差生转化最有效的方法。一、重视──将“离群之羊”唤回温暖的大集体之中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