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长时间跨度、多项重要赛事的大规模数据,首先对青少年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年龄、数量增长及参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从比赛特征和击球特征两个方面对16~18岁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数量年增长率显著高于职业运动员。(2)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的参赛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发球、网前得分率、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比等比赛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击球角度、击球速度、移动距离、平均冲刺速度等击球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职业赛事比青少年赛事竞争更为激烈,比赛的胜负差更小,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要求更高。(2)职业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稳定性、攻击性和多样性等均优于青少年精英运动员。(3)职业运动员击球速度更快角度更大,对回球的预判比青少年精英运动员更好。  相似文献   

2.
张敏  胡咏梅 《体育科技》2012,33(2):41-44
类型学生涯理论提出职业生涯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中的表露。个人职业倾向是否明确,是个人选择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河北、山东、天津、河南、上海、广东等省市退役运动员中发放《中国版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研究结果:(1)退役运动员职业类型共17种匹配,排序前五位的是社会经营型、社会艺术型、社会技能型、技能社会型、技能艺术型,五种匹配的职业类型完全符合霍兰德理想职业类型一致性和分化性特点;(2)退役运动员选择工作时考虑最重要因素是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特长。选择工作时考虑次重要因素是工资高、福利好;(3)退役运动员主、客观职业倾向完全匹配人数占总人数18.67%,基本匹配人数占总人数57.33%。本研究为将职业类型匹配和职业倾向主客观评价匹配作为退役运动员心理辅助分组筛选指标,并将职业类型匹配设置为心理辅助培训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是为建立退役运动员心理辅助培训分组筛选指标,并为制定配餐式培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2名退役后顺畅转型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探索顺畅转型的诱发因素,揭示顺畅转型运动员的情商及职业倾向的个性特征.结果显示:顺畅转型7个诱发因素按运动员引证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高自我认同、退役前的规划与准备、转型积极应对策略、运动生涯出现退役意识、退役获得的社会支持、退役后的多重角色和内部动机.7个诱发因素可作为心理辅助培训分组的筛选指标,且为心理辅助课程设置提供主要方向.顺畅转型运动员情商平均值为5.23,属于高分,提示可以将运动员情商培养和训练作为心理辅助培训的重要课程.顺畅转型运动员职业类型排序前两位为社会经营型(28.57%)和社会艺术型(21.43%),25名运动员的职业类型达到分化性和一致性的特点.顺畅转型退役运动员择业价值取向首选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占35.71%;顺畅转型运动员职业倾向主客现测评达到匹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8.57%,且达到理想职业人格中身份认定的标准.职业类型匹配和职业倾向主客观评价匹配可作为退役运动员心理辅助分组的筛选指标,同时,为心理辅助培训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竞技水平的女子散打运动员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心理学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国家队运动员在意志力、认知特质焦虑和成就目标方面同省队队员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个性心理是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越发表现良好。建议教练员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加以对心理训练的内容,以完善运动员心理素质,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运动队和解放军代表队抽取13名国际级、国家级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采用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对其进行心理监控与分析,从而反映我国优秀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上存在的共性及差异。经对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家级与国际级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相比,表现出能够更好地适应教练员;相对于其他冰雪项目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优秀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提高技术欲望、失败性不安、紧张性不安、对教练的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了更高的水平;相对于其他冰雪项目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优秀女子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克服困难、胜利志向性、情绪稳定性、对教练的信赖度、斗志、对知识兴趣等维度上表现出了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我谈话"对职业足球运动员愤怒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自我谈话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愤怒和攻击行为的影响后发现:不同倾向的自我谈话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愤怒和攻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高自我谈话可以有效地调节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建议教练员将自我谈话纳入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计划中,运动员尽可能采用高积极性自我谈话以减少或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主场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我国甲A足球队90名运动员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结合1995、1996年甲A职业足球联赛的技术统计对主场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存在主场优势并对胜率有重要影响。引起主场效应的基本因素为主场的条件效应、主场的竞赛效应和运动员的主客场心理感受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8.
