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体育,这是中国近代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发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至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转战到井冈山,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民主政府相继成立,从而给中  相似文献   

2.
苏区学校体育教材与教法的改革曾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苏维埃教育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作指导,用共产主义教育广大劳苦大众,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革命积极性。当时,毛泽东同志指出:“为着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体育发展进行研究。认为: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体育具有领导重视、内容创新等特点。发扬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体育的优良传统,对推动新农村体育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陶行知"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1891-1946年),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师范教育、乡村教育,通过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国情,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他的这些理论思想不仅为创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对于我们今天体育教育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一、陶行知“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一百多年以前,中国正处在内外危机之时,有识之士严复、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恽代英等考证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学校体育,无不以体育作为培…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十月,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谨祝国家繁荣富强!祝华夏儿女幸福安康!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学校体育经历了3个阶段1.1949年至"文革"结束。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遭受摧残的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参照革命根据地学校体育经验,吸收国民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合理内容,并借鉴苏联学校体育的经验,结合新中国实际,制定了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田径运动如同其他体育活动一样蓬勃开展。苏维埃教育部编印出版了《田径赛教学法》①《田径赛训练法》②《田径规则》③等。 1933年“五一”体育运动大会后,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关于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同志的体育观点和思想是在他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不仅对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戴其晓 《集邮博览》2001,(11):29-29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67年6月间,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计划发行一套邮票,以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40周年,全套4枚,编号为“5”,邮票名称为“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影写版,发行日期为1967年10月1日,面值均为8分。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郑州电力学校梁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毛泽东曾经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充分肯定了体育与德智...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影响。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毛泽东便强调了体育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建国后,毛泽东继续为我国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和部队体育指引着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后,我党第二代领导人继续坚持和发扬了毛泽东的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党辰 《上海集邮》2007,(3):24-25
一、《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邮票第2图设计的是否“会师”场面? 在“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极力篡改历史,妄图把1928年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说成是毛泽东与林彪会师,运动一开始,“毛、林会师”的大幅宣传画就矗立街头,邮电部也被迫暂时停售纪41第2图“井冈山会师”(有朱德形象,图1)。实际上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江西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部队会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史称“朱、毛会师”。而林彪当时不过是朱德部队的一名连长,根本不存在什么“毛、林会师”的问题。在当时“化大革命”运动形势下,“井冈山”邮票设计回避了这个问题,第1图设计的虽然是毛泽东和林彪四十年后重穿军装站在一起,但登上的却是天安门城楼(俗称“大蓝天”邮票)。第2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现的是“毛泽东亲手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设计说明),票图上是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和当地农军登上山头,手指前方,并没有“握手”、“欢迎”等会师场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浅论毛泽东的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论毛泽东的体育观华中农业大学李国强一、体育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政治服务毛泽东历来非常注重体育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早年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深知要取得革命成功,除政治素质外,健康的体魄是不可缺少的。当时他就高举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先进的,至今仍可借鉴的体育观点,“讲体育必自自动始”的观点便是其中文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对毛泽东同志的“讲体育必自自动始”的观点,发现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与其观点有许多相违背之处.因此研究和探讨学校体育教育应如何贯彻、实施“体育必自自动始”这一观点,对认识,发展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深化学校体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体育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也是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认真学习、领会和运用毛泽东体育教育思想,对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从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它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关系以及它的历史继续性等三个方面考察了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的来源,指出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其次是中国无产阶级对体育需求的心理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希望用体育来强国强种的心理,最后是对传统体育中“尚武”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搜集、整理红色体育的文物资料,系统地了解红色体育的发展历史,不久前,我们走访了井冈山、赣南、闽西等老革命根据地。 经过整整一天的汽车旅行,我们于傍晚,到达了雨雾蒙蒙的井冈山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红色体育开始产生。由于当时的斗争环境异常恶劣,最初的红色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中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群众体育资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及形式,并保存了一定数量革命时期特定的传统体育项目。但群众体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程度较低,群众对体育资源认识水平不高、缺乏整体性协调性等问题,一定程度制约着群众体育资源的开发。提出促进群众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为促进中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群众健身活动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四军,在极其艰苦的敌后斗争环境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为增强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意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斗争的不同阶段形成自己的特点。 一、新四军体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和革命政府十分重视体育,党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发表过提倡体育运动的言论。毛泽东1938年在  相似文献   

19.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体育事业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体育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丰富我国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中指导作用的研究;为了把关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我国体育工作的指导作用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笔者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下简称建国以来)体育工作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我国体育工作指导的基本点1体育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重点早在建…  相似文献   

20.
1917年4月1日《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体育的专题论著,其精辟论述和科学观点,对我国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纪念《体育之研究》发表80周年之际,重温这篇珍贵的文献,对于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促进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体育之研究》从“三育”的辩证关系上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针对我国教育界重文轻武的时弊,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从体育与智育、德育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根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