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江苏高考文科加试考查的三部分内容:文言小短文阅读、名著阅读、材料概括分析题,共三大题九小题,从命题特色、考查角度、能力要求分析考查方式的不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孙云珍 《中学文科》2004,(11):41-45
一、理解与推理题全接触阅读理解是高考卷中难度最大的题型。它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具体信息题; 2.字句理解题;3.抽象概括题; 推理判断题。其中,具体信息 4.题只要理解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即可找到答案;字句理解题通过同义转换方式考查对短文中一些关键字句的理解;抽象概括题主要考查抓住文章大意的能力,命题方式有归纳段落大意、提炼主题或选择短文标题等;推理判断题主要考查通过字里行间抓住文中隐含信息的能力,要求针对材料中提供的局部事实,如开篇一两句话,乃至整个段落的信息作归纳,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等以得出正确…  相似文献   

3.
谭辉 《高中生》2014,(8):36-37
一、命题宗旨与特点 阅读简答题属于书面表达题,它兼具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的特点。它要求考生阅读文章之后,简要回答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读短文的主要信息进行转述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具有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其考查的问题范围可能涵盖:1.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2.根据上下文解释生词词义;3.概括段落要义或文章主旨;4.阐述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相似文献   

4.
余俊 《辅导员》2009,(22):23-24
【考点透视】信息筛选是近年来中考试题的一个常设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信息筛选题主要以短新闻为素材,从语段压缩的角度命题,要求从中筛选相关信息,对新闻内容进行高度压缩。统观2009年中考试题,信息筛选题可分三类:①给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③提取材料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考查角度] 整体把握能力是一种基本而又综合的能力。在中考阅读题中,对整体把握能力的考查角度主要有:1.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2.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寓意,3.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4.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5.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6.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等。  相似文献   

6.
[考查角度]中考阅读题中能常常见到对文段品读能力进行考查的内容。其考查的角度主要有:1.解说文段的基本内容,2.把握、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3.辨识文段的表达方  相似文献   

7.
一、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读材料(或所读材料片断)中心思想的概括。做这类题时,考生应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同时注意文章的主题句,因为主题句表达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均围绕主题句进行展开。主题句通常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都出现了"内容概括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或现象,在规定的字数里,概括内容.这样的题型设置,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因此,在历年高考“阅读理解”题中,主旨型试题是年年必有的。它要求考生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将文章中表达的核心思想进行概括、总结,重点考查考生捕捉文中主要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傅敢泽  傅琳琳 《初中生》2005,(18):26-28
语言概括题,主要是指从一则或数则篇幅简短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它们精要地表达出来的题型.从考查的内容看,其类别主要有:①压缩新闻.②归纳事物的特征或成因.③提取有关信息.④提炼观点、论据.⑤拟写标题.由于这种题型特别能考查考生捕捉、筛选、整合、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所以近年来备受命题者的关注,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上出现较多.例如2003年湖南长沙题:  相似文献   

11.
2004、2005年高考材料题进一步明确和发挥了材料题的功能。其命题的基本思路是:1.答案只能从材料本身寻找。材料的背景内容教材有可能涉及到,但教材只能够帮助考生理解材料,而不能帮助考生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材料题的功能并不是引导考生回忆教材,而是提供新的历史信息。2.重点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而不是考查考生对教材的记忆。3.着重考查考生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4.着重考查考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006年广东历史高考会继续加强材料题的考查,同学们在高考备考中要给予重点关注。对于材料分析题,解题时可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对照问题要求理…  相似文献   

12.
康瑞祥 《高中生》2011,(15):40-41
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进行概括或总结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阅读短文时,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充分运用逻辑概括能力,透过字里行间获取文章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论点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根据近几  相似文献   

13.
康瑞祥 《高中生》2011,(5):40-41
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进行概括或总结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阅读短文时,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充分运用逻辑概括能力,透过字里行间获取文章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论点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根据近几年考生答题的反馈及平时阅读理解题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阅读理解题中失分率最高的是主旨大意题。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考查角度] 中考阅读题中,有着各种形式、各种角度的思路分析能力检测题,具体的答题要求主要表现为: 1.划分文章的层次; 2.分析文章的组成部分; 3.说明文章的写作顺序; 4.分析文章的结构形式; 5.分析文章主体部分的结构特点; 6.理解文段的结构; 7.分析文段的层次; 8.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概括题多以时政热点、漫画、歌词等为材料,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所蕴含的道理,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归纳等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解答概括题时,许多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失分率较高。下面,笔者结合实例介绍一下概括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考点透视】 筛选信息题是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的常见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筛选信息题主要以消息(短新闻)为素材,从压缩语段的角度命题,要求从中筛选相关信息,对消息的内容进行压缩。  相似文献   

17.
黄琼 《初中生》2007,(1):42-44,50
[考点内涵解说] 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从操作的角度来讲,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用形式。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彩,其中大量的是正面出题,如要求概括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概括文段、文章、事件的内容,概括事物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1998年开始,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连续六年考的都是散文阅读。散文阅读已成为现代文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它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外,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初步鉴赏评价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赏析。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设题角度相对灵活,因此也是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最头疼、最怕做、最没有把握的难点部分。不过只要我们仔细研读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题,就会感到解题思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散文阅读试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分析文章、把…  相似文献   

19.
主旨大意题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此题型旨在考查考生把握全文主旨和理解中心思想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较好地运用概括、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对文章进行高度概括或总结,属于高层次题。但此类题也是考生容易出错的题型之一。因此了解此类题的考查范围,掌握其解题思路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现结合高考题谈谈此类题的考查范围和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0.
[考查角度] 与自由赏析题一样,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迁移创新”也是开放且时新的。这样的题往往从阅读材料出发进行能力与知识的迁移训练,考生的答题带有自由的、个性化的特点。其考查的角度主要有:1.迁移到对语文知识积累记忆的考查,2.迁移到要求考生进行联想补充与开展想像,3.迁移到要求考生表述感想,解说道理,4.迁移到宏观设想、提出建议、表达创意等方面,5.迁移到语言模式的运用与实践,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