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7,(12):29-30
<正>"用教材教"是相对于"教教材"而言的。传统的"教教材"侧重的是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忽略了教材、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教书,教死书"。而"用教材教"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活学生。1结合学生认知,解读加工教材任何一种版本的教科书,它的内容都是既定的,具有一定的超前适应性,但是教师面对的教材接受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无疑是对传统"教教材"的一个超越。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认识上的偏差,也有操作中的变形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线的教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简要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点粗浅看法。1"用教材教"并不否定"教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以教材为平台和"范例",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和重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教教材"。"用教材教"是新课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口语交际课堂中,存在两种教学:一种是"教教材",一种是"用教材教"。"教教材"的老师十分关注教材内容,教材以外不敢逾越半步,把教材用死了,教死了。"用教材教"的老师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活用了教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但实践发现,教师们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走进"教教材"的误区。因此,我提出以下几个可以避免"教教材"的策略: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教师要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熟悉各年段的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做到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网  相似文献   

5.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3,(39):23-23
<正>我经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育新理念,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认识。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所谓生长,是相对于以前过多的预设,老师过多的把控课堂,抑或是满堂灌式的教学而来的.生长课堂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课堂,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是循着学生发展水平提升的课堂,是有更多参与变化的课堂.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长的生机,我们有必要拷问自己几个教学习惯.一、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的处理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教师就是不同的课程."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教材,就是把教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师不应该"教教材",应该在坚持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吃透教材、重组教材、以生为本、加强学习,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袁东顺 《语文天地》2011,(12):45-47
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依赖课本(文本教材),教什么,考什么,是典型的"教教材",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结果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很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在教师身上要体现为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站在学生立场,把自己还原成学生,时刻从学生实际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教学生所需。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挖掘人文内涵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的,但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大要素有了重新认识。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组研究的课题,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验,从教材、教师、学生、课堂四个方面建立新型课堂。一、要逐步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教材只是知识载体的一个平台,教师应该站在新的高度利用这一平台,逐步从"教教  相似文献   

11.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语文学科这个范围内的意义有两个:一是"教教材"就是教书本知识,"用教材教"就是"教教材"所指引(隐藏)的生活实践;另一个意义则是指"教什么"及"‘教什么’如何产生","教教材"是指直接将选文当做教学内容,"用教材教"是指语文课要教的东西不是选文本身,而是从选文中开发出来的知识. 李海林老师的这段话,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阅读教学中施行拓展阅读的方向.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课内拓展阅读"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依据语文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先由教师阅读更多的相关材料,将其整理、提供给学生阅读.我个人认为,课内拓展知识需要自然、有效,所以寻求课内拓展阅读的生长点很重要.于是,我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了课内拓展阅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与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使教师形成"用教材教"的理念,已经成为转变教师教材观的重要内容。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中,教师需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努力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从教材内容的构成来看,当代化学教材正努力改变传统教材"知识清单"的形象,在每节课的内容中,不仅具有核心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媒介,教师为了应对考试和促进学生素质的协调发展,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积对语文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以满足当代社会对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李勇军 《辅导员》2014,(15):80-80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的,但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大要素有了重新认识。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组研究的课题,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验,从教材、教师、学生、课堂四个方面建立新型课堂。一、要逐步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教材只是知识载体的一个平台,教师应该站在新的高度利用这一平台,逐步从"教教  相似文献   

16.
宣纪英 《文教资料》2008,(13):118-119
新的教材观主张: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好教材.  相似文献   

17.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材使用问题而提出的两种观点,"用教材教"论者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教教材".从教材内容与功能的共性来看,"教教材"与"用教材"根本不构成教学中的对立范畴,"教教材"也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离不开教教材.本文认为应置换视角,充分发挥教材的使用功能从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实现教材层次多样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解决教材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材是教学的"范本"而不是"孤本"。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而不是对教材负责的"固本教学",不仅要"深挖洞"更要"广积粮"。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活用教材"。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31):112-113
新课程理念正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积极地探索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的路径。新课程理念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用教材教",而不能简单地"教教材",这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但语文教师在失去"教教材"这根传统意义上的拐杖后,陷入了教学内容虚无的困境,想要"用教材教",却不知道该用教材"教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