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京剧历来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京剧主要对唱词、念白等进行了翻译,其主旨是帮助外国观众了解剧情大意,使之体会唱词的意境和韵味,从而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因此,京剧翻译之前,首先要对京剧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将其与译语在文化、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为具体翻译打好基础.在京剧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京剧与其他文学体栽不同的特点,如舞台的瞬时性、大众性和视听性,遵循与字幕同步性和口语化的原则;对于富有诗性的念白和唱词,要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使译语观众能与原语观众-样对剧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对于京剧中文化的翻译,要遵循异化与归化平衡的原则,使观众通过译文了解一定的异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文化全球化,外国影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使中国观众更好地欣赏外国优秀影片,影视字幕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字幕翻译不仅能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而且能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为中西方交流打下基础。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美国优秀影视作品《楚门的世界》字幕翻译为案例,具体分析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及忠实原则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从而找出恰当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肖敏  殷丽萍 《海外英语》2023,(22):50-52
本文以晋剧翻译为研究对象,旨在从戏曲翻译的意义及难点入手,以晋剧翻译为例,重新审视戏曲翻译的内涵,探讨戏曲翻译的原则及翻译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转换,进一步证明晋剧翻译在新时代的重要性,最终助力戏曲文化传播与推介,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使得文化传播成为世界的常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世界,既是展现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方式,也是使世界了解中国的良好途径。本文将文化翻译学理论引入中国古典散文的翻译研究,通过选取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经典散文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在文化翻译学指导下韩愈散文的英译过程,展现文化翻译学在古典散文英译中的适用性,为未来古典散文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是世界文学史上的耀眼明珠,因此一直吸引着许多翻译学者进行翻译。不同译者有各自不同的翻译策略与原则。本文分析了许渊冲与弗莱彻的《长恨歌》英译本,认为在合理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下,归化和异化可以交替使用,从而简洁明了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同时也能高效地向译语读者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些优秀外国影视作品涌入中国市场。高质量的字幕翻译作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可以使观众跨越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欣赏影片。将异域文化翻译得通俗易懂,是字幕翻译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以美剧《哥谭》为例,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的指导下,对影视剧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增译与减译、直译与意译等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将影视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相似文献   

7.
中国戏古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在经济浪潮的冲击和现代影视技术的洗礼下,已离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遥远.语文教师理应视课堂戏曲教学为契机,传授戏曲基本知识,同时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欣赏戏曲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在高校开设《中国古典戏曲赏鉴》这门选修课程,将使现代大学生们在感受中国古典戏曲之美、提升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同时,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本文针对中国古典戏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大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和轻松的心情来品味中国古典戏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隐喻的海洋。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中国语言的精华,更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隐喻。隐喻反映文化,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诗歌的翻译,目前主要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的较多,本文正是基于跨文化的视角,进而从文化语境动态顺应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隐喻语义的翻译策略,期望其对中国古典诗歌中隐喻语义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戏曲翻译中的文本性与表演性一直是存在争议的话题。戏曲文本的表演性应不应该翻译?如何来翻译?中国古典戏曲翻译中,是文本和故事本身重要还是表演性重要?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昆曲为例,昆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继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等的优点,至少其中的对白部分颇有诗歌的特点,又具表演性,因此翻译时可以加上增添其表演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