冯燕 《体育科技》2005,26(4):53-55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255名优秀运动队的管理者、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员心理教育中知识结构的看法和选择,旨在为培养运动员成为心理强者、有效进行心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为运动员思想、文化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心理教育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类别、专业理论知识、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管理者、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很重视道德修养;在心理教育的知识结构选择中,管理者、教练员倾向于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运动员的选择倾向于知识的针对性、操作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生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武术套路、散打运动的男运动员的不同角度视野的测试,并将其结果与非运动员(普通男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绿色视野;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散打运动员的视野在各方位上都无显著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普通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武术运动训练对视野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武术教学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SCL-90(Symptom Checklist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国集训队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运动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5种心理障碍倾向有较明显的症状反应.并针对研究结果探讨了调节运动员心理问题的途径,以期为教练员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发挥最佳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由政府包办向职业化、市场化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当前多数篮球运动员认为在我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劳资冲突比较严重,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融资的职业俱乐部劳资冲突感受颇深,但就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言,篮球运动员对国有企业融资的职业俱乐部劳资冲突看法的影响更为明显。篮球运动员对劳资冲突的看法对他们的训练比赛和生活满意度、对职业联赛冲突的总体判断和冲突行为倾向都会产生影响,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姜熙 《体育科学》2012,32(7):58-70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和例证分析等方法对涉及限制运动员自由流动的反垄断案件中职业体育联盟以"竞争性平衡"作为抗辩理由是否成立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虽然"竞争性平衡"对于职业体育联盟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职业体育联盟所采取的运动员流动限制措施对运动员的分配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所以,职业体育联盟"竞争性平衡"的抗辩不能证明对运动员流动进行限制在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运动员流畅状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探讨不同性别、项群以及训练年限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流畅心理状态上的差异和作用,采用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编写的《流畅状态量表》对128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运动员的流畅心理体验比女运动员更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的流畅体验高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并且差异显著,而随着正规训练年限的增长高水平男女运动员在不同的流畅状态特征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419名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试图揭示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心理技能上的现状,为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心理测量法等方法对流畅心理状态量表(FSS)在中国的适用性、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运动流畅心理状态特点及其赛前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训练年限长、技术水平高的足球运动员在技能-挑战平衡、行动意识融合和控制感三个纬度上明显好于训练年限短、技术水平低的足球运动员:各个不同位置上的球员在流畅状态各个纬度上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赛前心理因素流畅感的发生有显著相关,特别是自信心和积极注意两个因素和流畅感有非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专业队运动员体育成就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体育运动倾向问卷》调查法,以江苏省队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及普通高校大学生为对照组,对江苏省专业运动员体育成就动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省专业队运动员的体育成就动机不存在性别差异,省专业队运动员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与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则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弃子"在围棋战术里非常重要,对于职业棋手而言,"弃子"战术更是判断他们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文章以"弃子"概述与围棋运动员心理要求为基础,探讨了"弃子"与围棋运动员心理之间的关系,认为"弃子"对运动员心理的要求是围棋运动员比赛心理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以参加200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和五城会蹦床比赛的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蹦床运动员归因以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为:面对成功或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面对失败或对比赛结果表现不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蹦床运动员的归因倾向,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文化程度、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失败情境下的稳定性维度与运动成绩有显著性意义,优秀蹦床运动员与一般蹦床运动员的归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在了解不同运动员竞技动机差异的基础上,对运动员竞技动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散打运动员的社会认可成就目的分数比常模分数低,娱乐目的、感性体验目的分数比常模分数高。在社会认可、娱乐以及努力取向等三个维度上,显示人口统计学因素方面的差异。在性别变量上,男性运动员的社会认可目的比女性运动员高,说明男运动员通过运动和比赛成绩获得社会承认、获得地位、获得教练队友满意的愿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