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峰生 《教育革新》2009,(10):40-40
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情感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不论是数学优秀的还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的考试,没有什么用处。  相似文献   

2.
樊青平 《成才之路》2010,(30):40-40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丰富的情绪情感及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引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和关键内容,也是人才的重要素质。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应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目标,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童晓红 《贵州教育》2010,(13):38-39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其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近年来,笔者一直努力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习评价,以完善数学学习评价机制,下面来谈谈笔者关于评价的实践探索与认识。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情感与态度"和"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并列为四大目标,体现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反映出时代精神.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积极地"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情感因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课程设计过多地强调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文章针对这种情况,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提出了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的六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目标提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那么,在小学低年级“加减”计算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和渗透。  相似文献   

9.
陈红梅 《中国教师》2009,(Z2):309-309
<正>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和认知目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数学课程评价应当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探讨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状态的重要意义,并在借鉴Meyer等人开发的研究工具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测量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状态的量表——"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量表"。应用对全国15所高校100多个班级3000余名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大一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该量表的效度和信度都比较好,因此可以用来对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状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本研究也表明,就总体发展情况而言,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状态较好。在"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量表"六个维度中,大学生除在"娱乐"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较低外,在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较高,这表明大学生能够体会学习高等数学的价值,也理解高等数学处理问题的程序,认同高等数学对真理的追求,能够欣赏高等数学的美,并从学习高等数学中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简德民 《考试周刊》2012,(62):83-84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驱动力,满足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成功、感受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写数学日记恰恰能做到这一点。"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因此,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同时还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6.
徐玉琴 《成才之路》2012,(31):84-84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目标要求和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要利用数学问题情感激励特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等学习情感,让学生在问题有效解答进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进步。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中,情感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然而,多年来数学教学受“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关注的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不少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的课堂是严谨的,实施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的事。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受到挫伤,学习数学成为不少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障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命化教育"的字眼已经全面进入教师的视野。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课堂里,师生都是学习的共同体,更是生命的载体,45分钟里到处涌动着情感的交流。"情感目标"的实现应视为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已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新认识非智力因素,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刺激学生的心理源泉,进一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促使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情感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等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