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西方民主理论传入中国以来,政界和知识界中相当部分的人把它当作救亡图存的良药,而民主实践却屡屡受挫。作为现代新儒学思想代表,梁漱溟将民主视为一种"精神倾向"。透过梁漱溟民主思想,足可洞见近代中国民主建设面临的知识困境、精神困境及现实困境。梁漱溟对民主的审慎态度也代表了当时一部分具有保守情结的知识分子对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冷静思考,儒家文明与现代民主之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沟通过程。  相似文献   

2.
叶雷 《生活教育》2012,(23):88-89
时间如白驹过隙,梁漱溟已是一个历史人物。官方对梁漱溟的定义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记忆中的梁漱溟,曾经被贴上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只能起"反面教员"作用的有着"花岗岩脑袋"的"反动分子"的标签;今天人们怀念他,还因为他是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他的毕生围绕着两大问题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的新儒学是对儒学的复兴和重新诠释,他试图通过"援西入儒",对中国传统儒家进行改革,凸显儒学在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化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紧张。梁漱溟通过儒学的社会化来实践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严格区分真假儒学,援佛学入儒学,这些都对新儒学的诞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梁漱溟的新儒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当今中国的文化重构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光茫 《生活教育》2011,(12):63-63
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一生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另一个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他率真的个性影响了他自己整整一生。  相似文献   

5.
北大的特殊文化环境,西方批判、反省现代化的思潮,父亲之死给梁漱溟带来的心理动力和毅力,是梁漱溟实现由佛返儒的文化心路的原因.梁漱溟提出的力图解决文化与现实社会存弊相连问题的文化模式有独创性,它为新儒学在当今的活跃开了一代风气,并赋予了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代云 《教师博览》2013,(5):50-52
<正>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梁漱溟(1893-1988)是一个极为独特的人物,他是中国现代教育较早的参与者和批判者,又是融合古今的书院式教育的开创者和实践者,通过了解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我们可以对现代教育的弊病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F0002-F0002
梁漱溟(1893-1988),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相似文献   

8.
试论梁漱溟的新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是在探寻社会的出路与教育的出路有机统一过程中,建立他的新教育的。“伦理主义,人生向上”是其灵魂,邹平模式是实践原型,乡学、区学、县学、省学、国学系统是制度框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梁漱溟第一次实现中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作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领军代表人物,通过三种文化意欲观,既比较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又发掘了中国传统儒学的内在价值,从而得出了儒学必将复兴的结论。站在整个早期现代新儒家的立场上,解析了梁漱溟儒学复兴论的思路,主要分析了他这一论断实现的契机和现实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作为极具现实关怀的现代儒者,梁漱溟、冯友兰对幸福话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梁漱溟认为幸福是个体精神上的愉悦,道德是追求幸福的根本途径,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幸福观;而冯友兰立足人生境界构建境界幸福观,认为只有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能过上幸福生活。深入考察梁、冯二人的幸福观,对于提升和改善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具有不可多得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梁漱溟(1893~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自1924年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后,先后主持了山东曹州中学高中部的工作,出任了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主持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工作,在四川创办了私立勉仁中学、勉仁文学院等。其中,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组织的乡农学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梁漱溟的宪政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可谓现代中国思想史上最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社会政治活动家。在中国现代第三势力的人物谱系中,梁漱溟对宪政的“西方意义”、“中国意义”以及中国走上宪政之路的困境和出路均提出了自己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今天重温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各种救济中国的理论、实践中,梁漱溟独树一帜,他认为中国问题是一严重的文化失调,要走一条“民间道路”,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直到二者没有分别,中国问题就算解决。本文对梁漱溟的“中国问题之解决”理论作一简单概述,包括中国问题是什么?中国问题靠谁来解决?怎样解决等问题,使读者加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8,(7):106-108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尊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上世纪30年代初期,正值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日趋严重之际,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努力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当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武器,并使用武装革命手段来改造中国社会时,梁漱溟却把目光投向乡村教育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且硕果累累。虽然抗日战争的残酷现实令他的乡村教育实验半路夭折,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康建伟 《中国教师》2011,(9):38-42,48
<正>学界称梁漱溟先生为哲学家,梁先生说:"以哲学家看我非知我者";[1]学人对梁先生的著作叹服赞赏,梁先生说:"我很愿意拿我的人同大家相见,不愿意只拿我的书同大家相见。"[2]梁先生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作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领军代表人物,通过三种文化意欲观,既比较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又发掘了中国传统儒学的内在价值,从而得出了儒学必将复兴的结论。站在整个早期现代新儒家的立场上,解析了梁漱溟儒学复兴论的思路,主要分析了他这一论断实现的契机和现实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时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特别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理论始创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梁漱溟在“五四”时期一片推翻传统。倡导西化的浪潮中,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高扬中国儒家文化的旗帜,创造性地重新解释儒家经典,试图创造一种全新的中国文化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全面评价梁漱溟先生、促进对中国心理学史薄弱环节的研究、推动心理学本土化三个方面确立了作为20世纪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本土心理学中的地位;揭示梁漱溟 "从心性论到心理学"的本土心理学研究进程;阐释了他对心理学本土化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是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新儒学即是对儒学的复兴,也是一种崭新的诠释。他试图通过"援西入儒"、"援佛入儒",严格区别真假儒学,深刻凸显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价值。这是梁对中国传统儒家所进行的有力的改革。梁漱溟想通过儒学的现代化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化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紧张。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新儒学的诞生。梁先生的新儒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有利于当今中国的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