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学习上的最好境界那要算“乐学”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柳京明 《山东教育》2002,(11):48-48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正茂 《教育文汇》2012,(10):40-4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在“知、好、乐”这三层境界中,“乐”的境界最高。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在长期的教学中体会到,要让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学习之事以乐为最佳途径,故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明训,乐是人格得以完善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陈桂平 《成才之路》2009,(33):62-62
人们曾把读书求知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三种境界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密切的课,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获取新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也应该使学生渐次走这三步:知之·好之·乐之。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其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可通过自我指导或自我调节来实现,学生是控制自己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吴静 《辅导员》2009,(12):55-5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这句话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学生把学习作为他自己的事,他就会对学习心驰神往,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些具体做法,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德 《云南教育》2010,(18):1-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的快乐学习的主张。然而,孔子毕竟是孔子,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的。  相似文献   

10.
刘红 《江苏教育》2008,(11):10-1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将“学习”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有许多精辟的论述,直抵教育的核心。在学习心理方面,孔子提出了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想学、好学、乐学,说明学习与情感、态度、意志有密切的关系,惟有“乐学”才是最高的学习境界。才可以产生最大的学习内驱力。在学习方式上。  相似文献   

11.
王艳丽 《考试周刊》2009,(23):172-172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年的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学生乐意学的内容记得快、学得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是我们教学应该追求的。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境界”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土地的界限”,引伸而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境况”.古人常以“三境界”来形容技艺、学问、功夫的深浅.下面录引几则比较有名的“三境界”说:学习三境界.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认为这是讲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有的研究者认为,这其实反映了孔子的“学习三境界”观:第一境“知之”,是对学习意义具有明确的认识,能把握学习内容;第二境“好之”,是指笃志好学,学而不厌;第三境“乐之”,是以学习为乐事,全身心投入的审美观念,是自身人格世界向“善”的升华,是在对“真”的发  相似文献   

13.
龙云平 《成才之路》2010,(8):I0018-I001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怎样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呢?就这个问题,我结合自己在《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一节的教学,提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其中“知之”属于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被动学”、“要我学”阶段;“乐之”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主动学”、“我要学”阶段。如何使学生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和内趋力,完成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历史教学中,笔者尝试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语言激趣。语言激趣是指教师运用简洁、准确、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5.
孙爱宏 《教书育人》2014,(10):18-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数学手段,展示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本期选取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创造快乐教学的有效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川 《学周刊C版》2011,(11):37-3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描述的是学习的三个境界:知、好、乐,其中以“乐”为最高境界。这就是说以学习为快乐是学习的最佳状态。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就有学习的积极性.而有积极性还是不够的.还要令学生在学得知识后产生快乐感乃至幸福感.即“有所得而乐也”。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良好的.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却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说学习有三种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知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所谓乐学就是不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被迫的行为,而是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在学习中体验到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是孔子关于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知之者”是从道理上使受教育者认识、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好之者”,是让受教育者在习惯上成为一种爱好,习惯于这么做;“乐之者”,则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好奇与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能以学为乐,就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的效果也最好。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指的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才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农村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影响,读书无用论抬头,他们对理科的兴趣甚少,而数学是一门内容抽象枯燥的学科,不少学生对数学根本提不起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